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頭痛,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
有些人偶爾頭痛一兩次,
還有一些人長期為之困擾。
這個癥狀雖然很平常,
但是致病的原因卻有很多,
很多時候讓臨床醫生頗感棘手。
最近,杭州市中醫院神經內科
就接診了這樣一位病人。
頭痛得要命
26歲女子竟患上腦靜脈血栓
““醫生,我頭痛……”
“頭痛痛了多長時間了?在哪個位置?”
“大概一周前吧,和朋友一起多喝了點酒,睡醒后頭就開始痛了,剛開始是在額頭這里痛起來很厲害,躺下休息休息稍微好點,一會兒又開始痛了,本來以為是酒喝多了有點上頭就沒當回事,吃了點止痛藥后又開始斷斷續續了,從昨天開始頭痛加劇了,還吐了一次,人也沒什么胃口,所以來醫院看看,現在也痛得要命”。
眼前這位邵女士才26歲,門診醫生仔細詢問了既往史,發現患者沒有什么基礎疾病,或許是因近期工作壓力太大或者不規律作息引起的,但出于安全考慮還是讓她做了頭顱核磁共振。然而報告卻顯示患者的左側顳葉、枕葉不均勻異常信號,考慮急性期血腫可能,同時左側乙狀竇、橫竇部也有不均勻的高信號。
“腦內出血?這怎么可能!”看到報告單的邵女士明顯慌了神,神經內科專家立即安排她住院做進一步檢查,病房醫生為患者行腰椎穿刺檢查,雖然檢查結果沒什么問題,但報告提示患者凝血功能里面D-二聚體輕微升高了,而和這個指標有關的提示血栓性的疾病。杭州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方芳看著這個報告,又結合患者的頭顱磁共振影像結果,再次仔細詢問患者整個發病過程:
“發病之前有沒有吃過什么特殊的藥啊?比如說避孕藥之類的?”
“這個也有影響嗎,頭痛前一周確實吃了一次,但是我很早之前就開始吃了,吃了很久了啊。”原來邵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長期口服避孕藥降低雄激素水平。
患者有口服避孕藥病史,加上凝血功能D-二聚體水平偏高,再結合磁共振檢查結果,方芳主任考慮患者可能是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隨后立馬給她安排了顱腦磁共振靜脈血管成像MRV檢查,果不其然在患者腦部發現了竇匯、左側橫竇及乙狀竇栓塞(血栓),也就是顱內靜脈竇血栓。神經內科醫生給邵女士進行了低分子肝素及華法林抗凝治療,經治療后患者好轉出院。
小心,這種腦血管病
特別“偏愛”年輕人
腦血管和水管一樣,用久了難免出問題。不過水管壞了換條新的就好,腦血管壞了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果血管中的血栓堵住腦動脈,就會導致我們熟悉的“腦中風”;而腦靜脈堵了,則會引起一種特殊的“腦中風”,這種腦中風起病雖然相對較緩慢,但卻更容易被誤診,進而危及生命。
首先我們要知道:心臟里的血液會通過腦動脈進入大腦,經腦靜脈流出,如此維持大腦的正常血液循環。但是大腦的靜脈系統有點奇特,它由眾多的靜脈竇與靜脈形成,而靜脈竇很多時候會成為腦部血栓堵塞的高發地。
顱內靜脈系統血栓,又稱為腦靜脈竇血栓,是由多種病因所導致的以腦靜脈回流受阻、腦脊液吸收障礙為特征的一組特殊類型腦血管病,發病部位最常見于上矢狀竇、橫竇和乙狀竇,其次為海綿竇和直竇。
一般腦血管病患者以中老年者居多,但腦靜脈竇血栓卻特別“偏愛”年輕人。據統計,腦靜脈竇血栓中約78%的患者是在50歲以下,多見于20~35歲女性,男女發病的比例約為1:3。與腦動脈血栓形成相比,腦靜脈竇血栓形成是一種比較復雜的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并不高,但病因、發病形式和臨床表現都沒什么特異性,目前已知的病因有感染,如眶、鼻竇、面部化膿性感染、中耳炎、乳突炎或全身感染;另外也與脫水、營養不良、凝血障礙、血液病等非感染因素有關。
那為什么口服避孕藥會導致靜脈竇血栓呢?這是因為市面上的避孕藥主要成分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成分可增加血液黏度,促進凝血;而孕激素能增加靜脈容積,降低血流量,起到“協同作用”導致血栓形成。
“頭痛”不是小事
也可能是“慢放”的腦血栓
相比于動脈血栓,腦內靜脈血栓發病時間相對較緩,癥狀更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從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更應該引起大家重視。
一般來講,腦靜脈竇血栓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頭痛、癲癇發作,意識和精神障礙,而血栓形成后會導致腦血液回流障礙,引起腦壓增高,由此可造成腦部的缺血及腦梗塞,嚴重的會導致大量腦出血危及生命。
年輕人群如果突然出現了一些非特異性的表病癥如頭痛、惡心、嘔吐等,不能大意忽視,更不要輕易服用止痛藥,以免耽誤診斷,需要警惕是否與腦靜脈系統病變有關,第一時間去神經內科就診。
預防腦血管疾病
這幾點要牢記
隨著目前社會節奏的日益加快,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飲食及作息不規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許多血管性疾病日益年輕化。
如何預防腦靜脈血栓的形成,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戒煙戒酒、控制體重、控制血壓、育齡期女性避免長期服用避孕藥,適當運動等。
方芳還提醒,即使真的確診了腦靜脈竇血栓也不用過度害怕,抗凝治療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絕大多數患者在抗凝治療后預后良好,但也有一些嚴重的靜脈竇血栓患者會出現病情的惡化,此時可以選擇血管內治療,也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絕大多數患者的預后良好。
來源: 揚子名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