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農民老鐵們大家好,今天是5月4日,東北產區的玉米市場一片火熱,表面看大家都在“搶糧”,但糧商搶的都是“小水分的糧”,他們敢高價進行收購這些糧,都是有自己的“小計謀”,搶完小水分的糧然后進行“打水”,這樣才能降低成本,否則誰也不會“無利可圖”
農民老鐵們大家好,今天是5月4日,東北產區的玉米市場一片火熱,表面看大家都在“搶糧”,但糧商搶的都是“小水分的糧”,他們敢高價進行收購這些糧,都是有自己的“小計謀”,搶完小水分的糧然后進行“打水”,這樣才能降低成本,否則誰也不會“無利可圖”。
有的貿易商已經把手中烘干糧全部售出,現在挑高價格收購自然干的玉米,對于后期的東北市場依舊看好,如果發現“風向不對”,也能快速出手,以防萬一,說明大家對于市場都做了“兩手準備”,既來之則安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與東北市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東北是1分2分的漲價收糧,而華北地區則是1分2分的落價收糧。雖然南北價格有反差,但收購主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東北漲價收糧的主體是貿易商,華北貿易商基本是落價進行收購;東北深加工企業大多價格比較穩定,沒有太大的變化,而華北的深加工企業則是落價收購,但大多數沒有達到2900元/噸,東北的價格已經直擊2900元大觀,倒掛越來越明顯;東北基層的余糧已見底,自然干玉米價格高漲,華北地區的余糧幾乎都在貿易商和糧商手中;東北深加工企業的庫存早已建完,現在高價收糧不是為了收糧,華北深加工企業靠庫存和本地糧來度過;
此時的大集團也開始有所動作,象嶼也在積極地出庫自己手中的糧,中糧也在“鎖單”,但漲價的熱情并沒有讓玉米價格下跌。而且大型的飼料企業和南方客戶都在積極地采購玉米,所以說在這種沒有人敢存糧的市場中,能夠存糧的極有可能是最終的勝利者,就看大家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其實從玉米市場的貿易商心理來看,大家還是有一個恐高的心理,害怕價格過高,市場不接受,明顯是自己嚇自己。但從現在的各個方面來看,如果上面不認同這個價格的話,就一定會拿出更多的替代品來滿足這個市場。
從目前來看,我們一直期待的替代和拍賣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東西,所以也沒有什么強有力的東西能讓玉米市場認為玉米價格有大幅度下跌的趨勢。但同時也要注意的是,今年玉米整體的供應量是比去年增加的,需求比去年相對要弱。
5月4日全國玉米價格
山東福洋生物淀粉:1.417元/斤(含稅價),和洋公司院內1.427元/斤(含稅價,要求水份14以內<含>)收購標準不變。落3厘。
沂水大地公司:1.445元/斤。
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1.425元/斤。落5厘。
容海谷物:水分28%以內收購價格每市斤1.47元,水分28.1%以上拒收。
諸城興貿:1.46元/斤;得利斯糧庫收購價格調整為1.475元/斤,要求必須是凈糧,水分15.5以下,底扣1%,干濕糧嚴禁混裝,其他收購標準不變。
成武大地:曉東垛位卸車水分17%以內(含17%),1.425元/斤,超17%,1.415元/斤,起扣1%。
諸城源發:1.46元/斤,新陳糧嚴禁混裝,水分超30拒收,其他收購標準不變。
山東天力藥業:1.425元/斤(水份≤32%)。落5厘。
山東大澤成生物:水分低于17%(包含17%),1.41元/斤,水分17%-23%(包含23%),1.40元/斤。 水分高于23%,1.39元/斤。落5厘。
諸城立豐庫:14以內價格價格統一調整為2950元/噸。
山東米能生物:1.435元/斤。落5厘。
濰坊盛泰藥業:1.435元/斤,落5厘。
(晨鳴)壽光美倫紙業1.425元/斤(水份≤28%)。落5厘。
希杰(聊城)生物:2880元/噸,落10元。
容海谷物:1.465元/斤,水分28.1%以上拒收。
濱州金匯玉米:1.420元/斤。落5厘。
華北玉米越落越來勁兒
此時東北的玉米就像夏天的孩子,滿眼望去都是風光無限好,人見人愛,而華北的玉米就像冬天的孩子,滿眼望去都是山寒水冷,人見人嫌。本是同根生,命運各不同啊!
華北的玉米市場從當下來看,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也沒有配合期貨連漲的行情去走,山東深加工企業依然是2800元/噸左右來回的震蕩。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新小麥上市的時間越來越近,貿易商看漲的情緒也受到了影響,短期內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還會以震蕩為主。
如果新小麥上市,把小麥價格的定價具體到哪個點位,現在都是在一個分析判斷,也就確定了玉米價格的天花板。如果說新小麥上市的價格直接在3000元,那么華北的玉米3000元也就此打住。如果玉米的價格比小麥價格高,小麥就會大批量地進行替代。
小麥替代的時代已去,只剩下水稻
小麥替代的時間已過去,它的漲落與玉米已經“分道揚鑣”,如果新小麥價格上漲,帶動的只是玉米情緒上的一個上漲罷了。
現在市場的主體都認為國內的玉米市場是“易漲難跌”的一個格局,如果想要平抑玉米價格大幅度的上漲只有——水稻。而最近水稻的拍賣也讓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動,但業內人士透露,底價提高了200元/噸,而且過完節拍賣公告的水稻數量減少了一半,只有90多萬噸。
關于水稻拍賣的事情,現在有兩種解讀:
第一種解讀:把2017年的水稻劃到超期儲存水稻的范疇之內,說明過期水稻數量太少,這樣就會增加水稻定向拍賣的份額和供給。
第二種解讀:2017年的超期水稻幾乎都已經消耗殆盡,所以想要拍賣的話,只能從2017年里拿出一部分水稻來進行拍賣。
5月份的暫定的水稻拍賣只有90多萬噸,不知道是這“迷霧彈”,還是想試探市場,現在不得而知,但底價的提高,說明了對于人家也想從中賺取利潤,也是認可當前的玉米價格,所以說,玉米價格上漲之路哪能“一帆風順”啊!
何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