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書法落款,是指在書畫作品主體內容完成后,作者的簽名、簽印、年月、軒號等,以示作品的完整性。
而落款的方式各有講究,一般書法作品中無落款還好。但若出現落款絕對是非常有講究的。無論是學生以后出作品還是比賽時,落款格式及常識是一定要了解的!
今天小編就重點分析下落款常識及格式講究!
壹:落款格式的單款&雙款
單款:單款又分為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長款即是在正文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此作品的感想或緣由。
不僅起到調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從中體現出作者的人品和修養。
(朱德字畫中標注贈予者及時間、尊稱)
短款就僅落在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等其中幾項。若作品空白較多或處于構圖需要,也可落長款。
常用的為單款較多,但若是將書畫贈予他人則需落“雙款”。需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上款,后者下款。雙款對于贈予者的稱謂尤為講究,根據與作者的關系填寫稱謂,常用稱謂表如下:
今天重點講解的為單款!單款學生在日常中為最常見的落款。
一般在作品落款中按順序依次為出處、書寫日期、名字及幾歲書即可。若空白較少或處于構圖需要,也可做適量改動。
(靜到學生參賽作品的落款)
貳:落款日期的寫法
在書法落款中最容易出錯的莫過于書寫日期。雖然書法落款的時間,可以不寫。但若要寫,務必慎重,且寫法非常重要,不懂的人會混淆寫法、隨性亂寫,貽笑大方。
小編重點提到的落款日期的寫法及注意事項(紅色標注的地方請重點圈住):
首先落款日期用農歷(陰歷)則全用農歷;用陽歷則全用陽歷。但傳統內容不宜用陽歷。從左書寫,落款在右;從右書寫,落款在左!
(簡單陰歷時間記法:干支紀年+季節)
記年份
書法作品記年采用的“干支”記年法。“干”是“天干”,“支”為“天支”。則是天干地支的簡稱。
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搭配記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個循環,俗稱“六十年花甲子”。
如2020年為干支記年輪回中的第37年及庚子年;2021則為辛丑年;2022年為壬寅年。
按照下表以此類推。若是遇到不確定的干支紀年可進行百度查找更準確。
記季節
舊歷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即舊歷一、二、三月為春季;四、五、六月為夏季;七、八、九月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為冬季。
古時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為老大,仲為老二,季為三)孟為長,仲為次,季為三。
根據這個,一、二、三月分別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別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別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別為孟冬、仲冬、季冬之稱。
當然若是更具體的還有季節性的別稱,如:陽春、芳春、朱夏、昊天、素秋、商秋、寒冬、玄英等。
以上季節性的記法都可加入到落款之中,取自古文中的硬筆書法也是采用同樣的落款。
(如上圖中壬辰年夏月為干支第29年5月)
記月份
舊歷月的別稱有著種種不同的來歷,如桃花盛開的三月,別稱即可為桃月等。
在舊歷落款方式中,別稱是代替月份,記入落款中。使用別稱代替月份不僅可以更準確,更是可以體現出作者的才華及涵養。
小編把常用的別稱歸納起來,大略如圖所示:
記日期㈠
舊歷記日的別稱比較復雜,小編進行簡化后羅列出簡單易懂的記法:
三浣記日:所謂“三浣”,即上、中、下三浣。每個月的上旬,即一日至十日為上浣;中旬,即十一日至二十日為中浣;下旬,即二十一日至三十日為下浣。
如正月初四日,便可記作“正月上浣之四日”;二月十五日,便可記作“二月中浣之五日”;三月二十六日,便可記作“三月下浣之六日”,其余都可類推。
在落款中,記日比起其他時間顯得沒那么的重要。在陰歷中也是可記可不記的存在。
記節日㈡
在習俗上的一些日子記法則簡單許多,可以用別俗給以稱謂,如:
正月初一:元日、元旦、元正、元朔、元春、元辰、正朝、三元、改旦、履端等。
正月初二到初十:分別稱為履端二日、履端三日……履端十日。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谷日、谷誕。
正月十五:元宵、元夜、元夕、上元、燈節。
二月初一:中和日。
二月初二:龍抬頭。
二月十二:花朝、百花生日。
二月十五:中春。
三月初三:重三、三巳、上巳、上除、禊日、修禊日。
四月初三:展上巳。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陽、端午、重五、重午、午日、菖節、蒲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
六月初六:重六、天貺節。
七月初七:七夕、七巧節、星節。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初五:天長節。
八月十五:中秋、秋節。
八月十八:潮頭生日。
九月初九:重陽、重九、菊花節、登高節。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小年、媚灶日。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歲。
叁:印章講究
在落款中最為講究的其實就為印章,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靜到學員的使用印章基本都為姓名章,今天重點則著重在于姓名章。
雖然有姓名章有分開的也有連在一起的,但小編這邊建議使用姓名連在一起的印章會更具完整性,作品中更能代表書寫者的象征。
以下是最為常見的注意事項:
書法落款上印章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落款中缺少印章可以稱作不完整的書法作品。
(因篇幅和版式美觀問題,落款減少)
在大多數的學生書法作品中可能僅僅只會落款干支紀年以及簡單的落款。但隨著孩子書法水平的進步以及技藝不斷提高的將來,接觸一定的傳統文化熏陶的時候,以上這些都是一定會運用到作品中的部分。趕緊收藏起來吧
張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