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60分教育
“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很多考生都在拼命地掙扎,期待上岸的那一刻。
對于大多數考生而言“清華、北大”,都是最理想的學府,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學術界的“頂尖”,國內最好的大學,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一些成績差的學生,就和自己的理想漸行漸遠。
每年高考競爭都十分殘酷,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別說是考名校,就是想考省內的重本,難度和壓力都非常大,那么,在眾多省份中,哪些省份的考生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最多呢?
2020年的全國高考人數達到了1071萬人,想要在上脫上千萬的考生脫穎而出,至少成績要達到680分以上,一些高考大省像河南、河北考生至少達到700以上才有機會去清華北大。
并且,在高考大省中,想要考上清華北大,競爭更是可以用“殘酷”來形容,因為,考生的數量過于龐大,那么具體哪些省份的考生最有競爭力,能頂得住壓力,進入清華北大呢?
第一名省份:北京
其實北京地區考生進入清華北大人數第一名,并不奇怪,畢竟清華、北大是北京地區的高校,在錄取上也更有優勢,其他地區要700分以上,北京地區考生650分以上可能就可以上清華。
并且,清華和北大在北京地區的招生人數也要多于其他地區,畢竟本省的高校優待本省考生是正常可以理解的,北京地區2020年考生人數在這31個省份中屬于最少的,排在倒數第三。
但是北京考生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卻排在了第一名,達到了550人,錄取比例達到1.11%,而其他省份只有零點幾的錄取率,這也是北京考生的優勢。
第二名省份:河南
河南一直被稱為高考大省,考研導師張雪峰曾開玩笑地說過,“說如果上了清華以后,你身邊有一個河南的考生,你一定要優待他,因為他不知道要干掉多少人,才站在了你面前”。
這并不是玩笑,河南高考競爭殘酷,是很多省份無法體會的,河南高考人數去年超過了115萬,這說明僅河南省的考生,就占到了總去年全國考生人數的1/10。
而河南考上清華北大的總人數只有400人,占比才達到0.03%,用“擠進第二”來形容毫不夸張,可想而知河南考生想要考“名校”,難度是有多么大。
第三名省份:浙江
浙江省的表現還是很“搶眼”的,首先浙江的總考生人數只有不到30萬,而考上清北的人數卻有350人,占比0.12%,這樣就和考生115萬,占比0.03%的河南形成鮮明的對比。
浙江考生人數相比其他省份要少很多,這也說明,浙江這兩年的高中教育十分出色,發展也比較迅猛,同樣和浙江一樣占比較高的還有天津,考生人數只有5.6萬,卻有160人考上清華北大,占比0.29%。
除此之外,湖北省份,以310人的錄取數量排在第四,占比僅有0.08%,而一直被大家看好的“全國教育看江蘇”,教育大省江蘇,只有300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占比0.09,表現很一般。
很多考生在報考的時候都會緊盯“名校”,尤其是清北,但近年來由于各省的考生人數不斷上升,清北的競爭也更為激烈,那么考生一定在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緊盯清北嗎?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所在省份的考生人數
如果考生處在“高考大省”,像河南或者是河北、四川、廣州這些省份,考生競爭十分激烈,考上清北的幾率并不高,除非考生成績達到700以上,否則優先考慮其他名校,不然很容易落榜。
考慮未來發展的方向
清北地區是我國學術的頂尖,但是并不是,所有專業都是熱門,清北有很多冷門專業是很不接地氣的,考生一定要在報考前考慮清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想要選擇的專業。
寫在后面的話:
其實,相比清北的競爭,北京、上海這兩個省份還有很多名校是可以供考生選擇的,并且錄取分數線要遠低于,清北,考生不要過分依賴于清北的名氣,一旦滑檔,或者調劑到冷門專業,即便是名校未來發展也不樂觀,這一點考生要明確。
今日探討話題:你在志愿填報的時候會首先考慮“名校”嗎?你所在的省份高考競爭激烈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陳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