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退避三舍 (重耳)
釋義:春秋時,晉國同楚國在城濮(在今山東鄄城西南)作戰(zhàn),晉文公遵守以前的諾言,把軍隊(duì)撤退九十里(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后用來比喻對人讓步,不與相爭。
初出茅廬 (諸葛亮)
釋義:東漢末,諸葛亮在劉備的再三請求下,離開他在襄陽住的茅屋,去當(dāng)劉備的軍師。首戰(zhàn)設(shè)奇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有“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之句(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后指初次出來做事為初出茅廬。也比喻剛參加工作,還缺乏經(jīng)驗(yàn)。
圖窮匕見 (荊軻)
釋義:圖:《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七擒七縱 (諸葛亮)
釋義:《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迸崴芍⒁稘h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諸葛亮出兵南方,把當(dāng)?shù)厍蹰L孟獲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獲心服,不再來攻。見《三國演義》。后用以比喻運(yùn)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對方。擒:捉拿??v:放。
寶刀不老 (黃忠)
釋義: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黃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北扔麟m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shù)并沒減退。
才高八斗 (曹植)
釋義:《南史·謝靈運(yùn)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dú)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北扔魅藰O有才華。
草木皆兵 (苻堅(jiān))
釋義:公元383年,前秦苻堅(jiān)出兵攻晉,前鋒在安徽壽春洛澗被晉軍打敗。苻堅(jiān)登壽春城瞭望,看到晉兵布陣嚴(yán)整,又望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兵,認(rèn)為遇到了勁敵,因而感到害怕。后來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經(jīng)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圍魏救趙 (孫臏)
釋義:戰(zhàn)國時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向盟國齊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趙。田忌用軍師孫臏計,乘魏國精銳部隊(duì)在趙,國內(nèi)空虛,引兵攻襲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在魏軍從邯鄲撤退回救時,乘其疲憊,大敗魏軍于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趙國之圍遂解。這次戰(zhàn)役又稱桂陵之戰(zhàn)。后以“圍魏救趙”指襲擊敵人的后方以迫使進(jìn)攻之?dāng)吵吠说膽?zhàn)術(shù)。
一鼓作氣 (曹劌)
釋義:《左傳·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氣,擂一通鼓,勇氣振作起來了,兩通鼓,勇氣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氣就沒有了。后來用“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千金買骨 (郭隗)
釋義:《戰(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燕昭王想招納天下賢士,郭隗說:“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即近侍)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馬之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yuǎn)千里哉?” 后“首”多作骨,并以“千金買骨”比喻求賢若渴。
諱疾忌醫(yī) (蔡桓公)
釋義:也說護(hù)疾忌醫(yī)。宋周敦頤《通書·過二十六》:“今人有過,不喜人規(guī),如護(hù)疾而忌醫(y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不肯說自己有病,害怕醫(yī)治。比喻掩飾缺點(diǎn)、錯誤,害怕批評,不愿改正。諱:隱瞞。忌:害怕。
殺妻求將 (吳起)
釋義:“曾子”,據(jù)《經(jīng)典釋文敘錄》,即曾申。曾申從子夏受《毛詩》,傳 李克;從左丘明受《左傳》,傳吳起。曾申是曾參之子,字子西。為了謀得將軍的職位, 不惜 殺害自己的妻子。比喻為了追求 功名而不惜傷天害理,為了成功 不擇手段。含貶義。
金俊林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