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不同的角度都能發現西湖的美。自古以來,公認的西湖十景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蘇堤因蘇東坡而命名,橫貫西湖南北,兩岸遍植柳樹和桃花,跨虹橋、東浦橋、壓堤橋、鎖瀾橋、映波橋,自北向南依次連貫。春天的蘇堤,桃紅綠柳,漫步蘇堤,登橋賞景,整個西湖美景真個是一網打盡。
蘇堤的北段西側,自跨虹橋向北,過岳湖、金沙崗到臥龍橋外,迤邐數里,是西湖風景區里最大的賞荷公園,乾隆皇帝親自題寫“曲院風荷”立碑亭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西湖夏天賞荷的最佳地方。
秋高氣爽時節,天空澄澈,皓月當空,倒映在西湖平靜的水面上,泛舟西湖,景不醉人人自醉。乾隆皇帝御筆題寫“平湖秋月”四字,建御書樓懸掛匾額。依山臨湖,是西湖秋夜賞月的最佳位置。
斷橋并非真是斷掉的橋,它是白堤連接杭州市區的橋。冬季的西湖,雪后初晴,橋分陰陽,朝陽的一半積雪融化,陰坡一面依然覆蓋著白雪,遠遠望去,仿佛橋斷了一般。斷橋是西湖冬季賞雪的最佳地點。
西湖的垂柳不為蘇堤所獨有。在西湖東南側,同樣有大面積的栽植。暮春三月,柳綠似煙,垂枝飛舞,既有動態之翠浪翻空,又有靜態之薄霧籠煙。黃鶯不時飛舞其中,競相啼鳴,聲色并茂,自古是西湖勝景。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這是乾隆皇帝的題詩。而在這之前,康熙帝也曾來此游玩,題寫“花港觀魚”四字,祖孫兩個皇帝同來游玩,先后為同一景點刻碑題字,恐怕絕無僅有!可見此景非同一般。
三潭印月是西湖上的一座小島,南面湖中有三座石塔,每座石塔有五個小孔。中秋之夜,石孔內點起蠟燭,燭光似月,映在水中,加上天上的月亮,游人心中的月亮,共計三十三個月亮。此奇異景觀,西湖為獨一家。
由水及岸,西湖勝景向外延伸至西側的兩座高峰,是登高欣賞西湖美景的好地方。而換一個位置,從西湖向山上看,雙塔時時隱現于薄霧之中,頗有仙境之美。康熙帝為此題寫“雙峰插云”四字,刻碑建亭,流傳后世。
雷峰塔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古樸的雷峰塔被夕陽鍍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夕陽漸落,古塔、山峰成為剪影,愈發顯得神秘。雷峰塔早已倒掉,現在的雷鋒塔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而風景一點兒也不輸舊塔。
南屏山在西湖的南邊,慈靜寺在南屏山下,背依青山,面對西湖。傍晚時分,鐘聲響起,回聲悠揚,在西湖的水面上飄蕩,為西湖披上一層神秘而厚重的文化因子,西湖風景平添濃厚的文化意境。
王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