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東,指歐洲以東,并介于遠東和近東之間的地區。具體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在地理上,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亞與非洲的埃及,約23個國家(含巴勒斯坦),1500余萬平方千米,4.9億人口。
&34;中東&34;是歐美人使用的一個地理術語。&34;中東&34;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國內外尚無定論,但一般泛指西亞地區,大約17個國家。傳統上的&34;中東&34;一般說來包括: 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敘利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土耳其。
中東地區的重要性:中東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東自古以來是東西方交通樞紐。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有區別:一是中東不包括阿富汗;二是中東包括非洲北部國家埃及;三是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色雷斯)。中東是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中東在全球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具有重要地位,使其成為世界歷史上資本主義列強逐鹿、及兵家必爭之地。
中東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五個國家堪稱中東綜合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下面分別介紹:
一、中東五強都有誰?
中東五強之一:伊朗。伊朗是古代強大帝國波斯帝國的繼承人。伊朗還是中東地區工業基礎最強大的國家。
中東五強之二:以色列。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中東五強之三:土耳其——歷史上曾經的霸主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
中東五強之四:埃及。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是中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大國。
中東五強之五:沙特王國。全球聞名遐邇的“石油王國”。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圣地。
二、中東五強面積人口到底有多大?
1)國土面積:伊朗為164萬平方公里;以色列為1.49平方公里;土耳其78萬平方公里;沙特阿拉伯為225萬平方公里;埃及為100萬平方公里;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及>土耳其>以色列>,沙特國土面積是以色列的約151倍!
2)國家人口:伊朗為8180萬;以色列為888萬;土耳其為8231萬;沙特阿拉伯為3369萬;埃及為9842萬(2018年數據)。
埃及>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埃及人口是以色列的11倍。
三、中東五強誰的戰略地理位置更突出?
伊朗中北部緊靠里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東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十八。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扼守的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也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最為繁忙的水道之一,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在國際上被稱為西方的&34;海上生命線&34;。
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塔爾每年需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向亞歐洲等國出口大約3100萬噸液化天然氣。海灣地區產油國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過這條航道向外出口。
土耳其戰略地位與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上面緊臨著黑海,下接地中海,橫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是俄羅斯前往中東地區的必經之路,又由于土耳其海峽的緣故,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土耳其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土耳其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斗爭,之前的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占領過海峽地區。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島。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 海岸線長2437公里,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十四位。沙特在一路一帶戰略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首先,沙特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交通樞紐(或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其次沙特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沙特波斯灣沿岸地區的加瓦爾油田是世界上最大油田,可開采儲量達90億噸。
以色列,位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國家,在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幾乎90%的土地都是沙漠,可耕地面積僅占1/5,不僅國土十分貧瘠,最為致命的是水資源極為匱乏。
埃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埃及屬于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要沖。埃及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于非洲。埃及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
位于中東地區三洲五海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蘇伊士運河是全球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埃及海岸線長約2700公里,其中地中海沿岸長約1000公里,紅海沿岸長約1700公里。亞洲和歐洲之間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貨物海運,幾乎80%經過蘇伊士運河。
除以色列外,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的戰略性地理位置更加突出。
四、中東五強誰的綜合經濟實力最強?
1)經濟總量對比:伊朗2019年GDP為4846億美元;以色列為3815億美元;土耳其為7062億美元;沙特阿拉伯為7622億美元;埃及為2995億美元(IMF數據)。
沙特>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可見,沙特 GDP是近2倍,是伊朗的1.57倍,是埃及的2.54倍,是土耳其的約1倍。
2)人均GDP對比: 伊朗2019年人均GDP是5845美元,以色列是44788美元,土耳其是8465美元,沙特阿拉伯是22244美元,埃及是2984美元(IMF數據)。
以色列>沙特>土耳其>伊朗>埃及。以色列的人均GDP是沙特的2倍,是土耳其的5.2倍,是伊朗的7.6倍,是埃及的15倍!可見,以色列的富裕程度非常之高,在中東地區遙遙領先,沒有可比性,即使石油王國沙特的人均也不行。埃及在中東地區,無論經濟總量還是人均都甘拜下風,屬于經濟最弱的一個。
五、中東五強誰的資源最豐富?
伊朗礦物資源十分豐富,可采量巨大。已探明礦山3800處,礦藏儲量270億噸;其中,伊朗鋅礦儲量2.3億噸(平均品位在20%),位居全球第一;伊朗銅礦儲量30億噸(礦石平均品位0.8%),約占世界總儲量的5%,位居全球第三。伊朗鐵礦儲量47億噸;鉻礦儲量2000萬噸;金礦儲量150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錳、銻、鉛、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年礦產量1.5億噸,占總儲量的0.55%,占全球礦產品總產量的1.2%。
伊朗已探明石油儲量1545.8億桶,占世界總儲量的11%,排名世界第三位;伊朗天然氣儲量33.69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的17%,排名世界第二位。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量均列世界第四位。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最大的天然氣田南帕爾斯氣田,占伊朗天然氣儲量的近40%,天然氣儲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俄羅斯,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17%,占OPEC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以色列地域狹小.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然而,以色列人說:“我們沒有石油.只有太陽.死海與腦袋. 太陽是公有的.死海以其獨特的資源奉獻給以色列.所以.以色列只能靠自己的頭腦與其它國家較量。
土耳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土耳其的白云石地下儲量全球第一。土耳其天然石和大理石儲量占世界40%,品種數量均居全球第一。土耳其礦物資源也非常豐富。主要有硼、鉻、鐵、銅、鋁礬土及煤等。尤其是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土耳其建有油管1738公里,其中天然氣管708公里。尤其是巴庫-第比利斯-油管為世界第二長油管。土耳其是全球10大礦產資源國之一,也是第28大礦業開采國。礦產資源多樣性名列世界第十位。全世界可交易的90種礦產資源中,土耳其達到77種。
沙特是世界“石油王國”,沙特石油產量5.26億噸,位居全球第一,出口石油、剩余可采儲量363億噸(占全世界儲量的26%),三項指標均居全球首位。沙特的天然氣年產量640億立方米,剩余可采儲量6.9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儲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特阿拉伯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共有30個海水淡化廠,日產300萬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國飲用水的46%。沙共有184個蓄水池,蓄水能力6.4億立方米。
埃及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和礦產初步探明儲量:石油60億桶,天然氣3284億立方米,磷酸鹽約12億噸,鐵礦1.82億噸;此外還有錳、煤、金、鋅、鉻、銀、鉬、銅、滑石等
可見,伊朗、土耳其、沙特自然資源比較豐富,而以色列最為匱乏,埃及的自然資源十分一般化。
六、中東五強誰的軍事實力最強?
伊朗軍事實力:伊朗屬于地區性強國,曾經在2019年的全球火力排名第14,軍事實力及軍工實力在全球應該處于第3或第4梯隊。伊朗在部分領域實力比較突出,比如伊朗能夠獨立制造彈道導彈、擁有一定的網絡戰、信息戰能力,重要的是擁有一定的核研發能力。
土耳其事實力:土耳其的國防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在15年時間里獲得了快速進步,尤其是土耳其國防工業曾是國內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且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土耳其國防工業領域的自給自足被國民認為是一種民族自豪感。比如土耳其曾經向卡塔爾出口TB-2武裝無人機,還有50輛的“阿爾泰”主戰坦克。所以土耳其國防工業不僅可以滿足自己,而且還可以通過武器出口賺取外匯。
土耳其擁有64萬左右的軍隊,土還購買了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并訂購了120架F-35戰機。據世界著名軍事網站“全球火力”發布的2019年全球軍力排行榜顯示,土耳其軍事實力曾經排名世界第九,這個排名無疑僅供參考。
以色列國防軍曾經是中東地區國防預算最高的軍隊之一,并且被認為為世界上訓練最為精良的軍隊之一,在以色列開國半個世紀以來,以色列參與了五場主要的大型戰爭和其他無數的小型沖突。比如在人員上,以色列國防軍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以及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以色列國防軍也大量依賴于高科技的武器系統,以色列國內也有一些專門替國防軍生產和開發武器科技的機構或企業,其他的則進口自國外(大多來自美國)。
以色列是除了美國,中國、英國,俄羅斯,法國五大國之外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以色列一直有一座內蓋夫核能研究中心負責此領域的研究,并且有能力生產被歸類為核武器的材料。國際原子能機構宣稱他們相信以色列“是個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然而,以色列政府對此不置可否。以色列不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國。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研發中程彈道導彈最為領先的國家之一,比如著名的“耶利哥”(Jericho)的彈道導彈系列早在1970年代便已開始部署,預估射程有至少1500公里,而最新的耶利哥三型導彈則預估至少有4500公里射程,其他方面觀點估計認為耶利哥三型的射程高達7800公里。
以色列已成為世界上軍火武器出口最多的10個國家之一,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中,將以色列列為全球第五大武器供應國,排在美國、俄羅斯、法國和德國之后。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之前報道稱,以色列國防部對外防務援助和防務出口局表示,以色列2017年的軍事出口增長了40%,合同額達到92億美元,成為該國連續第3年防務出口增長。
尤其是到80年代中期,以色列已形成了完善的軍工科研和生產體系,全國從事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的公司多達150多家,并涌現出如IAI(以色列航空工業有限公司),IMI(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以及Rafael (拉斐爾武器開發集團)等規模巨大、享譽世界的軍工企業,且涵蓋了從軍工科研到武器生產,從各種軍用飛機、坦克、艦艇到電子、通信設備等幾乎所有軍用品的領域。
沙特軍事實力:沙特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武裝部隊總兵力約10.6萬人左右。
埃及軍事實力:武裝部隊總兵力約45萬,分陸、海、空和防空軍四個軍種。其中有國民警衛隊約6萬人、邊防軍1.4萬人、公安部隊6萬人、海岸警衛隊7000人。值得一提的是,埃及是裝備F-16戰機數量第四多的國家,僅次于美國、以色列和土耳其。埃及擁有:26個軍用機場、7個軍民兩用機場、20處二線機場、1處高速公路機場、4個能起降軍用飛機的民用機場。總的來看,埃及空軍在戰時可以使用的機場數量達到58個。
綜上所述,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其中以色列裝備更精良,人員素質更高。
七、中東五強,誰的科技實力最強?
中東五強論科技實力非以色列莫屬。以色列對于全球科技的發展貢獻相當重大。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學和工程學的技術研發,以色列的科學家在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光學、工程學、以及其他技術產業上的貢獻都十分杰出。以色列的研發產業中最著名就是其軍事科技產業,在農業、物理學和醫學上的研發也相當著名。
歷史上,諾貝爾獎(截止2019年)在104年時間里,共誕生出了770人獲得此獎項,其中有154人是猶太人,其中包括享譽世界的的愛因斯坦。在研究和開發(R&D)花費指數上,以色列是第三高的國家。
以色列研發科學家及工程師比例世界第一。以色列在科技界的存在感極強,全球大量的科技型公司在以色列創辦研究所,以色列的特拉維夫被稱為僅次于美國加州硅谷的第二個硅谷。以色列的農業技術世界公認一流水平。以色列從1950年開始,大力發展農業技術。以色列擁有了獨特的滴灌技術,獨特的播種技術、獨特的遙遙領先無土栽培技術。比如歐洲溫室種植的40%的西紅柿,都使用了以色列生產的種子,某些國家種子的使用比例一度高達98%。
在美國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中,來自以色列的企業數量也僅次于美國和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以色列而且是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供應國,尤其以創新和高科技著稱于世,比如以色列排名第一的舍巴醫療中心是全球十大最佳醫院。美醫學雜志曾評選出20年間世界上最偉大的10項醫藥領域新產品(發明),其中,以色列就擁有3項,分別是:可吞服膠囊型消化道內窺鏡(PillCam)、指尖式睡眠及心率監護器(Finger Monitor)和急救繃帶(Emergency Badage)。
伊朗曾經于2008年8月15日,發射本國第一顆自行研制的人造衛星。尤其用于發射衛星的火箭和發射架等設施也完全由伊朗自行研發。據伊朗通訊社說,軍方當天成功發射“信使號”火箭,并將一顆名為“希望號”的自制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伊朗此次發射的目的是對衛星運載過程、遠程發射系統、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揮系統等進行全面測試。據報道,衛星目前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一切進展順利,并且達到了所有預期目標。
伊朗在年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的數量排名方面,在西亞和中東地區,2017年伊朗年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的數量排名首次超過土耳其,成為西亞和中東地區發表國際科技論文數量最多的國家。2017年伊朗高被引論文數量超越以色列,2019年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中東和西亞地區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的國家。
土耳其在科技水平上感覺在其次。但土耳其擁有科學技術研究理事會(TGBITAK),它是土耳其的全國科技管理機構。主要任務是協調、組織、促進和發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其下有7個研究所,主要從事基礎科學、制造業、建筑、彈道學、電子、亞熱帶水災、工業管理領域的研究開發活動。
Marmara研究中心(MRC)是1972年建立于伊斯坦布爾一-kocaeii工業區。該中心鼓勵創造性的科學研究。其研究工作是由國內外一些機構或TUBITAK支持的,每年從政府得到2000多萬美元的撥款。該中心的工業服務部為一些工業公司提供管理和技術咨詢。MRC的研究領域如下:微生物學、食品技術、煤技術、環境研究、有機無機合成、植物化學等。
國防工業研究和發展研究所(SAGE)還從事合成固體燃料、火箭引擎設計、導彈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材料、機械設計、電光、防衛支持系統和操作系統方面的研究。
可見,中東五強里面,以色列的科技水平及實力至高無上,而伊朗及土耳其其次,沙特及埃及的科技水平很一般。
八、中東五強三大產業誰最強?
中東五強中,伊朗的工業體系盡管不是最強,但是比較齊全的,因為在1979年伊朗革命前,西方通過支持巴列維國王為伊朗工業打下了工業基礎,再后來,由于西方對伊制裁,反作用力讓伊朗內部團結形成合力,促成了其工業體系的發展。伊朗并且開始進行逆向工程,逐漸掌握了60/70年代的各項技術,尤其是伊朗加強了近20年高等教育后,效果十分明顯,伊朗不但具備了大量的技術工人,同時也擁有厚實的高技術人才。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早在2010年伊朗每100萬人里就有高技術研究人才736人,甚至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伊朗具備了技術與人才的強大支撐,讓伊朗不僅成為了中東地區工業體系完備的國家,而且有70%的工業產品可自給自足,且在部分行業中擁有一定的競爭力。比如汽車工業、國防工業、醫療行業等。伊朗還是世界上六個能夠完整制造燃氣和蒸汽動力渦輪機的國家。
伊朗軍事工業在中東同樣能稱得上首屈一指,盡管中東國防工業最強大的是以色列,但以色列部分工業是遠高于伊朗的,但在工業的完整性上沒有伊朗好,在工業整體綜合水平伊朗上完勝。值得一提的是,中東至少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實現工業化,而伊朗由于獨特的國情,工業化已處在中東處于第一的位置。
以色列的農業水平在全球是一流的,在中東更沒有可比性。
沙特的石油勘探工程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科學研究設施之一,在中東地區更是首屈一指。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特的經濟命脈。沙特的石油出口收入曾經大約占財政收入的86%。沙政府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非石油產業,依賴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
土耳其的工農業水平一般化。土耳其品牌Beko及Vestel為歐洲最大家用電子產品與電器制造商。土耳其的工業基礎較好,主要有:食品加工、紡織、汽車、采礦、鋼鐵、石油、建筑、木材和造紙等產業。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
土耳其的制造業使用大約1/10的勞動力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土耳其已成為中東地區主要的鋼鐵生產國。工程機械工業也發展較快。旅游業是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土耳其在造船業曾經位居領先地位,早在2007年造船廠排名世界第4,次于中國韓國及日本。在船訂單方面居第4,次于意大利、美國及加拿大。土耳其植樹造林位居世界前列。
沙特阿拉伯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沙漠之國。1938年在達蘭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實力雄厚的新興國家。沙特的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全球之冠,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4。
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擁有相對完整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體系。服務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工業以紡織、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5%,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石油天然氣、旅游、僑匯和蘇伊士運河是四大外匯收入來源。
三分之一以上的職業人口從事農業。全國可耕地面積為310萬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的3.7% ,埃及是非洲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國家。主產長絨棉和稻米,產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麥居非洲前列,還產甘蔗、花生等。農業在埃及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2%。政府極為重視農業發展和擴大耕地面積。主要農作物有棉花、小麥、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亞麻、花生、水果、蔬菜等。埃及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很多,具有發展旅游業的良好條件。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旅游業。
綜上所述,伊朗的工業體系在中東基礎最完整。而以色列無論工業實力、農業實力、科技實力等都處于領先水平。土耳其及沙特,埃及工農業水平一般化。因此,以色列的水平實力應該是特立獨行的。埃及、以色列、土耳其的的旅游比較突出,尤其是埃及,畢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旅游業具有先天優勢。而伊朗及沙特,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旅游業相對比如前者。
九、中東五強文化為什么說各有千秋?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著名的波斯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尤其在醫學、天文學、數學、農業、建筑、音樂、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和工藝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大醫學家阿維森納在公元11世紀所著的《醫典》,對亞歐各國醫學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觀測臺、發明了和今天通用的時鐘基本相似的日規盤。伊朗學者的許多數學著作達到了非常高水平。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史詩《列王記》、薩迪的《薔薇園》等不僅是波斯文學珍品,成為世界文壇的瑰寶。
以色列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大約于公元前2000年在其族長亞伯拉罕的帶領下從幼發拉底河流域來到迦南,即如今的巴勒斯坦,當地人稱這批遷入者是從東邊越河過來的人。以色列文化,是由猶太教和猶太人數千年歷史經驗所交織構成的。具有來自全世界六大洲上百個國家的各式移民,以色列社會相當的豐富而多元,也極具藝術創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了近一半,比如高盛、所羅門兄弟等著名金融公司都是猶太人創建的。美國華爾街的精英中有50%也都是猶太人。美國一大批家喻戶曉的精英和富豪都是出自猶太家庭。
比如技術巨頭甲骨文公司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全球最富有的猶太人。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
猶太人的人才數之不盡,比如像伯格森、卡夫卡、海涅、拉斐爾、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門德爾松、梅紐因、夏卡爾等,不勝枚舉。
若世界人口64億來計算的話,猶太人只不過占0.25%而已。在一八九二年設立諾貝爾獎以來,這個獎可以說是由猶太人所獨占,因為25%得獎人是猶太人,其比例是其它民族的100倍。
“世界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里,猶太人的財富在自己的腦袋里。”腦袋里的就是智慧。猶太人歷經劫難,多少次他們的財富化為烏有,而他們能一次次東山再起,成為世界最富有的民族,這或與猶太人有四本所謂“圣經”密切相關。猶太人堅信:世界上只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吃進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夢想,三是讀在腦海里的書。
猶太人必讀的幾本書:第一本是《特拉》,第二本是《塔納赫》(圣經的舊約全書),第三本叫《塔木德》,第四本叫《卡巴拉》。其中《特拉》奠定猶太人的律法和紀律。《塔納赫》是猶太人的生活圣經,讓猶太人學會了生存。《卡巴拉》是與拉比猶太教的神秘觀點有關的一種訓練課程。《塔木德》是核心,是猶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庫,是一本猶太人至死研讀的書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是猶太人的后裔,七歲的時候就能熟背3萬多字的《圣經》馬太福音。
埃及是聞名于世的四大文明古國。埃及文化,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特別是亞歷山大城,其次是開羅。其間夾雜著黎凡特文化的特點,即法國、希臘、土耳其和敘利亞文化的混合體。尤其是隨著7世紀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統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護人將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傳播開來,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對大部分埃及人從過去法老和希臘羅馬時代的宗教中解脫出來產生重大影響。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蘭國家,被稱為&34;文明的搖籃&34;。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和先后十三個不同文明的文化歷史遺產。
土耳其人中99%都是穆斯林,但很難想象土耳其也曾經經歷過基督教的興盛時代。比如早期的基督教徒居住在土耳其的&34;卡帕多奇亞&34;地區,在和平之中傳播他們的宗教。到七世紀,基督教徒為了逃避拜占庭的迫害來到這里,鑿穴而居,由于洞穴相連,縱深幾十米。今天的&34;卡帕多奇亞&34;也是最惹人眼球的地區。旅游者趕來參觀葛萊梅(Goreme)露天博物館,它是一個包羅了數十座中世紀洞穴教堂的世界遺產。
伊斯蘭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國教,在沙特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其中,遜尼派穆斯林占85%,什葉派穆斯林占15%。教徒一天必須禱告五次,禱告時當地人都必須要去清真寺做禮拜。沙特一年有兩個重大的宗教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開齋節休假七天,古爾邦節長達兩星期。宰牲節在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宰牲節也是朝覲的日子,從12月9日到12日,數百萬世界各國的穆斯林涌向沙特,到圣城麥加和麥地那朝覲。
綜上所述,中東五國實力最強的應該是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其中,以色列在綜合國力上、工農業水平上、科技實力上、國防工業上等都出類拔萃,實力更加突出一些。伊朗及土耳其在某些方面比較突出,但綜合國力方面落后于以色列。沙特在中東五國中,不是最強的,尤其是工農業及科技方面,但沙特卻是中東五國中最富的,因為擁有大量的石油,但整個經濟富裕程度趕不上以色列,畢竟以色列的人均GDP遠高于沙特。而埃及相對落后一些,無論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方面,都處于墊底位置。
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