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時刻珍視黨員身份
■北部戰區陸軍某旅 蘇新波
田志強烈士參戰前向黨組織遞交的入黨申請書。圖片由夏繼順提供
授課背景
每一次向黨史軍史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點名”、精神的“整隊”。前段時間,北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黨員骨干來到旅史長廊,學習該旅烈士田志強參戰前向黨組織遞交的一份入黨申請書。面對生死戰場,年僅19歲的田志強無所畏懼,毅然抱定了“堅決完成黨交給的一切戰斗任務”的決心。
當前,個別黨員面對成長進步、晉升任職等個人利益時患得患失,一旦未能如愿就出現消極態度。該旅黨委常委蘇新波以這份入黨申請書為教材,為廣大黨員送去一堂滌蕩靈魂的授課,引導他們在學習黨史軍史的過程中補足精神之鈣,提純黨性覺悟,堅決做到黨叫干啥就干啥,黨叫去哪就去哪。下面是這堂黨課的主要內容摘登。
授課實錄
同志們,你們是否還記得入黨時的初心?你們是否做到了在申請入黨時所作的承諾,將筆尖誓言化作拳拳赤誠?在我旅旅史長廊,陳列著一份已經泛黃的入黨申請書。通過它,我們可以與田志強烈士實現跨越時空的相逢,從字里行間感受他當時的激動與堅定。今天的授課,就從這份入黨申請書說起。
“決心在這次去邊境作戰中,發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以英雄為榜樣”“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請黨組織在戰斗中考驗我吧”……和大家一樣,都值青春年華、風華正茂,為什么田志強烈士為了完成偵察任務、為關鍵戰斗提供情報,能夠誓死堅守陣地,哪怕獻出生命?我想,讀完這份入黨申請書就會找到答案:因為共產黨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英雄浩氣存千古,擎旗自有后來人。田志強用年輕寶貴的生命兌現了錚錚誓言,他英勇犧牲后被追認為黨員,黨員的榮光在他的身上熠熠生輝。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該如何在投身強國強軍偉大實踐中擦亮黨員名片?
前期我們調查了解大家對榮譽的認識,個別黨員覺得榮譽屬于少數能力拔尖者,或者執行重大任務才有機會爭取,自己崗位平凡,很難得到。其實不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把工作完成好、任務執行好、單位建設好,獲得組織的信任與認可,贏得官兵的信賴與口碑,不斷提升能力素質,成為一名合格黨員,也是一種崇高的榮譽。
回眸百年黨史,有太多功勛卓著但深藏功名的革命前輩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被誤認為是烈士寫入《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中的李玉安,先后數次榮立戰功,在戰場上身負重傷,輾轉回國后,復員當了一名普通糧庫工人直到退休,40多年從不透露自己的英雄事跡。類似這樣的黨員典型多如繁星。得失面前,我們要向這些英雄前輩學習,多想想“過去組織如何培養我、今天我該為組織做什么”,把得失看得淡一些,把責任看得重一些,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做一名合格過硬的黨員。
黨章開宗明義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我想,這里的“先”是“敢為人先”的“先”,“鋒”是“登鋒履刃”的“鋒”。
合格黨員體現在面對艱巨任務時“先行”的覺悟上。先行意味著風險,堅定的信仰賦予了黨員扛旗先行、領路開拓的責任與力量。1950年,黨中央決定由時任18軍軍長的張國華率軍進駐西藏,張國華當即表態:“一切聽從黨安排。”就這樣,張國華帶隊從川西出發,踏上西進征途。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跋涉,進藏部隊到達邊防要地。張國華進藏17年,身患多種高原病,倒在工作崗位時還不滿58歲。西藏條件艱苦人盡皆知,有的人在享受革命的勝利果實,不愿意去那片不毛之地吃苦受罪。可對一名合格黨員來說,黨性無須準備,服從不講條件。黨一聲召喚,沒有翻不過的高山、完不成的任務。現在,我們可能暫時還沒機會去履行背炸藥包的黨員“特權”,但是不能放棄黨員先行的“特權”,那是老一輩革命家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必須傳承發揚的傳家寶。
做思想永不“卷刃”的合格黨員還要擁有過硬素質,在強軍征程中領跑。2019年,旅隊參加陸軍組織的比武,取得了兩項第一、總評第二的好成績,旅黨委為成績優異的同志請功,13名同志全部是黨員,官兵心服口服。對這些沖鋒在強軍征程、行進在打贏前列的黨員們來說,榮譽是激勵肯定而不是炫耀的資本,是前行的動力而不是駐足的借口,是實現強軍途中的調整點而非休息點。
默默奉獻同樣會讓黨員身份閃爍出耀眼光芒。各單位都會有些黨員一心一意干工作,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甘當鋪路石成人梯。比如一營的兩名主官,搭班子3年多,兢兢業業,成績突出,營隊榮獲全軍獎項45項,7人受到陸軍表彰,先后被戰區陸軍表彰為備戰打仗先進單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榮譽在身,兩人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對于這些黨員,組織有公論、群眾有口碑。去年底,旅黨委為他們同時申報二等功。作為一名黨員,要踏實肯干、勤奮敬業,我們也要相信組織,牢記組織的培養,立功受獎,增一分感激;無功無獎,少一分埋怨。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到“老黨員”“老同志”,這個“老”字,指的不是年齡,而是經驗多、水平高、作風硬,能夠做到立身為旗。2020年9月,執行第七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安葬儀式任務,準備時間短、訓練強度大、標準要求高。當時,部隊部署分散工作交織、任務量大幅增加、訓練保障難度加大。作為任務指揮員,受領任務后,我心里有些沒底。但黨員骨干們聞戰則喜,參加過任務的黨員骨干主動請戰、人人遞軍令狀,老黨員站排頭、當教練、搞保障、抓管理,“標準無上限”“追求無止境”,圓滿完成了儀式任務,展現出合格黨員的好樣子。
同志們,作為新時代強軍興軍征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奮斗者,我們是幸運的。在這場偉大征程中,我們追求榮譽、崇尚榮譽,更要認清榮譽,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自覺把職責使命舉過頭頂,把組織培養銘記于心,把入黨初心付諸于行,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陳玉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