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關于羅斯柴爾德家族,國人對它的認識,大多來自一本名叫《貨幣戰爭》的經濟類書籍。在這本書中,作者簡直把這個家族說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宣稱自拿破侖時代以來,其家族財團已經操縱世界200余年。為了積累財富,不惜策劃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石油危機和經濟危機。就連當年肯尼迪遇刺,也和這個家族有莫大關系。因為這位美國總統當年準備發行白銀錢幣,觸及了以靠黃金賺錢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利益。
在談完這個家族的輝煌歷史后,作者又言之鑿鑿地透露,如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依然強大。不僅坐擁50萬億美元的資產,還控制著美聯儲,決定著美國貨幣政策的走向。
那么,因為一本書走進我們視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究竟是否存在,他們的現狀又如何呢?
(梅耶·羅斯柴爾德)
一、崛起的金融世家。
不可否認,歷史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存在而且輝煌過。但是其財富值和影響力遠非傳聞描述得那么令人嘆為觀止。
該家族發跡于18世紀后期,其第一代創始人名叫。這是一個很有商業頭腦的人,在從事銀行業務員時,通過貨幣買賣,很快賺取了第一桶金,成為法蘭克福小有名氣的金融商。
此后梅耶帶著他的五個兒子,到歐洲各國開拓市場。他們或前往巴黎和阿姆斯特丹,或出走倫敦及留守法蘭克福,通過倒賣外匯來賺取不菲的利潤。
在《貨幣戰爭》中,梅耶的第三個兒子內森·羅斯柴爾德前往倫敦發展。由于他事先獲知拿破侖兵敗滑鐵盧,于是提前大量抄底英國公債,結果等到英國勝利的消息傳到倫敦,立刻引起英國公債暴漲,內森因此大賺了一筆,收益達20倍之多。
但是按照經濟學家尼爾·弗格森的說法,在滑鐵盧戰役前后的外匯倒賣中,內森并不是賺了大錢,而是蒙受了損失。但縱然如此,梅耶的幾個兒子利用父親家傳的方法,通過在各國倒賣外匯賺取差價,卻個個都成了富翁。
據尤瑟夫·卡西斯等人考證,當時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非常富有。到1852年時,其財富已經多達953萬英鎊,超過當時歐洲任何家族財富值。
(內森·羅斯柴爾德)
二、樹大招風的流言。
正所謂“樹大招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崛起,很快招致一些別有用心人的猜想,于是陰謀論開始流傳。什么為了控制歐洲金融和商業,這個家族不惜策劃一次次戰爭,以及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美國政壇背后最大的政客,影響著美國選舉的流言甚囂塵上。
這些流言,如今在歐美早已不再有人提起。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通過一本書的改編,它能在我們國家再次流傳,并讓人深信不疑。
事實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達到巔峰后,很快走向了衰落。在19世紀中葉時,他們攜重金進軍美國,成為美國銀行在歐洲的代理人。但是隨著美國金融危機及南北戰爭的爆發,通貨膨脹和擠兌潮不斷沖擊著金融體系,最終他們在美國鎩羽而歸。
直到20世紀,美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和金融中心,羅斯柴爾德家族才再次進軍華爾街。但為時已晚,大鱷橫行的華爾街已經沒有了他們的一席之地。所以在美國,這個家族根本沒有賺到錢,更談不上地位超然,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政府背后的大財團了。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家族也并非為了大發戰爭財,而策劃戰爭的幕后黑手。相反,由于戰爭,他們在歐洲的金融業務遭到毀滅性打擊,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尤其是二戰時,德國人對于猶太人的打壓和掠奪,更使得家族在德奧兩國的財產被剝奪殆盡。
(羅斯柴爾德家族)
三、沒落的金融帝國。
二戰后,世界格局重新洗牌,羅斯柴爾德家族賴以發家的歐洲不斷衰敗,美國掌控了全球的政治和經濟話語權。羅斯柴爾德家族也逐漸沒落,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
此外,由于整個家族管理層長期對外封鎖,一直沿用家族式經營和管理模式,拒絕吸收外來人才和新的經營管理戰略,始終堅持創始人梅耶開創的家庭作坊式思路。其投行業務已經徹底和時代脫節。而新生的瑞銀、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在開放中成長,紛紛上市融資,利用社會資金做大做強,此消彼長之下,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美早已默默無聞。
如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只能算是一家很普通的投資公司,雖然其財富仍然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是和高盛和摩根大通這些金融巨頭比起來,其市場地位和影響力已經微不足道。
所以,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既不可能是決定美國政策的幕后財團,也不可能控制美聯儲貨幣調控走向。因為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是美國國會通過的《聯邦儲蓄法》所賦予的。
(參考資料:《貨幣戰爭》《解密羅斯柴爾德家族》等)
何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