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仔細想想,在自家小區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到不舒服?
是在早高峰和大家一起擠電梯的時候?還是小區里停車位緊張,自己的車還得停放在馬路邊邊的時候?還是小區內綠化太少,身邊也沒個像樣的公園來散步的時候?...
上述所描述的這些窘境其實就是過高的容積率導致的。
太原某小區的容積率高達7.68,這般密密麻麻的住戶,小編看著心里都快透不過氣了...
當然,造成居住體驗不佳的因素還有很多,但比較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容積率。
容積率到底是什么?
先從概念入手。
房地產容積率,又稱建筑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于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
說到底就是小區里戶數、人數和小區面積的關系,當然戶越少、人越少,面積越大越舒服了。
一張圖看懂容“雞”率
容積率的數值大小也成為了衡量住宅舒適度的一個重要標準。當然,你不可否認的是,容積率越低意味著共同承擔土地價格的人就越少,相對房價也會越高。結合到太原市場,你會發現不管是小高層、洋房、還是別墅,他們的單價都比普通高層高出很多。就是這個道理。
反之,也不能單單追求低房價而不顧容積率,容積率越高則意味著公用設施得不到滿足,小區人滿為患。
那么高容積率對我們生活到底都有哪些影響?
小編來給大家一一說明白。
1.人口密度
容積率較高的小區就意味著小區內的房子很多,小區內居住的人口密度大,高密度的居住人口還會對小區內的健身場所、兒童活動區域、娛樂中心以及樓宇內的電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較大的壓力。
2.樓距小,采光差
容積率高會導致整體樓棟距離過近,通風采光較差,徒增樓與樓之間的干擾,減少了日常生活的私密性與安全性,避免不了“一開窗就相視”的尷尬,甚至連鄰里間的爭吵都能聽得見。
3.內部規劃問題
如果一個小區內的容積率過高,那么相對應的綠化也會減少,因此會造成樓間距過小、小區內道路狹窄以及停車位不足等,從而影響生活品質。
4.安防問題
小區內的容積率過高,區內所居住的人口就會很多,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擁堵,出入人口多,而外來人員混入其中的難度也會相應地降低很多,這就對高容積率住宅的安防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容積率到底多少合適?
住宅容積率一般在土地拍賣時就已確定,只有什么產品適合什么容積率的問題,下面提供各類建筑分別對應的容積率數值供大家參考。
通常來講,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2,綠地率應不低于30%。不同的房屋類型容積率標準不同。
1、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環境還可以,但感覺有點密了。如果穿插部分雙拼別墅、聯排別墅,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2、0.5~0.8,一般的雙拼、聯排別墅,如果組合3~4層,局部5層的樓中樓,這個項目的品位就相當高了。
3、0.8~1.2,如果該小區全部是多層的話,那么環境可以堪稱一流。如果其中夾雜低層甚至聯排別墅,那么環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4、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小高層的組合,環境會是一大賣點。
5、1.5~2.0,正常的多層+小高層項目。容積率2.0~2.5,正常的小高層項目。
6、容積率2.5~3.0,小高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此時如果做全小高層,環境會很差。
7、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
8、容積率6.0以上一般就是摩天大樓了。
結合到太榆樓市,住在龍城著重搜集了目前關注度較高樓盤的容積率,分為四大塊進行歸納分析。
01
容積率≤2的住宅產品一般為別墅或者洋房,我們稱之為低密住宅。
就太原來看,多數分布在東山、西山、北部上蘭等城郊片區。
02
容積率在2.0—3.0之間,多以改善為主;
居住舒適度相對較高,也是大多數購房者可考慮的;
價格方面也能看出來,主要以項目所在位置作為區分,一般熱門、周邊配套好的話區域都會價格高一些。
03
容積率在3.0—4.0之間,多以剛需、剛改為主;
環內價格高一些,主要因為環內交通、生活配套都比較齊全;不過,環外也有不少項目值得挑選,像富力城·八號園這種項目自身商業、教育、生活配套一應俱全的,性價比就很高。
04
容積率在4及4以上的項目,一般項目自身以高層住宅為主,或帶有公寓、寫字樓之類拉高容積率的建筑類型。
當然,相信很多人也看出來了,這個區間的項目大多都是新盤。換言之,目前太原容積率的趨勢基本突破4.0了。
注:以上數據全部來源于網絡,如有遺漏錯誤,可留言指正
一些樓盤體量比較大,分多期開發,每期容積率或有不同,僅供參考
容積率想必在你們的心中已經重要了起來,小編要提醒大家,容積率是買房要看的一個直觀重要的指標,但容積率不是衡量好房子的唯一標準。真正的好房子應該是從地段、產品、配套等多方面綜合考量的。
— END —
來源:住在龍城綜合整理 責編:lcy
高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