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儲蓄險越來越被關注,后臺中相關的咨詢和保單診斷也是越來越多。但很多人買的都有問題。像投保前相信了保險公司宣傳的收益,發現前幾年收益確實還可以,幾年過去了,收益莫名掉了一個檔;或者買了投連險,最后連本金都收不回來的情況也一些。于是,我匯總了之
儲蓄險越來越被關注,后臺中相關的咨詢和保單診斷也是越來越多。
但很多人買的都有問題。
像投保前相信了保險公司宣傳的收益,發現前幾年收益確實還可以,幾年過去了,收益莫名掉了一個檔;或者買了投連險,最后連本金都收不回來的情況也一些。
于是,我匯總了之前的一些文章,有了今天這個攻略。
希望能在購買儲蓄險這件事情上,幫到大家:
一、為什么大家都在買儲蓄險
1.根據經濟發展規律,利率下降大勢所趨
我們發現,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經濟總是從火熱到溫吞,資產價格從瘋狂推高到最終趨于穩定。
典型的就像日本,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蓬勃發展,而進入90年代后,經濟增長開始放緩,進入新千年經濟泡沫破裂,近20年經濟增長遲緩。
從日本,可以看到全球各國的宿命。
歐美各國,早就已經實行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了。
中國雖然還未進入負利率時代,但從近30年央行的利率走勢來看,整體呈現下行的趨勢,幾乎沒有回升的可能性:
而央行利率是市場各種理財產品利率收益率的基礎,中國乃至全世界央行利率不斷下行的走勢只說明一個結果:
經濟發展,無風險收益下降是客觀規律。
作為個人的我們,想要輕松調配人生的現金流沒那么容易。
而儲蓄險能夠起到的是鎖定發展紅利的作用,在經濟紅利較高的時期,鎖定較高利率,在未來40年50年都能夠享受其帶來的價值,
而這,可能是近些年來儲蓄險賣得不錯的原因。
2、養老儲備不足提高了養老的難度
但有理財需求怎么辦?所以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國家養老保險上,指望老了靠國家發錢養老。
但近年來,隨著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金的虧空問題也越來越明顯。根據2021年中央調劑基金繳撥差額情況表,大部分省份都面臨被“支援”局面。(圖中負數)
最嚴重的像青海省、湖北省、黑龍江省和遼寧省,虧空最多的遼寧省,2021年需要的養老金預算是625億,全部靠其它省下撥。
與之對應的卻是中國巨大的老齡人口總量和不斷拉長的人口壽命。
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近2億人,占世界65歲以上人口的1/5;平均壽命看下圖情況:
這些數據都表明,中國可能面臨的是“未富先老”的養老局面,如果僅靠社保中的養老金,未來的養老水準難以支撐。
未來不管是理財收益,還是國家養老,都只會一年比一年更難,這是普遍共識。
這也是近些年來儲蓄險越來越火的原因,但也最容易被很多人忽視的穩健型“存錢”產品,極具潛力。
這也是這兩年儲蓄險受到極大關注的原因。
二、儲蓄險是什么及分類
儲蓄險是什么?
儲蓄險要區別于保障型保險,比如重疾險、意外險這些,儲蓄險保障的是未來養老、孩子教育、家庭經濟這種沒錢花的風險。
我們不妨想想看,我們肯把自己養老、教育的錢放進去的地方應該是什么樣的:
1、儲蓄險要極度安全
首先必須要安全,
我的錢放到你這里,你不會跑路吧?
但儲蓄險一般都屬于人壽保單,受“保險保障基金”保護,即便保險公司破產,也會依法轉移到其他的保險公司,效力依然有效。
在《保險法》八十九條、九十二條:
如果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宣告破產,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保險公司。達不成轉讓協議的,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接受轉讓。
所以有些投連險產品就不在儲蓄險之列。
投連險甚至可以理解為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交一筆錢,保險公司幫你投資,但不保本,也不保證收益。運氣好,大賺一筆,能拿很多錢,運氣不好,買100塊錢,最后賠掉三四十也正常。
像是2016年多家保險公司虧損的事,虧得最多的,這年的回報是-50.79%,1千塊本金最后虧掉507.9塊。
之前就出現過X盛保險連投險暴雷的情況,X盛未經投資者允許,擅自改變投資策略,轉而投資高風險產品,虧損了4個億。
所以投連險不在本篇文章的談論范圍。
2、儲蓄險的分類
除了連投險外,我整理了其它幾類常見的儲蓄型產品,都是安全的,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區別,我特意做了張表格:
(1)年金險
年金險根據功能不同,我分了三類:養老年金、教育年金和快返年金
主要區別在于開始領取時間不一樣。
養老年金通常在退休后領取;
教育年金在孩子上大學后領取;
快返年金從保單第5年開始就可以領了。
都屬于安全且穩定增長的產品。
前期投一筆錢進去,按約定年齡開始領,每年或每月固定領一筆錢,如果是養老年金或快返年金,還能一直領到死。
但教育金只能領幾年。
比如某養老年金險,30歲老王,每年交5萬交5年,60歲退休開始領,每年領4萬塊錢,一直領到去世為止。
(2)增額終身壽
增額終身壽險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領取方式比年金險更靈活些,是通過錢增值累計現金價值,后面想用錢可以隨時取用。
現金價值穩定增長,某些產品能達到3.5%.
也屬于安全且穩定增長的產品。
比如某增額終身壽產品,每年繳費10萬,交5年,50歲的時候急需一筆錢,就可以通過減額的方式(減現金價值)領錢,剩下的現金價值繼續增值。
(3)萬能型XX險
產品名稱一般都是某萬能險年金險、某萬能型壽險,保險公司直接用我們交的保費來理財,承諾給我們一個最低收益,就叫萬能險。
你會發現,和年金險或壽險都不同,
它不會產生虧損,但具體能拿回多少,要看具體情況。
比如之前的某萬能型年金險,老王(30歲)躉交10萬,這筆錢每年都會增值,但保險公司只承諾3%的低檔收益率。
而中檔和高檔收益比較難做到。
要注意,萬能險區別于萬能賬戶,
萬能賬戶是主險(如年金險、壽險)附帶的理財性質的責任,如果附加萬能賬戶,保費先給到主險,主險的收益,再放到萬能賬戶里繼續增值。
而萬能險的保費是直接用來增值。
(4)分紅型XX險
產品名稱一般也都是某分紅型年金險、某分紅險壽險等,它沒有保底收益,根據保險公司當期經營狀況,可以享受分紅,
但分紅可能為0。
本金不會虧損,但能拿回多少,就跟開盲盒一樣,里面可能是驚喜,但也可能是驚嚇。
分紅險拿到的分紅屬于保險公司“可支配盈余”的分紅,而這個可支配盈余不透明也不公布,所以分紅是完全不確定的。
在了解了這四類儲蓄型保險后,有哪些值得買、哪些不值得買呢?
三、儲蓄險的挑選依據
我問大家,買儲蓄險應該挑什么?
難道不就是收益嗎。
1、確保拿到手的收益最重要
因為我們見不得本金損失,看完了文章第二部分,除了連投險風險高+收益不穩定外,其它儲蓄險的收益分兩個標準,安全且收益穩定和安全+收益不穩定。
至少都是能保證本金的產品。
(1)不看宣傳,看真實條款約定&irr
產品宣傳再好也是空口無憑,直接看真實條款約定和計算真實irr才是最讓人放心的。
比如百歲人生養老年金,根據已交保費、年齡等情況,條款約定每年領取的年金是多少(即基本保額),在條款里都寫得清清楚楚:
假設30歲某男性,每年交10萬,交3年,約定60歲開始領取,每年可領取年金46930元,
且保證領取20年,至少領取93萬多。
增額終身壽險也是一樣的,
以守護神2.0為例,也是30歲男性,每年交10萬,交3年,我們看它的現金價值表:
總共交了30萬保費,70歲的現金價值是1142350元,如果一次把這筆錢全部取出來,算出這時的irr也達到了3.49%。
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險都屬于保本又保息的兩類產品
收益確定,能夠定時、定量、穩定地拿一筆錢。
該怎么領,領多少,都要白紙黑字寫在合同里的,屬于保證收益,不存在任何的不確定性,該拿的錢一定能拿到。
(2)通常情況下,盡量不要選分紅、萬能險
萬能險和分紅險的收益會浮動,各家保險公司為了和同行競爭,投保前宣傳的收益和真實收益大有差入,也是銷售誤導的兩個重災區,很多業務員會刻意夸大收益。
比如萬能險,買的時候結算利率可能達到5%多,但過幾年再看,發現掉到了3%。
盡管保險公司宣傳時說收益能達到5%以上,但條款寫的很清楚,這個賬戶保底收益就是3%,3%以上的是不確定的。
長期來看,只能保證一個最低收益。
中檔和高檔收益再高,也幾乎做不到。
(具體產品不一樣,保底最高能達到3%)
比如之前某萬能型年金險:
這時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兩難。
再比如說分紅險吧,保險公司這筆錢(保費)經營不錯,就給你分一點紅,如果沒有盈余,就一分錢也拿不到。
無法保證收益,
2015年銀保監會發布的93號文件里也說了,保險公司應當在分紅保險產品說明書中用醒目字體標明,保單的紅利水平是不保證的,在某些年度紅利可能為零。
我們的目標是養老,還是希望這筆錢有穩定增長,要不跟放在床底下有啥區別。
所以,除非有特定的需要,
盡量不要選萬能型和分紅型的產品。
2、根據實際狀況場景挑選
之所以買儲蓄險是源于我們有特殊需求,比如養老、孩子教育,或財富傳承或者只是單純儲蓄,無外乎這幾點。
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需求,
你是什么情況?
(1)養老
我國養老現狀我在第一部分已經說過。不管是從人口老齡化、壽命越來越長,還是社保里的養老金來看,未來的養老生活很難支撐,
那我們何以養老?
在向我咨詢儲蓄險的上百位讀者里,有這么一位讀者,他和我說因為養老問題變得很焦慮,在四五線的小城市干著到手只有三千塊錢的設計工作,已經30多了,擔心自己40歲會被“優化掉”。
考慮到延遲退休,
他可能中間最長可能存在5-10年的0收入空窗期,沒有任何生活保障。
退休后還有20-30年的時間沒有收入,
怎么保證有足夠的錢花?
老了還想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標準,那年輕時就必須提前做準備,老年金險可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之一。
退休后,每年或每月定時定量地從保險公司拿一筆錢,用作養老補充,一直領到我們去世為止,活得越久,領的錢越多。
這筆錢,想怎么花怎么花。
當然增額終身壽也可以用來養老,它的特點是,想用錢的時候隨時可以取用,也不定量,比較靈活,但如果現金價值領光了,就沒了。
目前最主要的問題仍然是未來的養老壓力。
(2)教育
向我咨詢的有一位媽媽,自己年收入10萬,家里也有一定的儲蓄資本,算是妥妥的小資家庭了。她說以后想送孩子出國留學,現在家里還有房貸,夫妻倆的壓力很大。
她說需要在孩子出國讀碩士前至少準備好100萬。
但這不是個小數目啊。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出國留學,或者讀研讀博,這都是大開銷,至少要保證未來這部分資金充足。
我隨便舉幾個主要留學國家的費用:
英國,每年30萬左右;
美國,每年35萬左右;
澳大利亞,每年30萬左右;
日本,25-35萬左右。
孩子如果學的理工科或申請世界頂級名校,費用比這些還要貴一些,此外,還有出國前的語言培訓費、各項手續費等。
這筆錢絕對不會是小數目。
孩子上大學后,有了這筆錢,也能為家庭減輕很大的負擔,教育年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天降橫財
這種情況是,手里有一筆閑錢且短期內用不到,我揣在手里怕敗家,想賺錢但更怕虧錢,想到銀行和國債利率太低也放棄了。
買什么?
比如,小王畢業后遇上家里拆遷,父母給了自己一筆零用錢,他想拿這筆錢來理財,以后只要自己想提前退休,也能靠利息維持基本生活。
這種儲蓄險也有,就是快返年金,僅靠收益,也基本能夠維持正常生活。
除了這些外,儲蓄險還可以用來財富傳承,比如增額終身壽險,如果錢一直不取的話,到去世的時候,就能給孩子留下一大筆錢。
儲蓄時間越長,回報自然越高。
當然,這些實際場景不是絕對的,儲蓄險本質還是財富配置,安全性和穩健收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至于怎么挑,記住,拿到手里的收益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在明確了儲蓄險的兩個挑選依據后,我們再來看產品部分。
四、產品推薦
基于上面兩點挑選依據(主要是收益),重點推薦七款產品:
增額終身壽險推薦四款:
弘康金玉滿堂、弘康利多多、信泰如意尊3.0、增多多3號。
養老金年金險推薦兩款:
太平e養添年、金盈年年。
教育金推薦一款:
小狀元。
(一)更靈活的養老方式:增額終身壽
01
增多多3號
前不久,儲蓄險市場迎來一款“高收益產品”,來自昆侖健康的增多多三號。
同樣的條件下,我們看下它的收益情況:
這里的數據,在投保頁面“利益演示表”里可以看到,現金價值可以通過退保隨時取出來。
可以看到,現金價值逐年增加,第七年開始返本,即現金價值>已交保費。
50歲的現金價值有57萬多,算出這時的irr為3.47%。
70歲的現金價值有114萬多,這時的irr為3.49%。
總共交了30萬保費,70歲時的收益接近4倍杠桿。
越到后面,irr越接近增額終身壽的最高收益3.5%。
這個收益相當高了,在市場上屬于第一梯隊。
02
弘康金玉滿堂
弘康的金玉滿堂,回本不算快,但中長期收益是目前現有產品里較高的,長期收益也稱得上頂尖。
出生滿30天-55歲可買,起投金額為5000,可躉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15年交和20年交,且隨時可以把錢取出來。
同樣的條件下,我們看下它的收益情況:
50歲的現金價值有57萬多,算出這時的irr為3.48%。
70歲的現金價值有114萬多,這時的irr為3.49%。
總共交了30萬保費,70歲時的收益接近4倍杠桿。
越到后面,irr越接近增額終身壽的最高收益3.5%。
這個收益和增多多3號一樣,屬于第一梯隊的產品。
除了基本的責任之外,金玉滿堂還附帶了假日交通工具意外身故責任。
如果節假日出行期間,乘坐交通工具不幸身故,除了能夠獲得保險本身的身故/全殘保險金外,還能夠額外再拿到一份當年的有效保額作為賠償。
目前有潛在下架風險,最近收到過渠道的下架通知,但是殺回來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03
弘康利多多
利多多相比金玉滿堂,前期的現價增值速度最快,后期收益也不弱。
這是同樣條件下,利多多的收益情況:
能看到在第四年,利多多的現金價值就已經超過保費了,
但同時,利多多的收益并不弱。
50歲的現金價值也是57萬多,這時的irr為3.47%。
70歲的現金價值是114萬多,irr為3.49%。
同樣30萬的保費,70歲有接近4倍杠桿的收益。
不過利多多沒有其他附加責任,只有最基本的身故/全殘責任,以及減保、保單貸款。
這產品也是進進出出,下架了好幾個版本了,目前也有下架風險。
同樣的,感覺沒有明確政策要求下架,所以可能調整下合規性,就殺回來。
總體來講,這三款增額終身壽險表現的有目共睹,都相當不錯,內部收益也差不多。
如果重點想保身故,買金玉滿堂,會有一個額外的假日交通工具意外身故責任;
如果只想要比較純粹的收益,又想返本快的,可以選擇利多多和增多多3號。
04
信泰如意尊3.0
如意尊3.0也是下架過一段時間,現在又回來了的產品。
同樣條件下,我們再看如意尊3.0的收益:
現金價值超過保費,也是在第六年。
它后期的現價增長速度還是可以的,
50歲的現金價值也有57萬多,
算出這時的irr為3.44%。
70歲的現金價值有113萬多,
這時的irr為3.47%。
也是總共交了30萬保費,70歲時的收益也接近4倍杠桿。
總體來講,這四款增額終身壽險表現的有目共睹,都相當不錯,內部收益也差不多。
如果重點想保身故,買金玉滿堂,會有一個額外的假日交通工具意外身故責任;
如果只想要比較純粹的收益,又想返本快的,可以選擇利多多、增多多3號和信泰如意尊3.0。
(二)強制儲蓄養老:養老年金保險
01
太平e養添年
太平e養添年是太平人壽承保的大公司產品。
太平e養添年保證領取至80歲,
比如約定55歲領(限女性),可保證領取25年,
約定60歲領,可保證領取20年,
約定65歲領(限男性),可保證領取15年。
金盈年年A款出生滿30天-69歲可以買,年金領取方式可選年領或月領,每月領的金額為年領金額的8.5%,可以保證領取20年。
它有機會入住太平養老社區:
但門檻挺嚴格的,
累計保費至少要達到120萬,才可以獲得一個養老社區入住資格,對大部分人來說,比較困難。
再來看e養添年的收益,以30歲男,年交10萬,交5年為例,約定61歲開始領為例:
假設活到85歲,內部收益可以到3.14%,總共交50萬保費,61歲開始領,到85歲累計領取年金170萬。
太平e養添年雖然收益低了點,但它屬于妥妥的大公司承保產品,適合一些有大保司情節的人投保。
02
金盈年年
養老年金險推薦金盈年年,它分AB兩款,可以同時滿足不同的需求,這里重點介紹一下A款。
金盈年年A款出生滿30天-69歲可以買,年金領取方式可選年領或月領,每月領的金額為年領金額的8.5%,可以保證領取20年。
B款最高投保年齡只到65歲,領取方式可選按年、按月、一次性領取,年領月領金額都是固定的,滿期一次性可領10倍基本保額。
單獨來看A款的收益:
假設活到85歲,內部收益可以到3.51%,總共交30萬保費,60歲開始領,到85歲累計領取年金128.8萬。
雖然一開始領取的養老金不多,但此后每年領取的金額都會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長3%,
等85歲當年可以領取到69932元,相當于20年的時間,年領金額遞增了2.1倍。
不過金盈年年A款在80歲之后現金價值就歸0了,在這之后退保是沒錢的。
另外它還有一個優勢是,有機會低門檻入住它的養老社區,這是個非常大的特點,把養老金和養老服務結合在一起。
總之如果你擔心的是長壽風險,那直接閉眼選A款;
如果更為子女著想,努力活到85歲就算革命成功,那也可以選擇B款。
(三)教育金
小狀元
小狀元教育年金的實際收益要比上面兩款增額終身壽高很多,返本也非常快,但期限比較短,沒法作為長期理財。
出生滿28天-13歲可買,起投金額為20000元,只能選擇躉交。
不過小狀元比較有特色的是,它支持隨時增加保額;如果覺得之前存的錢不夠,可以加錢,加保金額最低1元起,躉交10元起。
靈活度很高,首張保單+加保的總額只要在20萬元以內就可以。
接下來看小狀元的收益情況,以0歲男寶為例,躉交10萬,它的收益如下:
能看到在第四年,小狀元的現金價值就已經超過保費。
最終累計能夠拿到的收益大約是21.5萬左右。
正如上面演示的收益,小狀元實際的年化收益能達到3.77%,已經遠超市面上一般的增額終身壽了。
如果滿足要求,而且有中短期的理財需求,畢竟可以后續加保,大家不妨先買一點保額占個坑。
肆公子曰:
上面這幾款產品,我都是挑的收益比較高的產品,建議大家按需購買。
王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