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生活家瓦力怪叔叔大家春節過的好嗎?趁著春節期間整理了幾篇原創,基本是關于數碼和生活產品類的,這篇和大家聊聊配備觸控欄的13英寸MacBookPro的開箱和使用感受,個人常用并且值得推薦的App,以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生活家 瓦力怪叔叔
大家春節過的好嗎?趁著春節期間整理了幾篇原創,基本是關于數碼和生活產品類的,這篇和大家聊聊配備觸控欄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開箱和使用感受,個人常用并且值得推薦的App,以及幾款必備配件的選購,Mac筆記本的選購建議。
購買理由
2011年買的MacBook Air經歷了4次鍵盤意外潑水,第1次,沒事。第2次,個別鍵壞掉,幸好自己會五筆打字,平時輸入就在拼音和五筆間切換鍵盤。第3次又壞了幾個鍵,包括“Z”鍵,這就尷尬了,迫使自己買了一個Apple原裝的Magic Keyboard 2 ,這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而且我很喜歡Magic Keyboard的手感。第4次意外,Magic Keyboard和MBA鍵盤都進水了,MacBook Air只剩開機鍵、空格、回車個別幾個鍵能用,關鍵藍牙模塊壞了,這下除了使用USB鍵盤真的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朋友家借用鍵盤輸入密碼開機,取消了登錄項、備份資料,第二天就打官網電話預訂了2016新款MacBook Pro,選擇到貨支付。我是按照教育優惠的價格購買的,省了不少銀子。
有人為了筆記本A面的發光Logo選擇2015款,我是實用主義者,實用第一,買新不買舊,新款的觸控欄款肯定是首選,在文檔編輯和后期軟件上能提高工作效率。 選購渠道還是推薦當地的零售店、Apple官網和Apple天貓旗艦店,這三種無憂購物,零售店還可以在選購時體驗比較一番。
外觀展示
國行經典的牛皮紙包裝箱,一次性的封條,并且很巧妙的設計了一個取出的機關。筆記本自身的包裝和歷代產品比較就感覺變得輕薄了。
AppleCare
USB-C to USB Adapter
將 USB-C 轉換為 USB 接口
A面沿用了12寸MacBook的設計,取消了發光蘋果Logo,改用拋光的金屬Logo,這種實用的設計我個人覺得是一種進步,摒棄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進氣口在筆記本D面,也是揚聲器的位置。
出氣口在轉軸處
觸控欄,一個內置于鍵盤的玻璃面多點觸控條
第二代蝶式結構鍵盤,16級亮度調節
和MacBook Air比較
MacBook Pro尺寸:30.41 厘米 × 21.24 厘米。MacBook Air尺寸:32.5 厘米 × 22.7 厘米。
A面屏幕厚度基本一致。
MacBookPro 厚度:1.49 厘米 ;MacBook Air厚度 1.7 厘米。
使用感受
13英寸 MacBook Pro
配置
縮小三圍,不減屏幕
延伸到外殼的屏幕、超窄屏幕邊框使得MacBook Pro的尺寸小于以輕薄MacBook Air,兩部筆記本放在一起新款真是各種驚艷,性能和體積的完美集合。
Retina顯示屏
手機視網膜屏幕,細膩沒有顆粒感。屏幕自動調節亮度,環境光傳感器在攝像頭的旁邊,肉眼看不到,但用手去遮擋(模擬環境光變暗),屏幕會隨之變暗。一直在手機上非常實用的功能也移植到了MacBook Pro上,非常實用,保護視圖。
新版的Mac OS系統中可以開啟Night Shift,它能夠通過調整顯示屏色溫來避免藍光影響用戶睡眠,減輕視疲勞、保護眼睛;如果你是攝影師、設計師,這個功能要慎用,哈哈。
MacBook Pro 擁有 P3 色域,可顯示的色彩數量比標準 RGB 增加了 25%,和2011款的MacBook Air比較色彩差異很大。Mac產品的顯示器色彩還原一向是很準確的,專業設計還是很親睞Mac產品的。
揚聲器
揚聲器和風扇進氣口在同一位置,聲音通過反射再次傳播,音效的感覺更加立體,而且音量和前代產品確實要大很多。C面所看到的兩列圓孔隔柵其實只是裝飾。
借用一張官網照片,看下揚聲器的位置。
觸控欄(Multi-Touch Bar)
真正的意義和最大的便利在于用一塊可以觸摸滑動的顯示屏集成了很多軟件的菜單欄,用觸屏代替了鼠標選擇的操作方式,觸控非常靈敏,文檔編輯時可以通過觸控欄選擇字體的樣式、顏色、對齊方式等格式,修圖時直接調用功能鍵,工作效率極大的提高了。如果用戶僅僅使用esc和F1~F12默認的功能,那這塊黑科技確實是浪費了資源。
除了Apple開發的App,更多的第三方App也加入了對觸控欄的支持。
Affinity Photo軟件中的快捷操作。
Safari下流媒體的播放進度條,可以快進廣告,自動“解鎖”會員跳過廣告功能。
文檔編輯中顏色 、字體、段落、序號、表情的選擇。
Safari瀏覽器收藏夾。
Safari瀏覽器標簽頁。
觸控ID(Touch ID)
是集成了指紋識別的實體按鍵,在屏幕打開狀態下,充當開機鍵。作用在喚醒Mac時解鎖、Apple Pay支付指紋驗證、下載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指紋驗證時觸摸解鎖,可用指紋輸入代替密碼輸入。指紋功能使用體驗和iPhone、iPad的Home鍵一樣。出于安全考慮只有在開機時需要輸入密碼,和iPhone設備是一樣的安全機制。 MacBook Pro還支持Apple Watch靠近解鎖。
讀取速度和硬盤容量
官方給出的“順序讀取速度最高可達 3.2GB/s4,順序寫入速度最高可達 2.2GB/s4”是在滿足一定測試條件下的結果,這款筆記本的配置在日常文件讀取和寫入中是達不到的,但固態硬盤要比機械硬盤快太多太多。隨著固態硬盤的價格越來越親民,更多的筆記本廠商開始采用固態硬盤作為存儲方案。
配備集成式觸控 ID 傳感器的觸控欄的MacBook Pro有兩款容量可選擇:256G(¥14288)、512G(¥15888),256G的存儲空間價格相差了¥1600。一般就拿移動硬盤作為備份一些歷史性的重要文件,我還習慣于定期恢復系統到出廠狀態,文件多了這種備份的工作量也大,256G對我來說剛好夠用。
電池續航
由于體積的控制,電池容量比上一代小。體積和續航之間就是魚和熊掌的關系,畢竟每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環境不同。對于像我99%以上都是插電使用,不會太在意續航,反而更關心便攜性。沒有特意做過電池續航的測試,用了一年,筆記本的電源循環次數才有21。
MacBook Air第4次進水剛好差不多是2016MacBook Pro上市2個月,一般來講新品上市2個月后品控會比較放心,但入手MacBook Pro時恰好趕上曝出的電池續航問題,“新款MacBook Pro成為了不被美國《消費者報告》推薦的產品”,鬧的心里有點別扭,好在沒多久官方宣稱Safari軟件問題,可以通過軟件升級解決,再次被《消費者報告》推薦的MacBook Pro買來真是讓人大快人心。
電源適配器
提到電池續航,有必要說了這款的電源適配器了,和曾經的MBA電源適配器相比明顯大了一圈,這就為移動辦公增加了負擔,經常往返于單位和家中有必要另購一個電源適配器了。
散熱
平時MBA都重算作是輕度使用,處理文檔、看視頻(非Flash)、上網,只在玩游戲AirAttack 2的時候會有一些發熱,但也要明顯低于曾經的MacBook Air。最讓我驚奇的是,一年了我沒有聽到過風扇運轉的聲音。如果說2011款MacBook Air的風扇會影響到你的休息的話,2016款MacBook Pro讓我懷疑它風扇的存在。
鍵盤
這一代機型默認出廠是中文鍵盤,乍一看還有點怪怪的,只是印刷不同,如果喜歡以往的英文鍵盤,可以在官網預訂時做選擇。第二代蝶式結構敲擊起來聲音清脆、鍵程反饋短,16級亮度調節的背光燈很漂亮。如果和上一代比較意義不大,任何鍵盤用戶都需要一個接受、適應、習慣的過程。我還是更喜歡Magic Keyboard的手感,工作效率更高。
MacBook Pro發熱非常低,所以使用鍵盤膜不會影響散熱。由于合上筆記本屏幕和鍵盤貼合的非常緊密,推薦選購薄而軟的鍵盤膜。圖中這款鍵盤膜的鏈接在文章下面的選購推薦中。
Force Touch 觸控板
蘋果筆記本碩大的觸摸板靈敏度高、多點觸控、手勢功能,完全可以代替了甚至超越了鼠標的功能。這一次MacBook Pro更新觸控板比前代機型面積大了兩倍,尺寸 13.5 厘米 × 8.9 厘米,和iPhone 8 Plus的面積相當,使用體驗又上了一個高度,簡直太爽了。偶爾會因為誤觸影響光標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接受。
四個Thunderbolt 3 (USB-C)接口
取消了magsafe 2磁吸接口和SD讀卡器接口,采用4個雷靂(兼容USB-C) 接口作為數據傳輸和充電,進一步向12寸的 MacBook 設計靠攏。我們需要再花錢購置轉接口,話說回來,各種接口都配置上,機身厚度增加不說,有多少用戶真正會用到這些接口,還不如簡化設計,需要什么買對應的轉接裝置。
蘋果公司一向在解決方案方面走在行業前端,最早取消了光驅,又取消了SD讀卡器、USB接口,統一行業標準,觸控板尺寸最大的筆記本。
720p FaceTime 高清攝像頭
由于屏幕和邊框是一體化的玻璃,再者邊框又是黑色,攝像頭和工作指示燈就很像隱藏了似的。官方沒有給出像素等詳細參數,但就實際使用來講,視頻效果不如同為720p的iPhone 6s攝像頭。價格都上5位數的筆記本了,不應該在這些方面縮水。
macOS High Sierra
在很久很久以前……還在上學的時候,那時的蘋果筆記本還是圓潤的塑料外殼,聽過最多的對于蘋果電腦的評價就是:“蘋果電腦不好,玩不了游戲。”可悲啊,那時的學生怎么光知道玩游戲啊。工作后使用macOS系統,需要一個改變習慣和適應的時期,但熟悉了之后,就不想再去使用Windows系統了。
簡單、純凈、統一。系統的操作變得簡單了,沒有了Windows系統的C:、D:等硬盤分區,基于文件夾的管理,更高效。軟件的設置統一在屏幕頂端的菜單欄中。
基于圖形化的操作,軟件安裝只需要打開安裝文件就會出現下圖,將應用圖標拖到應用文件夾就完成了軟件的安裝,卸載軟件就將軟件圖標刪除到廢紙簍,Easy不?
任何出廠的macOS產品都沒有綁定安裝第三方的軟件,系統很干凈,更新也在App Store完成,只需要點擊“更新”就可自動完成,個別時候需要重啟電腦而已。想想以前買的XX電腦,出廠總要給你綁定些永遠用的不到垃圾軟件就想@#¥%&*
高效、安全。mac產品在硬件的配置上可選擇的空間有限,而且硬件配置上也不屬于行業最高端,但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的設計人士依舊青睞mac產品,還是源于macOS是基于Unix內核開發,可以將硬件的性能更充分的發揮出來。macOS系統本身也更安全,我使用mac產品就從此告別殺毒軟件了。
和iOS很好的交互性。Mac iPhone iPad間互傳圖片、視頻等文件可以使用“隔空投送”,只要是相對新款的Apple設備,即使不使用Wifi和藍牙只要設備在一定距離內,都可以傳輸可以識別的文件。而且在設備A復制的文字、圖片,在設備B可以直接粘貼,蘋果所有的最新設備都支持此功能,無縫交互。分享文件修圖、上傳App十分方便。
icloud云服務,一方面可以備份,二來可以實時同步文件、照片等,比如說你用iPhone剛拍了一張照片,這時就可以利用網絡自動同步到AppleID綁定的iPad或Mac電腦中,當然也可以關閉這個功能,不然干了什么壞事,容易留下證據(請回憶電影中的橋斷)。
不足的地方,macOS軟件沒有Windows的豐富。偶爾會遇到從mac電腦中拷備的文件,在Windows系統打不開的情況。
關于macOS就不多聊了,說多了也是云體驗?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實體店找Apple店員親自體驗,他們的服務沒得說。
MacBook Pro的設計特別適合Ins風黑白灰的拍攝風格。下圖均為富士X-T2 + XF35mmF1.4 R拍攝,Lightroom后期。
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 全方位服務計劃。
僅可在自 Mac 購機之日起的 1 年有限保修期內進行購買,Mac、iPad、iPhone、Watch、iPod都有各自的AppleCare 或 AppleCare+ 全方位服務計劃,價格不同,而且Mac產品的 AppleCare 價格也不同,筆記本的要比桌面電腦貴。AppleCare適合使用過程中有意外損壞風險的用戶,這樣維修會省好多錢,因為蘋果產品過保后的維修價格太貴。我雖然買了,但一直沒有激活使用,因為自筆記本購買之日起1年內都可激活有效。
MacBook Pro使用三個月體驗良好,我都是當桌面電腦來用,意外損壞的風險幾乎沒有,大約超過90多天時試著給Apple客服打電話咨詢是否可以給AppleCare退貨,沒想到愉快的答應了,但由于超過了90天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折舊費,不到50元,具體記不得了,但也要給Apple的服務點贊。
圖像編輯和合成軟件:Affinity Photo,Apple Mac 2015 年度應用獎,官方強力推薦,和Photoshop是同一類產品,但是更加輕量高效,更能發揮mac產品的性能,安裝文件只有345MB。Affinity Photo雖然好用,但是卻沒火起來。另外這是一款付費軟件。
五筆輸入法:還是百度Mac輸入法使用最順手,同時支持五筆和拼音輸入法。但是百度對它更新的速度實在太慢了,最新版本還停留在2017.2.27。導入通訊錄功能特別方便,輸入聯系人姓名可以自動提示是否輸入該聯系人電話或郵箱等信息,但是自定義詞庫支持的不是很好。
播放器: MPlayerX,界面簡潔,快捷鍵方便。最新版本1.1.4。App Store版本有些老,還是¥12,建議官網或者搜索下載。
軟件卸載:AppCleaner。除了正常卸載軟件外,還可以選擇刪除一些安裝的目錄文件,刪除更徹底。
鼠標編輯工具:PopClip。光標選中文字后,就會跳出一些“剪切”、“復制”、“百度搜索”、“淘寶搜索”等功能的工具, 并且有100 個免費的擴展可用,經常文字編輯或是上網瀏覽,能提交日常的工作效率。
音樂:網易云音樂。界面友好操作簡單,有音樂電臺、各種榜單,還會根據你的聽歌習慣推薦歌曲。
USB-C 至 USB 轉換器
和MacBook連接的外設主要是iPhone的備份和相機SD卡的讀取。只需要一個 USB 轉接器就能解決。并且這樣一個轉換器,可以解決其它外設(比如移動硬盤、讀卡器)的連接,極具性價比的方案。目前我只用這一個轉換器,讀SD卡、硬盤、iPhone 或 iPad 升級系統時使用。
SD讀卡器
閃迪這款USB-C接口SD卡讀卡器Apple官網商場也在售,并且支持高速卡,從SD卡的讀取方面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鍵盤
不滿意于MBP手感的用戶最好的選擇是兼容Mac OS系統的機械鍵盤,推薦Filco Minila Air,取消了數字鍵盤,體積小巧,有多個軸體可選。
二是Apple原廠最新款的妙控鍵盤,能夠自動與 Mac 配對,超省電,幾個月充一次電,而且很耐用。在官網選購可以選擇“美式英語”、“中文”、“日語”……等多個版本。這款鍵盤和Macgic Keyboard 2特別像,一定不要搞混了。
macOS系統的Mac產品不建議再購買鼠標,觸控板支持多點觸控和手勢功能,方便和功能上都要比鼠標更強大。
鍵盤膜
鍵盤膜的作用簡單防水、防塵、保護筆記本鍵盤,在購買上一定要選擇好的,第一打字手感好,第二輕薄,閉合顯示屏時屏幕不會受到鍵盤膜的擠壓。事實上2016款MacBook Pro在閉合時屏幕和鍵盤已經貼合的非常緊密了。買配件送的透明無品牌的鍵盤膜可以扔掉了。
保護殼
大牌及無品牌的都很多,個人傾向于磨砂款,在材質柔韌性上要好于透明款,耐用一些。
Mac筆記本選購建議
目前Apple在售的筆記本共三個系列:輕薄12 英寸 MacBook(¥10288起售)、13.3 英寸 MacBook Air(¥6988起售)、13.3 英寸/15.4 英寸 MacBook Pro(¥10288起售)。
不推薦MacBook Air,如果你用過視網膜顯示屏,就不要考慮MacBook Air,Air系列放棄了11英寸這個規格,又一直沒有對13.3英寸規格做大的(外殼、屏幕、接口等)更新,雖然經典,但看上去還和幾年前的產品一模一樣,Apple重整產品線,放棄Air系列的勢頭越來越明顯了。雖然MacBook Air是唯一還有發光Apple logo的機型,但它不足以是裝逼的資本了。目前Air系列唯一的優勢可能就在于價格了,一款iPhone X都比它的頂配要貴,11年買MacBook Air的價格還要萬元以上。
極致輕薄的MacBook,13.1 毫米、0.92 千克,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硬件配置夠用,沒有風扇設計,還是有一定的發熱量的。不足的地方在于只有一個USB-C接口,即充當了電源接口、又是唯一的數據接口。生活、工作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MacBook Pro,尺寸比BacBook Air還要小巧,配置更高,無疑是性能和輕薄體積的最佳解決方案。尺寸的選擇,根據用途來選擇吧,攝影師、設計師無疑15.4英寸使用體驗最佳,但對移動和輕便有要求的話,13.3英寸的黃金尺寸也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總結
蘋果筆記本的更新速度不是十分快,但是每款都很經典;在選購上就簡單的多了,我們只需要考慮處理器、存儲容量的配置就差不多了。目前更多的軟件都加入到了對macOS系統的支持,體驗也比幾年前好太多了。
升級到2016款MBP的使用體驗是不可降級的,Retina顯示屏、2倍大于歷史產品的Force Touch 觸控板、高效辦公的Multi-Touch Bar,將來肯定不習慣使用低于此配置的產品了。新款MacBook Pro兼顧了輕便和性能, 是移動辦公的很好選擇,價格上也算是比較高了,但結合3~5的使用壽命,和優秀的用戶體驗,還是很值得推薦的,至少我們在選購時可以分期付款。
適用于 Mac 的 AppleCare 并不需要和 Mac 產品一同購買,有需要的在一年內購買激活就可以享受延保服務。
MacBook系列筆記本更適合擁有iPhone、iPad的用戶,這樣才能更好的體會Apple產品線完整的軟件生態系統。
下篇預告:《教育優惠買Apple產品你也做的到——10.5 英寸 iPad Pro + Apple Pencil評測》
何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