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直以來,我國的人口數量在世界范圍都是數一數二的,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人口數量達到了14.1億,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數量第一的國家,但與此同時,我國在全球老齡化國家排行上也榜上有名。
據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人已達到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而且這個數字還是逐年攀漲的,當然老齡化是一個國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如何有效地減少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成為重中之重,除了推行二胎政策,加快構建養老體系以外,延遲退休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延遲退休已確定
其實一直以來我國的退休年齡都相對偏低,至今依然是建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退休,女干部及女職工分別55歲和50歲退休,而人社部的數據表明,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退休年齡基本都延遲到了65歲甚至更高,這既是為了更好地利用人力資源,也是為了盡可能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所以我國的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其實早在2014年,我國人社部就提出過需要考慮延遲退休的問題,但是一直以來,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都沒有最終確定,這也讓很多即將達到退休年齡的人都心里慌慌的,不過在2021年,延遲退休的大方向已經確定。
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了“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16字原則,決定逐步開展延遲退休政策,那么這16字原則具體將如何解讀呢?
延遲退休不會“一刀切”
關于這些原則的具體含義和解釋,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做出了解析,首先延遲退休不會“一刀切”,而是會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以及不同的工作人群采取不同的政策,盡可能地保證政策平穩推行,減少出現社會問題的可能,這也是小步調整的意義。
而彈性實施則指的是不同工作的人可以擁有不同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工作壓力和強度都是有區別的,所以國家也不會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一個要求退休,而是允許人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主選擇,像一些苦活累活是有可能保持原有退休年齡退休的。
另外延遲退休在實際落地時不會僅僅是單一的政策,而是會有一系列配套的保障措施和相應的政策同步跟進,這不僅僅是為了避免政策落地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也是為了切實地保障退休群體的利益,讓延遲退休的老人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80、90后要注意
如此一看,延遲退休政策已經趨于完善,那么什么時候正式推行呢?有關專家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很可能會在2022年正式推出,但同時也很可能會有5年的緩沖期,也就是說正式實施很可能會在2027年左右。
所以60后完全可以放寬心了,而70后則很可能會成為第一批享受到延遲退休的群體,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根據國家公布的16字原則中可以看出,第一批人群的退休時間不會延遲太久,很有可能僅僅延遲幾個月就可以正常退休了。
但是80后及90后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因為當80后、90后接近退休年齡的時候,延遲退休政策應該已經很完善了,配套的政策和保障措施也應較為全面了,所以他們的退休時間一定會比70后要晚得多,很有可能需要多工作幾年才可以退休。
不過80后、90后也不需要太沮喪,因為延遲退休肯定是小步推進的,國家會根據政策的落地情況進行實時調整,畢竟延遲退休牽扯到了幾乎全體國民的退休生活,國家一定會盡可能地維護民眾的利益。
對于老齡化已經相當嚴重的我國來說,延遲退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國家發展的,而國家強大了,我們的生活自然也會越來越好,所以延遲退休是利大于弊的,至于這項重大政策在未來究竟會如何實行,效果究竟如何,我們一起期待吧。
你怎么看待延遲退休?你支持延遲退休么?
劉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