很多女性朋友體檢時候發現宮頸囊腫,憂心忡忡,害怕如果不及時治療,日后還會影響生育,甚至要變成宮頸癌。其實大家不必過于擔憂。
宮頸囊腫又稱為宮頸納氏囊腫,是宮頸腺管口狹窄或阻塞導致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而成的囊腫,絕大多數是子宮頸的生理變化,也可因慢性炎癥、損傷所致。宮頸腺囊腫一般無臨床癥狀,大多數情況在婦科檢查時發現,通常不需處理。

宮頸囊腫分為生理性變化和病理性變化兩種。
生理性變化
正常情況下,子宮頸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可相互轉化,二者交界區稱為鱗柱交界,鱗狀上皮取代柱狀上皮的過程稱為化生。化生時,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子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導致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腫。此時納氏囊腫屬于宮頸化生的產物,是原始鱗狀交界的標志。
病理性變化
子宮頸局部損傷或宮頸的慢性炎癥使腺管口狹窄,也可導致宮頸腺囊腫形成。
宮頸囊腫的癥狀
宮頸腺囊腫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在婦科檢查或超聲檢查時發現。少數患者可出現宮頸肥大,巨大宮頸腺囊腫比較罕見。
宮頸腺囊腫一般小而分散,可突出于子宮頸表面。其包含的黏液常清澈透明,也可能由于合并感染而呈混濁膿性。
宮頸腺囊腫大小不一,小的僅有米粒大小,大的可達玉米粒大,呈青白色,常見于表面光滑的子宮頸。
深部的宮頸腺囊腫可使宮頸呈不同程度的肥大,硬度增加,彈性降低。

宮頸腺囊腫的治療
超聲檢查中,宮頸腺囊腫表現為宮頸前唇或后唇,外口或內口見單一或多個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內部無回聲的囊性結構。往往伴有宮頸肥大。
宮頸腺囊腫多為生理性變化,囊腫小,無癥狀者一般不需要治療。但是如果出現壓迫癥狀、陰道留液、排膿、有腫物脫出時,則需盡早到醫院就診明確病情。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癥狀,結合婦科檢查、超聲檢查作出明確診斷,用藥或者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