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什么才是一項事業成功的標準?高質量的企業家和擁護企業家的投資者,兩者完美融合,才可以打造一份算是成功的事業。而在互聯網打車軟件的領域中,“滴滴出行”可謂是紅極一時的龍頭。孫正義作為一個精明的投資家,一度對滴滴出行的發展前景抱有很高的預期。在
什么才是一項事業成功的標準?
高質量的企業家和擁護企業家的投資者,兩者完美融合,才可以打造一份算是成功的事業。而在互聯網打車軟件的領域中,“滴滴出行”可謂是紅極一時的龍頭。
孫正義作為一個精明的投資家,一度對滴滴出行的發展前景抱有很高的預期。在軟銀先后向滴滴大額投資金額高達120億美元之后,滴滴股價的持續慘跌,又給孫正義帶來了什么?
滴滴也沒逃得過“裁員”
作為曾經的打車軟件行業霸主,曾經的滴滴實力雄厚、不容小覷,真可謂是在互聯網打車軟件行業里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市場不斷升級、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難滿足,但應運而生的升級化服務也使美團、高德等軟件紛紛涌入行業中分一杯羹。如今的打車軟件行業,已經遠不像滴滴剛出來時那樣平和,競爭異常殘酷。
盡管如此,在行業中率先進行布局的滴滴,在國內的網約車市場中仍然掌握著非常可觀的用戶市場份額。
就在2021年,滴滴被曝出違規手機消費者們的個人私密信息,直接導致了滴滴旗下的25個app產品全部被相關部門責令下架進行整改活動。就此事件之后,滴滴似乎在一夜之間從國內網約車市場的首位跌下神壇。
隨著一系列負面新聞的曝光,滴滴的日子并不好過,不管是市場份額還是消費者口碑都大不如從前。自從滴滴倒下之后,“T3出行”、“高德打車”等曾經在滴滴身后追趕的競爭對手們,紛紛彎道超車。
在行業中各大競爭對手的奮力趕超之下,當下的滴滴迎來了自開發之后的“至暗時刻”。
已經緩沖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滴滴貌似并沒有重新站立起來,再加上在美國市場股票低迷的大趨勢影響,滴滴在未來的發展方向非常的不明朗,在資本市場的種種表現也很不合人意。
據相關數據統計,滴滴目前市值191億美元,距離它巔峰時刻的市值差了有近4000億元之多。而更勁爆的消息是,在發展面臨如此困境的關鍵時刻,滴滴方面又被曝光了裁員。
據內部人員爆料,滴滴名下的各類業務都出現了裁員,整體裁員的比例高達20%。自從2022年的一月中旬,滴滴的裁員活動就已經悄然開始了。而目前人們已經發現滴滴出行因為沒有辦法注冊新的用戶,各類app運營鏈條也有中斷風險,國內的業務已經全部的裁撤。
但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國際化相關部門并沒有受到此次裁員活動的影響,包括國際化部門以及自動駕駛部門相關人員,都不會面臨裁員的情況。
此次裁員活動會在2月底正式完成通知,而如果滴滴名下的員工確定已經被裁員,那么這些已經被確認離開結局的員工2月底發放的年終獎都沒辦法拿到手。
孫正義虧了多少?
不得不說疫情時期的特殊影響,給各個行業都帶來了災難性的損失,當然國內打車軟件行業也不例外。
本就還沒有恢復元氣的滴滴,再加上疫情的影響,發展路上的阻礙重重,從根本性直接干擾了滴滴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滴滴公司本身所受到的損失之外,軟銀孫正義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當然也難以獨善其身。
因為孫正義對滴滴的發展向來抱有較高期待,軟銀先后向滴滴公司投資了高達120億美元的投資金額。
到現在為止,軟銀在滴滴的持股比例達到了21%,這也說明了孫正義的利益直接和滴滴的公司整體利益進行了捆綁,滴滴最近的股價下跌以及公司發展方向并不明朗,也直接給孫正義的個人利益畫上了問號。
按照業內爆料的相關數據來看,滴滴目前市值191億美元,僅軟銀就投資滴滴120億美元,孫正義血虧。“投資有風險”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孫正義作為一個精明的投資家,自然也知曉。
雖然在滴滴巔峰的時期,公司為軟銀賺得盆滿缽滿,但如今滴滴跌落神壇之后,對于軟銀來說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投資究竟值不值得?總體究竟是虧是賺?可能也只有孫正義本人知曉了。
滴滴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市場上多名競爭對手的殘酷角逐、在消費者口中的形象一落千丈,這都是現在的滴滴需要正視的問題。
且不說現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還沒有完全結束,就算近兩年內沒有爆發疫情,滴滴所背負的負面形象要徹底消除,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國內的業務發展受到重重阻礙的同時,滴滴下一步的計劃是打算從美國市場中退市,之后在香港重新上市以謀生機。
當然,計劃是美好的,然而從滴滴線下的發展情況來看,計劃中所提到的在香港重新上市,可能是無法做到了。因為滴滴現在被估計的價值以及公司的發展趨勢來看,根據各大組織的詳盡評估,它在短時間內都沒有辦法成功上市。
再加上滴滴跌落神壇之后,國內網約車競爭對手的持續發力,滴滴從前所掌控的那部分市場份額和用戶數量都在被不斷蠶食著,能留下多少真正的擁護者,這很難說。
而對于滴滴公司本身而言,當初發展至巔峰、站上神壇是因為滴滴首先發現了國內市場的空缺,率先掌握了整個行業的商業布局,做了一回風風光光的“開路人”。
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國內的打車軟件市場已經被完全打開,各類新秀層出不窮,而且更優質的商業模式一直被不斷研磨著,推陳出新。
此時的市場環境已經遠不如滴滴剛出來時容易掌控,“曹操出行”、“T三出行”等無一不是強勁的競爭對手,而它們已經在滴滴的倒下之后,迅速占領了市場份額,拉攏了大批客戶。滴滴如果想在這個時候排除萬難、重回巔峰,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結束語
滴滴如果按照原來的發展計劃,繼續穩步前進,再加上騰訊和軟銀的大力資金加持,其實發展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在滴滴發展的巔峰時期,甚至各大機構預言,滴滴最終的市值有望突破千億級別。
然而在如今,滴滴已經不復原來盛況,裁員也是不得已的行為。如何及時止損,又如何在香港重新上市?這是滴滴目前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何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