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案例患者,男,診斷“擴張性心肌病”,護士根據醫囑給予“依諾肝素鈉注射液60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血小板計數和凝血系列正常,護士按醫囑執行。第三天早上,當護士再次給病人注射時發現昨天注射部位出現皮下瘀斑。這樣的案例在臨床應該是多見的,但是通過
案例
患者,男,診斷“擴張性心肌病”,護士根據醫囑給予“依諾肝素鈉注射液60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血小板計數和凝血系列正常,護士按醫囑執行。第三天早上,當護士再次給病人注射時發現昨天注射部位出現皮下瘀斑。
這樣的案例在臨床應該是多見的,但是通過詢問護士的注射操作過程,再詳細查看依諾肝素注射液說明書,發現依諾肝素鈉注射液(克賽)的說明書中明確指出“注射前無需排出注射器內的氣泡”,但是在臨床中,護士往往都要排空注射器內的氣泡。
那么到底要不要排出里面的空氣呢?
原來,依諾肝素鈉注射液注射裝置都是預灌封針劑,也就是說使用時不需要配制或從藥瓶中抽取的一次注射裝置,每個注射器中都自帶有0.1-0.2ml左右的空氣,這個空氣是不需要排出的。原因有兩個:
(1)依諾肝素容量小,價格貴,排出氣泡會造成注射液的浪費和劑量的不準確。
(2)不排除氣泡可以使藥液全部注入體內,并在注射結束后可以起到封閉注射到皮下液體的作用,使藥液不會從針眼中滲出,還可以減少針眼的局部出血。這個技術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留置氣泡技術”,是一種應用于肌肉注射的新方法, 使用注射器抽吸適量藥液后,再吸進0.1-0.2ml空氣,注射時氣泡在上,當全部藥液注入后, 再注入空氣。
運用該技術可有效控制無效腔, 減輕疼痛,減少局部滲出,減少皮下瘀斑。[1]
那么,皮下注射這些空氣會不會引起空氣栓塞?
我們的留置氣泡一般為0.1ml,量很少,不是直接進入血管,這些氣體僅存在于皮下,很快就會被人體所吸收,所以基本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那么如何規范的進行依諾肝素鈉注射液皮下注射呢?
1. 進行手衛生。核對患者床號、姓名及藥物有效期、劑量、質量。若有發生變色等停止使用。
2. 患者平躺后,可讓患者屈膝,緩解腹部緊張。
3. 注射部位以腹部為首選,以肚臍為中心,選取半徑為 5 cm 外的10cm以內區域,兩次注射點間距不應小于 2 cm。注射部位交替進行。避開皮膚破損、硬結、斑、痣等地方。
4. 注射部位消毒使用 2% 安爾碘、75% 酒精或碘伏,消毒范圍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 5 cm 左右,消毒兩遍。
5. 預裝藥液注射器可直接使用,注射前不需排出注射器內氣泡,預留0.1ml,將氣泡彈至藥液上方即可。注射完畢起到“氣封”的作用,避免藥液滲出增加皮下出血的風險。
6. 右手以握筆手勢握住注射器,另一只手捏起高約 2.5 cm 的清潔區域形成皮膚褶皺。
7.注射時針頭應垂直全部刺入皮膚褶皺中,不應成角度,按下柱塞注入藥液。在整個注射過程中,全程提捏皮膚,緩慢注射,注射后等待 10s,使藥液基本擴散后再拔針。注射時避免注射過深注入肌肉層,過淺注入皮內。
8. 拔針后建議按壓 5 min以上。按壓深度約1cm,不要揉壓按摩。
9. 注射器丟棄至銳器盒。
10. 觀察注射部位有無瘀斑、硬結或其它異常,做好記錄(包括注射時間、劑量、不良反應等),防止遺漏或重復注射。
參考文獻
[1]張晚香,張琳,丁清華. 留置氣泡技術應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15-116.
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