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們或許可以把明星的行為當做一個行當是否火熱的風向標。能讓日薪208萬的階層花費時間爭先恐后去做的事,一定大有利潤可圖。而他們早已涌入了直播賣酒這個巨大的利潤場,只是我們都沒發現......文|大孟妮編|Seni圖|IYE1直播間的酒,比想
我們或許可以把明星的行為當做一個行當是否火熱的風向標。能讓日薪208萬的階層花費時間爭先恐后去做的事,一定大有利潤可圖。
而他們早已涌入了直播賣酒這個巨大的利潤場,只是我們都沒發現......
文 | 大孟妮 編 | Seni 圖 | IYE
1
直播間的酒,比想象中“上頭”
因直播帶貨被罵,淚灑直播間引發輿論“憐愛”的老戲骨張晨光,那次直播是賣酒;
萬惡之源“潘嘎之交”,叔侄倆也是在直播間里賣酒賺“達不溜”;
商戰巨子李國慶,離婚未遂后褲腰拴著當當公章,轉行直播間賣酒;
“劉能”和“謝廣坤”直播間合體,向象牙山外的鄉親們賣酒;
“行業冥燈”羅永浩,直播帶貨第二場就給新交的朋友們安利了一款酒... ...
問題來了:直播賣酒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讓賺日薪的名人紛紛下凡?
在大眾的印象里,直播賣貨的主流觀眾是女性,商品也以女性常用的美妝、服飾、日用為主。但在全品類直播間已接近飽和的今天,酒類垂直直播間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有媒體稱,“在抖音直播上,每天大概新增3000家賣酒的”。這其中有素人、有酒類公司,也有職業主播和明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浪潮向這里奔涌,或許是因為前浪的戰績過于傲人。
經過幾年主播混戰,大眾早已知道直播帶貨是塊“香餑餑”。現在新的垂直賽道漸漸清晰,商品品類千千萬,脫穎而出的為什么是酒呢?
做生意想賺錢離不開三高:客單價高、利潤率高、復購率高。酒類完美契合了這三點。
客單價自不必說,憑借“酒是糧食精”的定位,就算是最便宜的啤酒也比同在酒水飲料分類下的飲品貴上幾元,好酒名酒的價格更是上不封頂。酒類的成本一般也不會太高,以張裕葡萄酒為例,凈利率可以達到20%以上,白酒則更高。
至于復購率,酒可是為數不多能夠合法售賣的“能讓人上癮”的商品。憑借著這一先天優勢,酒類成了直播間里不容小覷的中堅力量。
不僅是直播間需要酒,酒也需要直播間。
過往酒類銷售重線下輕線上,依靠一層一層的經銷商來鋪開銷售鏈。但疫情一來,對線下銷售渠道的影響體現在場地、物流、消費場景等方方面面。酒類銷售需要尋找新渠道,而直播此時剛好走上臺前。
因為有了直播間,酒廠可以跳過層層經銷商,直接與消費者產生連接。而手握多種酒類的經銷商本身,也可以憑借品類齊全、供應鏈穩定的巨大優勢,在直播的戰場中分一杯羹。
直播間給了酒類銷售的新渠道,也給酒類宣傳新平臺。
2
“直播賣酒”,其實是兩件事
直播間里賣的“酒”分兩種,不是紅的白的,而是“上趕著賣的”和“上趕著買的”。
消費者“上趕著買”的多是從來不愁賣的名酒,只有咱想買買不著的份兒。當它們走進直播間,不論是大小主播,還是其他坑位的商品,說白了,都是在蹭它的流量。
以著名“理財產品”飛天茅臺舉例。作為頂流中的頂流,曾在張庭直播間創下1500萬的銷售額的紀錄。成績固然傲人,但未見得是主播的功勞。畢竟它不管在哪一個直播間,都是引流的咖位。
名酒大廠往往并不需要靠主播的坑位來賣酒,但在新媒體的大浪到來時,還是選擇了擁抱它。
一般而言,消費者在直播間蹲商品是圖便宜,但幾家大酒廠直播間里的商品并未出現明顯優惠。動輒千元的名酒,有時在直播間僅比正常標價便宜幾十元,讓利程度也就比5元法拉利立減券大那么一些。
大酒廠開直播,主要是“賺吆喝”。
酒類一向愛搞宣傳。像四象君這樣滴酒不沾的人,也能對幾大名酒如數家珍,還不是因為春晚開始前廣告費最貴的那幾秒,年年的廣告都是它。
宣傳是一定要搞的,當觀眾愛看電視,那就在電視上砸錢投廣告,現在觀眾愛刷直播,也得打起臺子唱新戲,把流量和目光牢牢抓在手里。至于賺錢,時至今日,線下渠道仍然是名酒最重要的銷售渠道。
但從這幾家TOP酒企的營業勤奮度也能看出,什么叫“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真正的巨C茅臺,甚至懶得直播“賺吆喝”。
直播間,是能把豬吹上天的新風口,對于新酒企而言,這是打開銷量的大好機會。
直播間是手機里的廣告牌。比起傳統的廣告模式,直播運營得當可以用更少的投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依托大數據,目標群體也比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更精準。就算是盲投一個全品類大主播的直播坑位,至少屏幕前的受眾都是有消費欲望的。
對于新酒企而言,直播更大的意義在于給了他們一個講故事的機會。老消費者的心智已經牢牢被名酒抓住,而直播間里的年輕觀眾或許并不了解酒,對于新酒企而言,這些受眾里或許還有一片藍海。
而對于主播而言,新酒企,或者說非名酒,才是他們賺錢的法寶。
酒類直播間一般是名酒和非名酒搭配賣,前文也說了,名酒一般用來引流,價格不會太低,也不需要依靠主播售賣,自然很難拿到低價。非名酒則不同,它們才是直播間里真正賺錢的商品。
一個成熟的主播,會在直播的不同節點上架不同的商品,以充分利用流量達到利潤最大化。
在直播剛開始或宣傳階段,打出引流產品,讓流量進入直播間,蓄水到一定程度上架利潤產品,用最大的流量賣貨賺錢,等到流量漸漸散去再上架福利產品將受眾眼球抓回,調動起已漸疲態的購買欲,等觀眾的消費激情達到頂點,就是利潤產品甚至戰略產品出場的時候了。
這種看似玩弄人心的操作,還屬于遵紀守法的玩家。對于黑心酒商和黑心主播來說,把“上趕著賣的酒”裝成“上趕著買的酒”,才是他們的財富密碼。
3
直播間買酒,傷身傷心還傷錢
不是所有“名牌酒”都是好酒,這一點不懂酒的人很難知曉。
以白酒為例,名牌白酒分為三類:大廠嫡系、定制白酒和貼牌白酒,咱們一樣樣掰扯。
大廠嫡系,顧名思義,是真正意義上的名酒,就是直播間里也不會降價的引流大咖。
定制白酒是第三方公司跟酒廠合作開發出的酒,酒的質量有保障,但往往要價極高。他有故事也有酒,與其說賣酒,不如說賣的就是故事(和包裝)。
貼牌白酒/集團酒說是酒中敗類也不為過。名酒廠家直接高價把品牌賣給第三方,第三方自產貼標的酒。一句話:別買。
貼牌酒會在名字上向嫡系靠攏,如茅壇壹號、茅壇酒匠心、茅壇酒窖藏、茅韻醬酒、茅源酒... ...茅壇茅壇,叫著叫著就聽成茅臺了。但其實茅臺的嫡系只有迎賓、王子、賴茅、漢醬、飛天幾種,除此以外皆是“李鬼”。
嘎子曾在直播間里聲稱“買茅臺送五糧液”,送的就是五糧液的貼牌酒。順便一提,他直播間里賣的茅臺也是集團酒。
大廠家的貼標酒多到防不勝防,僅五糧液巔峰時就有上百種貼標酒。后來廠家終于意識到貼標酒的存在會影響自家口碑才加以整治,有所收斂。
高端酒買來自喝的那都不是一般家庭,自然也不會蹲直播間。會蹲直播間買酒的大多是為了送人,要么送長輩、要么送領導,萬一不小心送了瓶假的或貼牌的,還不如不送。
就算不圖名酒,直播間里同樣有許許多多的坑等著你去踩。貼牌酒、假酒自不必說,光虛假宣傳一項,玩出的花樣就足以寫一篇論文。
常見的方式是主播在直播間為一款名不見經傳的酒品帶貨,聲稱自己拿到全網最低價,觀眾一看“最低價”就上頭,立馬“剁手”下單,買完后才發現全網都搜不到同款商品,妥妥的被騙。
更“講究”的騙子會在貓狗平臺注冊店鋪,真的上架這款商品。但很多觀眾可能并不知道,電商店鋪的標價是可以隨便填的,一瓶啤酒標價“¥9999”也沒人管,反正也不指望靠店鋪賣貨,這家店鋪就是為了給直播間里喜歡貨比三家的消費者搜索比價用的。
碰上第二種騙術的消費者,甚至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現自己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上文提到的種種案例,多是家門口的白酒,至于大洋彼岸的紅酒,各種產地、年份加持,坑起人來又有許多新方法。
總而言之一句話,買酒千萬擦亮雙眼,直播間里的酒太深,你真的把握不住。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