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頻繁拿獎、連續4年喊著"規范經營"口號的無限極,是否只是在做表面文章?6月16日,無限極如期舉行了今年度的"6?16無限極規范經營宣傳日"活動,活動主題為"規范促發展,誠信贏未來"。這是無限極
頻繁拿獎、連續 4 年喊著 " 規范經營 " 口號的無限極,是否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6 月 16 日,無限極如期舉行了今年度的 "6?16 無限極規范經營宣傳日 " 活動,活動主題為 " 規范促發展,誠信贏未來 "。
這是無限極公司自 2017 年以來連續第四年開展 "616 無限極規范經營宣傳日 " 系列活動。去年 12 月 13 日,這一系列活動入選為 "2019 中國營養健康產業十大正能量 " 事件。
而就在去年 5 月 24 日,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因虛假宣傳違規直銷行為,被罰沒 590 萬余元。
無限極獲 " 正能量獎 " 的消息引起一片嘩然,對此,今年 1 月 3 日,庶正康訊創始人、中國保健協會市工委秘書長王大宏向媒體回應稱,此次并非頒獎,僅為正能量事件推舉,推舉標準為對營養健康行業發展有正面影響的事件,并撇清了年會與中國保健協會及市工委的關系—— " 年會由庶正康訊主辦,與中國保健協會及市工委無關 "。
截至目前,無限極仍未刪除官網中的 " 獲獎 " 資訊。
回看無限極的品牌維護之路,不斷拿獎也是其屢試不爽的手法。
5 年超 30 次獲獎
筆者梳理無限極官網的公司新聞后發現,包括上述所謂 " 正能量獎 " 在內,2016 年以來無限極公開獲獎及認證超 30 次,獲獎理由包括品牌價值、產品質量、社會責任和規范經營等。
這 30 多個獎項和認證中,不乏知名媒體和機構頒布的獎項。
例如,人民日報旗下的 " 人民優選 " 中國品牌博物館、希望工程 " 突出貢獻者獎 ",以及 "2018 年最佳可持續發展企業 "、 "2019 年度綠色發展企業 " 榮譽、"2018 年度責任企業 " 獎等,《中國經營報》、《南方周末》、中國新聞社是后面 3 個獎項活動的主辦方。
除了知名媒體背書,無限極還曬出了一系列產品質量相關的合作與認證,包括 2019 年 6 月的英國 LGC (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 政府化學家實驗室,于上世紀 90 年代私有化)國際能力驗證、廣東省 2017 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和 201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朱爾斯 · 霍夫曼的科研團隊建立合作關系。
2017 年 2 月,無限極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合作完成的項目 " 中草藥活性多糖快速篩選、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 獲得了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這些獎項中,也不乏一些 " 付費購買 " 的獎項。
2019 年 6 月 3 日,無限極 4 款產品獲得了 2019 年世界品質品鑒大會 ( Monde Selection ) 獎項,包括無限極增健口服液在內的四款產品獲金獎,無限極牌常欣衛口服液則獲得銅獎。這是無限極公司產品連續第 5 年獲得該獎。
世界品質品鑒大會官網顯示,Monde Selection 成立于 1961 年,是一家國際質量研究所,至今已有 59 年歷史。獲得 Monde Selection 獎項的企業能夠在商品宣傳及設計上使用官方標題授權,類似于 " 中國馳名商標 "、" 世界五百強企業 " 等 title。
Monde Selection 曾被國內部分企業傳為 " 食品界的諾貝爾獎 "。不過,獎項官方并未標榜自己的地位。
事實上,Monde Selection 并非一個競爭性的獎項,也就是說,只要達到某種標準,報名的產品就可以獲獎。
Monde Selection官網顯示,最終得分在60%至69%的產品能夠獲得銅獎。也就是說,經其評定后得分在60分以上的產品,都能獲獎。
維基百科對 Monde Selection 的介紹顯示,每年度獲得 Monde Selection 獎項的產品超過兩千個,以 2016 年為例,共有 1261 個產品獲得金獎,777 個產品獲得銀獎。
有趣的是,獲獎的產品多數來自亞洲,來自北美洲與中美洲的產品最少。于是,Monde Selection 做起了中國企業的生意。
號稱為 Monde Selection 官方指定中國區總代的(上海)日云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日云 ")為企業提供 " 從申請到領獎的一站式服務 ",其官網顯示日云擁有 7 年申請經驗,申請成功率高達 93%。
該官網工作人員表示,普通零食類產品報名費為 1200 歐元,保健食品類產品報名費為 1250 歐元。
綜合上述內容來看,Monde Selection 更像是一個營利性機構開的 " 花錢買獎 " 項目。
類似的的獎項還有國際杰出顧客關系服務獎。
2019 年 6 月 21 日,無限極獲得了亞太顧客服務協會頒發的三個獎項—— " 最佳客戶聯絡中心 "、" 最佳互聯網 +"、" 最佳顧客服務中心 ",這是無限極首次參與該獎評選。
同樣,主辦方亞太顧客服務協會的官網對參選的費用明碼標價:亞太及中國杰出顧客關系服務獎 ( 公司獎項 ) 價格為 23000 元人民幣,包括兩個頒獎晚宴名額;每一個額外公司獎項為 12500 元,包括一個頒獎晚宴名額;亞太及中國杰出顧客關系服務獎 ( 個人獎項 ) 為 3350 元,包括一個頒獎晚宴名額;實地考察差旅費為 6500 元;顧客服務管理證書 ( CCSM ) ,以履行并遵從中國杰出顧客關系服務獎的評選標準 CSQS,標價則為 26000 元 /2 位。
冠名多檔健康節目
除了獎項拿個不停,無限極還冠名了多檔知名電視節目。
而且,無限極選擇冠名節目的眼光確實不錯。
2019 年 10 月 16 日,新華社和新華網打造的中國食育精神傳統文化普及節目《知食中國》發布會舉行,無限極成為這檔節目的 " 獨家總冠名企業 "。
據新華社官方介紹,《知食中國》" 以‘食育精神’‘立德樹人’‘健康中國’為核心理念,推進健康飲食文化的普及,探索和建立科學性、系統化的食育認知體系和中國特色的食育之路。"
" 食育 " 和 " 健康中國 ",正好與保健品企業無限極倡導的 " 養生固本 "、" 健康人生 " 相契合,看上去《知食中國》是無限極完美的合作伙伴。
無限極冠名的另一檔節目《健康之路》,與自身品牌也相當契合。
《健康之路》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關注大眾身心和保健意識的談話類服務節目,旨在倡導健康生活。無限極自 2013 年起與該檔節目有獨家冠名戰略合作,直至 2019 年 1 月。
去年 1 月,陜西幼童因服用無限極保健品致心肌損害事件曝光后,《健康之路》2013 年至 2018 年的節目被央視下架(目前保留了 2019 年 1 月部分節目),后續節目中也刪除了無限極的冠名信息。
央視下架無限極冠名節目 7 個月后,去年 8 月 23 日起,無限極繼續獨家冠名《健康之路》,《健康之路》節目的片頭開始有了無限極的標志。
此外,近年無限極還獨家冠名了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片尾 " 消費主張 " 版塊。
今年 4 月 1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消費主張》欄目內將播放長達 15 秒的增健口服液產品廣告。
獨家冠名權威媒體的節目無疑能夠提升無限極的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健康節目對無限極品牌追求的宣傳,也能夠提升消費者對無限極產品的好感度。
盡管臺上無限極風光無限,但產品質量好壞,還是得靠臺下的真功夫。
2019 年 7 月 19 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將原告李忠梅告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鐵力市正陽鴻遠日用品商店、北京馨康美林商貿中心產品責任糾紛一案立案。
原告李忠梅主張其服用無限極公司服用女仕口服液和增健口服液后持續產生宮縮反應,經診斷為胎兒流產。其丈夫姜子波因無限極公司的男仕口服液和增健口服液的明顯缺陷造成姜子波身體損傷。
李忠梅認為," 應當在產品說明書中不適宜人群增加‘少年兒童、孕婦、乳母、慢性腹瀉者’,注意事項增加‘食用本品后如出現腹瀉,請立即停止食用’。無限極公司生產的增健口服液和兒童口服液含有決明子成份,但原告購買的相關產品不但沒有產品說明書,也沒有在產品標簽上增加上述不適宜人群及注意事項。"
規范經營有名無實?
近年來,無限極多次發布聲明倡導業務人員規范經營,禁止虛假與夸大宣傳。
2019 年 1 月,針對業務人員產品銷售行為,無限極提出了 " 十二個嚴禁 " 以管理業務人員的虛假與夸大宣傳," 十二個嚴禁 " 從 2019 年 1 月 29 日起開始實行。
而在此前的 2018 年 4 月 26 日,無限極也曾發布聲明,嚴禁業務人員在社交媒體傳播虛假不實的公司信息,嚴禁業務人員杜撰、傳播有關公司的虛假或不實信息。
無限極還積極響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 13 部委發起的整治保健市場亂象 " 百日行動 " 通知,發布了包括在服務中心、專賣店等經營場所及銷售各環節張貼、發布 "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保健食品不能治病 " 警示語在內的 10 條整改措施。
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無限極在 " 規范經營 " 上也表現得極為謹慎。
疫情出現以來,無限極通過 "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 " 向 "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 " 捐贈 500 萬元人民幣,定向捐贈武漢地區,并向南方醫院捐贈了價值 100 萬元的空氣凈化器、洗手液和營養棒三款產品。
捐贈行為發生后,今年 1 月 30 日和 2 月 10 日,無限極兩次強調,業務伙伴不得借疫情炒作,嚴禁將公司產品以及產品原料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進行關聯宣傳或以此為由推薦產品,并告知業務人員應理性看待公司的捐贈行為,不夸大宣傳、不過度解讀,避免引起消費者和社會的誤解,并特別強調捐贈物品僅包含空氣凈化器、洗手液、營養棒三款產品,不包括增健口服液等其它產品。
前述內容提到,今年是無限極連續第四年舉辦 "6.16 無限極規范宣傳日 " 系列活動,但長達四年的 " 規范經營宣傳日 " 活動效果實際如何?
2020 年 4 月 29 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吳俊、楊長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患有慢性腎衰竭和痛風性腎病等多種疾病的吳法宗在 " 望謨縣宇琴健康產品經營部 " 楊梅的推薦下購買了無限極牌的 " 金昭膠囊 "、" 增健口服液 " 等多種保健品。楊梅作為案涉無限極保健品的經銷商,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對保健品所具有的功效進行擴大宣傳,誤導吳法宗,致使吳法宗停止藥物治療,病情發展惡化而死亡。
不過,二審法院認為,由于案涉保健品系經合法審批生產和銷售,且經檢驗合格,包裝外瓶噴涂 " 不能替代藥品字樣 ",且《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法醫病理鑒定意見書》認定吳法宗的死亡主要系其自身疾病的惡化及發展,并未認定其死亡結果與服用案涉無限極保健品具有直接因果關系,以及無限極與楊梅作為新會區騰哈信息咨詢服務部經營者簽訂的《經銷商協議》約定楊梅一方負有 " 誠信經營,如實向消費者介紹產品,嚴禁存在任何虛假或擴大宣傳行為 " 的義務,故無限極公司不需對吳法宗的死亡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虛假宣傳的責任落在了經銷商身上。
但無限極公司也不是每次都能擺脫 " 虛假宣傳 " 的指控。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去年 5 月 24 日,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因 " 虛假宣傳違規直銷 " 受到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所說 " 在‘復合多糖’技術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 等宣傳內容與事實不符,且無法提供培訓視頻、音頻等資料,違反了《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還銷售了非直銷產品 25170 件,共計銷售額為 4707283 元。
綜合上述三項違法行為,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被沒收違法銷售收入 4707283 元,罰款 1200000 元。罰沒合計 5907283 元。
無限極喊了 4 年 " 規范經營 " 的口號,卻缺少對經銷商和分公司行為的監督," 規范經營 " 是否只是嘴上說說?
ZAKER 新聞出品文 / 黃嘉敏
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