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考上名牌大學,找到穩定工作是每個家長的期待,但是人各有志,學生們的理想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想當航天員,遨游太空征服宇宙,但有的同學想當廚師,用美食治愈其他人。但是在家長的固有思維中,考上大學考上研究生就應該做上班族,坐在寫字樓里面,保姆就是高
考上名牌大學,找到穩定工作是每個家長的期待,但是人各有志,學生們的理想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想當航天員,遨游太空征服宇宙,但有的同學想當廚師,用美食治愈其他人。
但是在家長的固有思維中,考上大學考上研究生就應該做上班族,坐在寫字樓里面,保姆就是高中沒畢業的人從事的行業。
但有一位同學的做法卻讓人意外,不僅大學畢業還在國外留學一年,還當了“住家保姆”,一干就是5年,不少網友感嘆是一種人才浪費。
90后留學生成“保姆”,母親感到失望,一怒之下將她拉黑
大學生和保姆,兩個沒有交集的行業,因為一個女生的視頻,讓網友有了全新的認識,視頻中一個90后的年輕女生帶著圍裙,在廚房嫻熟的做飯。
女生自己介紹,本科學的是音樂專業,大學畢業后在日本留學一年,回國后從事化妝師的職業,她的第一個客戶,就是現在的雇主,需要一個住家保姆,要會日語還能輔導作業。所以女大學生就從白領變成了住家保姆,這一干就是5年,而且要24小時隨時待命。
看到這里不少網友覺得白瞎了本科學歷,還不如直接當保姆,看到這里筆者想到一句話“在菜市場買菜用不上高數,但是會高數能決定在哪里買菜”。如果她沒有本科學歷有留學經驗,也不可能得到這份工作。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女生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會小提琴,彈鋼琴,還會說日語,而且她能得到這份工作也是因為雇主看中她的日語水平。
而且現在她的工資每月一萬五,她用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母親刷到視頻后非常生氣,直接把她拉黑,母親的做法筆者非常能理解。
供她上大學送她出國,就是為了將來能進入“上流”工作,而不是成為一個“低水平的保姆”,這位媽媽的偏見出于對女兒的厚望。
但筆者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這位同學大學含金量不高,拿一個普通二本生來說 ,如果在一線城市能月入過萬已經很不錯,而且女大學生對這份工作很滿意,還有發展愛好的時間,督導學生作業,本質上不是出體力的勞動者。
通過這件事不僅引人思考,現在的高學歷就一定要從事“體面”的工作么?人們工作的價值到底是什么?為了錢還是為了快樂?
大學生住家保姆月入一萬網友不買賬,公務員一月三千被人尊重
筆者想說,現在的大學生對發展好有很大的誤解,在他們眼中有錢和有權才是金字塔的頂端,曾有一位985大學的畢業生到車間當技術工,被網友群嘲。
只看到物質的表面,也許這位同學因為在車間的歷練,未來會升職加薪,這位女大學生也是因為她的全能,讓她有機會從事這份工作。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人生的選擇各不相同,旁人應該尊重,如果社會只在乎高端工作,沒有高學歷的人才加入基礎工作,社會也會失衡。
有人覺得她的生活圈子會變窄,但筆者想說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無效”社交,那些沒用的人和事反而會影響判斷,即使這位同學從事其他行業也不一定會比現在好。
但是反觀公務員,每個月三千的工作,一眼望到頭的人生,在父母幫助下買好房車,這樣的人反而被夸贊厲害,有前途,有進取心。
那筆者想說真正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像深處大山中的鄉村教師,為了學生學到知識的大愛精神,他們是成功的,在北京月薪幾萬,有房有車也叫做成功。所以大學生只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不后悔就可以。
大學生找工作,賺錢重要還是快樂重要?
現在的畢業生增多,找工作變得越來越難,盡管如此很多同學還在挑三揀四,在糾結高薪加班好還是低薪自由好?
學生在找工作不管是高薪還是底薪都要看工作的發展潛力,因為隨著年級的增長,年輕的身份不再吃香,到那時更需要學生有真憑實學。
到了一個崗位能夠做到不可替代,那么我們才能不擔心被淘汰,但是大學生也不能過于安逸,要有憂患意識,現在社會更新快,如果不學習就會被替換掉,所以學生不能及時行樂。
筆者寄語: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是國之棟梁,但是社會也有分工,隨著社會的進步,我認為高學歷保姆會越來越多,學生要積極看待。
今日話題:你覺得大學生當保姆屈才么?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給筆者留言分享,說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圖片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筆者刪除
金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