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5月15日,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導下,由華中農業大學發起,中國農業大學等全國38所農林院校參與組建“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聯盟為全國高等農林院校自愿組成的學術性社會組織,這也是國內高等農林院校落實新農科建設要求的一個創新之舉。
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峰會現場(學通社記者 吳奕彤 攝)
課程思政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價值理念、精神追求融入到各類課程,育德于課,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產生影響。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張慶國、湖北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李波、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在會上致辭。
湖北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李波致辭(學通社記者 劉博文 攝)
與會各高校共同討論并達成《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章程》,并通過聯盟組織機構組成名單。張慶國宣布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
教育部高教司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張慶國宣布聯盟成立(通訊員 侯國濤 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張慶國希望聯盟能夠為增強學生服務農村、農業現代化、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意識和信念,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創新人才做貢獻。
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致歡迎辭(學通社記者 劉博文 攝)
自愿組成的“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將著力推進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提高新農科人才培養質量。
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青平教授作報告(學通社記者 吳奕彤 攝)
作為“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聯盟理事長單位,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青平表示,這個聯盟成立以后,我們要想各種辦法為各個學校、專業課教師提供各種思政教育的支持,比如說交流、培訓、示范課、案例、教學資源的搜集和整理。
北京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孫華作“在課程思政中落實立德樹人”的報告(學通社記者 張鑫琪攝)
上海交通大學李梁作報告(學通社記者 張鑫琪攝)
在隨后舉行的全國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建設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孫華、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梁分別以“在課程思政中落實立德樹人”“高校課程思政及其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探究”為題作了主旨報告。
中國農業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譚豫之、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董維春、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尹新明、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青平、云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唐瀅、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黃國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陳遇春、東北農業大學教務處處長張永強、山東農業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馮竟竟、吉林農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王寅、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林賢明副、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姜玉聲、西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系主任宋鈺紅以及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院長楊燁等14位學者結合各自高校工作實際分別作主題報告,分享各自在“新農科”建設中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改革探索等方面的經驗與做法。
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黃國華說, 每個學校可能在課程思政的過程中都有很多的素材,都有很多的案例,那么這些資源、案例都有可以來相互的共享,然后,我們備課的材料會更加豐富,效果會更加有針對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陳遇春認為,課程思政應該培養我們學生一種愛農知農的情懷。 這個聯盟的組建促進了院校之間的協同,促進了教師之間的協同,能夠進一步彰顯我們農業高校立德樹人,以之強農興農的時代使命感。
湖北廣電壟上頻道
湖北農村廣播全媒體記者楊晗 袁勇攀 通訊員 蔣朝常
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