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語文時代,名著文學常識,是小學語文中必考的知識點。而這其中我國的四大名著(《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是重點中的重點。
但用心的你一定發現了,語文課本中有關四大名著的文章不多,老師教得也少。因為教育部希望的是,小學生能在課外自覺閱讀,增加文學修養。
但是,現在有個尷尬的情況是,雖然減負喊了很多年,但孩子的作業量只增不減,而且還有很多的補習班,因此,真正留給孩子閱讀的時間并不多。
因此老師整理了《西游記》中的幾個必考基礎知識點,建議家長替孩子收藏起來,可以一直用9年。
記住這張圖,孩子對《西游記》的熟識程度,就超過了80%的同齡娃。
這2張思維導圖,一定要讓孩子記熟,《西游記》60%的考點都在這了。
這通常會在加分題中出現,想考高分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記住。
四、
閱讀重要知識點(括號中的為常考點)
1.填人名,補足歇后語。
(1)(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2)(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3)(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嫉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和尚)。
3.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大鬧天宮)。
4.《西游記》中所寫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5.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菩提老祖),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針),又喚(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后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行者)。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后被封為(斗戰勝佛)。
6.豬八戒又叫(悟能),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云棧洞)為妖,后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凈壇使者)。
7.沙僧也叫(悟凈),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后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金身羅漢)。
8.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后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八部天龍)。后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9.《西游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金箍棒)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觀音菩薩)規勸皈依佛門, 給唐僧做了大徒弟。
10.《西游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的是孫悟空。
11.唐僧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金蟬子)轉世投胎作狀元(陳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12.《西游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3.《西游記》全書(100)回,基本由兩個故事組成,第 1 至 7 回,寫孫悟空出世至(大鬧天宮),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斗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 8 至 12 回寫的來歷、魏征 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經的緣起;第 13 回至 l00 回寫唐僧師徒歷經(81)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終于修成正果。
愛閱讀的孩子,和不愛閱讀的孩子,你一定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閱讀,對一個孩子的氣質、談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雖然上面的考點,可以解決孩子考試的大部分問題,但解決不了孩子愛上閱讀的問題。
所以,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從小多給孩子看《西游記》等一類的名著繪本,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當然,要買就買最好的,推薦中信出版社的《西游記繪本》。
這套繪本品質有多高呢?看他的推薦人就知道了——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王志庚先生、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親自推薦。
我買給娃看后,娃立馬扔掉手機,看得愛不釋手,現在已經讓我給他講第三遍了。童書上搜索
今天很榮幸能把這本好書推薦給你,這套繪本因為價值高,所以原價確實有點貴,要135,但這兩天423全球讀書日特價,只要67就能買到,非常劃算。點擊下方鏈接可以查看詳情:
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