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12月8日),為期三天的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文化中心開幕。跟隨珠江時報記者的腳步讓我們走進氫能展覽會看看都有哪些黑科技吧!↓↓↓點擊下圖帶你逛展,參與互動贏紅包!↓↓↓這是南海區舉辦的第五屆氫能產業
今天(12月8日),為期三天的
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
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文化中心開幕。
跟隨珠江時報記者的腳步
讓我們走進氫能展覽會
看看都有哪些黑科技吧!
↓↓↓
點擊下圖帶你逛展,
參與互動贏紅包!
↓↓↓
這是南海區舉辦的第五屆氫能產業大會。大會現場舉行了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啟動儀式和UNDP—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示范基地授牌儀式暨首屆氫能技術專業新生開學典禮,進行了南海氫能產業重點項目發布和投產投運儀式,以及氫能產業項目簽約儀式等。
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啟動儀式和UNDP—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示范基地授牌儀式暨首屆氫能技術專業新生開學典禮。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永程攝
近320家企業亮相展會
系列黑科技亮相
第五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也同期舉行。據悉,今年展覽的規模再創新高,參展企業近320家,國內外先進企業與前沿氫能產業技術產品同期亮相。
仙湖實驗室、重塑科技、清能股份、康明斯、海德利森、鴻基創能、國家能源集團、隆基氫能、東岳、林德、斗山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行業龍頭企業將悉數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日本大阪、中日合作等多個展團也將在展會亮相。
展會展品基本涵蓋氫能全產業鏈范圍,氫能公交車、渣土車、灑水車、重卡、翼展車等多輛世界領先的氫能商用車,還有符合低碳環保的氫能叉車,貼近大眾生活的氫能SUV、小汽車等,將一同亮相戶外展區。
同時,在氫能體驗區,除了氫能兩輪車外,還有氫能摩托車與氫能游覽車體驗,給觀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氫能新品親身體驗。除了氫能領域專業產品的展出,還有關注健康的氫能家用產品,如氫水杯、氫氣機等,讓觀眾現場體驗“氫生活”的魅力。
氫能體驗區。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永程攝
在展會特色活動“氫聽劇場”上,設有燃料電池技術論道、氫能技術論道、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論道三個主題,多場專業且精彩的演講及分享將聚焦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熱點產品技術進展。既有專業宏觀的行業分析,也有細分領域的技術分享,為氫能與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打造一場專業而精彩的“劇場”視聽盛宴。
“黑科技”先行
超強續航氫燃料電池無人機亮相
開幕式首日,記者來到展會現場,各大展區人頭攢動。專注液態制氫氣儲氫、風力及水利發電制氫等領域的斗山創新(深圳)有限公司的展位,一款黑色無人機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這款由斗山創新與科衛泰公司合作帶來的氫動力多旋翼無人機,是全球首款一體內置型燃料電池無人機。
氫動力多旋翼無人機。
據觀察,這款無人機擁有六個旋翼,最大軸距約為1.6米,看起來個頭不小,但是機身卻比較輕,采用了一體成型工藝處理,機身十分結實,最大承重5公斤。
“無人機續航能力是個大難題,滿狀態下的無人機理論上續航時間不過短短幾十分鐘。如今,這一難題隨著這款氫燃料電池無人機的出現迎刃而解。” 斗山運營主管王澤武介紹,這款無人機采用了技術更加成熟和性能更加穩定的氫燃料電池作為續航動力來源,不僅環保而且續航時間也延長不少,最大續航時間為150分鐘。同時,還具有更高的防塵和防水指數,適用于環境惡劣的工業現場,以及警察執勤、消防安全、地理測繪等領域。
燃料電池一號館。
另一邊廂的白色“大飛機”也十分吸睛,這是國內唯一一款氫動力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傳統飛機用的是鋰電池的動力,它的續航只有兩個小時,該無人機把氫燃料電池裝進去之后,最大航時可達330分鐘,最大有效載荷4千克,最大航程500千米,飛行器性能與能源使用效率實現全面提升。”斗山總經理徐秋實介紹,這種無人機結合了多旋翼和民航固定翼的優勢,既有長續航的優點,又沒有噪音和震動,非常安靜和安全,在長距離、大面積的測繪中應用較多。
據悉,為了給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斗山從2019年開始就與廣東、上海、成都氣體公司達成合作,投資設備共同設立了專用加氫中心,合作客戶中就有來自南海的華特氣體。
據了解,展覽會設置了展出面積約21000平方米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吸引了近320多家企業參加,國內外先進企業與前沿氫能產業技術產品同期亮相。仙湖實驗室、重塑科技、斗山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行業龍頭企業將悉數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日本大阪、中日合作等多個展團也在展會亮相。
仙湖實驗室展出的燃料電池系統。
南海+國際館展示了南海氫能產業發展歷程,30多家南海企業、20多家國內外知名整車制造與燃料電池企業及多個國際展團攜手最新的產品亮相主題館,分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及關鍵技術,加氫站設備、制氫技術、測試分析儀器等國內外領先的技術和產品。
“氫”裝上陣
發現生活中的“氫能”量
記者逛展發現,展會展品基本涵蓋氫能全產業鏈范圍,氫能公交車、渣土車、灑水車、重卡、翼展車等多輛世界領先的氫能商用車,還有符合低碳環保的氫能叉車,貼近大眾生活的氫能SUV、小汽車等一同亮相戶外展區。
在戶外展區,佛山市攀業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氫燃料電池自行車等氫能產品吸引諸多觀眾體驗。戴上頭盔、啟動電池,摩托車、自行車就可以“氫”裝上陣。
燃料電池自行車。
“車子的動力是氫能源轉化為電能,加滿能源的電動自行車的續航能力達到120千米。” 攀業項目經理劉偉介紹,氫燃料電池自行車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環保,燃料電池的排放物是水,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
另一邊,英飛騰(佛山)氫能源有限公司帶來低碳環保的氫能叉車。工作人員介紹,氫能叉車最大的優點是結合了燃油叉車和電動叉車的優點。氫能叉車可以高強度連續作業,功率輸出穩定,而且燃料補充時間短,無廢棄排放(只排放水),同時溫度適應范圍廣,可以從零下20度到60度都可以運行。
氫能叉車的電池按照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到一套系統連續運行2萬個小時,折算下來有7~8年的生命周期。周期內不需要換電池或發動機,同時它的補能耗時非常短,不需要備用電池,減少企業在固定資產上的投入,提高了經濟效益。
戶外展區展出的氫能源卡車。
佛山市飛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氫能卡車吸引了來自上海、遼寧等地的客商上前了解。據介紹,該氫能卡車整車動力強勁,操作輕便,裝卸效率高,行駛安全、平順,可承擔泥土、砂石、煤炭等松散貨物運輸,且采用自動閉合式車廂,保證車輛運行過程中不拋酒,可應用于港口運輸市場、市政專用類、礦產運輸等場景,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
其實,氫燃料電池才是卡車動力背后的 “黑科技”。當天,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130kw燃料電池系統具有續航能力強、低溫性能優越、防塵防水等特點,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攪拌車、公交車、重卡、牽引車等交通工具。
戶外展區展出的氫能源車。
此外,坐落于新光源產業基地的日韓合作企業——廣東卡沃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帶來氫氣機、富氫水杯、富氫水機、富氫水壺、電解水機等氫健康家用產品,其兼具科技感和生活感,讓觀眾親身體驗后直呼大開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會還設有仙湖氫谷考察等多條丹灶、西樵的參觀路線,參觀體驗館,近距離感受加氫站,觀眾還有機會免費體驗氫能游船。
“雙碳”目標給中國氫能產業
帶來發展機遇
在大會開幕式和院士論壇上,聚集了8位院士以及多位專家進行致辭或主旨報告,他們代表著氫能產業發展的前沿創新思想,為推進氫能技術創新研發和產業化發展提供前瞻性、針對性的參考。現場舉行了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學技術部“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成果發布。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
借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和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時機,應推動清潔氫氣充分發揮其在脫碳發展方面的潛力,積極擴大應用場景,促進可再生能源制氫經濟性的大幅度提升;同時加速關鍵氫能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并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建立全球低碳氫標準并探索開展國際氫能貿易。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發言。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劉貝娜攝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
“雙碳”給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存,氫能產業的發展要堅持統籌規劃、科學有序推進,要抓住體制機制改革與科技創新這兩大關鍵要素,也要重視開展國際合作,并從加強宏觀指導、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等三方面展開了闡述。隨著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未來碳中和的過程中,氫能在儲能、工業清潔原料、建筑供熱等廣泛領域將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發言。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劉貝娜攝
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啟動
大會現場,進行了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啟動儀式。2021年8月1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復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為首批示范城市群之一。
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啟動儀式。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永程攝
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廣東城市群由佛山市牽頭,聯合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東莞市、中山市、陽江市、云浮市、福州市、淄博市、包頭市和六安市等城市組建,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大會現場,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志洋和廣東城市群各城市代表在大會上參與了啟動儀式。
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白濤
當前,國內氫能投資加速集聚,廣東是國內三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之一,佛山作為牽頭城市,早在2009年就積極謀劃布局氫能產業,建設了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氫谷。
目前,佛山形成了較完整的、有自主產權的氫能產業鏈條,具有國內最完善的氫能運用場景。
世界氫能技術大會2023年相約南海
大會現場進行了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總體方案發布。世界氫能技術大會(WHTC)是全球氫能領域的頂級盛會,也是行業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每屆活動的代表來自于全球60-70個國家,幾乎覆蓋了目前在氫能燃料電池領域開展工作的國家和地區。
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總體方案發布。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劉貝娜攝
2023年,國際氫能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佛山市人民政府和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將共同舉辦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WHTC2023)。發布儀式上,宣布了WHTC2023主題為“氫能與雙碳戰略——從現在到未來”,擬于2023年5月在佛山南海西樵山文化中心舉辦。
系列氫能項目發布、投產投運及簽約
完善氫能產業鏈
現場進行了南海氫能產業重點項目發布和投產投運儀式,以及氫能產業項目簽約儀式等。清能股份千輛氫燃料電池渣土車項目、英飛騰千輛氫燃料電池叉車項目、攀業千輛氫燃料電池兩輪車示范項目、福迪汽車-清極能源500臺燃料電池翼展車項目、2021全球氫能企業TOP100榜等5個項目進行了發布。
南海氫能產業重點項目發布和投產投運儀式。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永程攝
氫能產業項目簽約儀式。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永程攝
一系列項目的重磅發布覆蓋了氫能產業鏈各關鍵環節,以及多元化的商業場景應用,展現了南海作為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引領區的風采,以及推進自主氫能技術先行地、高端氫能產業集聚區和先進氫能社會示范區的責任擔當。
8個投產投運項目
1、仙湖實驗室
(負責單位:仙湖實驗室)
2、全國首座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
(負責單位:中科潤谷智慧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3、清能股份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基地項目
(負責單位:廣東清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4、鴻基創能燃料電池高性能膜電極產業化項目
(負責單位:鴻基創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5、中科嘉鴻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電源技術產業化項目
(負責單位:中科嘉鴻(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6、仙湖氫能科創中心
(負責單位:廣東中氫博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7、廣東省質量監督氫能儲運裝備檢驗站(佛山)項目
(負責單位: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8、海德利森桂丹路加氫站
(負責單位:廣東蓊松海德利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個簽約項目
1、康明斯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
2、石化恩澤氫能基金合作項目
3、廣東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巴拉德動力系統有限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戰略合作項目
4、深圳通用氫能核心材料制造項目
5、恒瑞高壓儲氫瓶研發生產項目
6、德邇集團壓縮機項目
7、清極能源與盈峰中聯戰略合作項目
8、昇輝科技新能源項目
9、佛山悅隆氫能源綜合利用及大宗氣體配套項目
10、華南師范大學氫能產業經濟研究院戰略合作項目
END
薦閱讀
第41期#委員聚焦#
聚焦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南海美麗鄉村
↓↓↓
↑↑點擊關注珠江時報視頻號
給你最好看的視頻
迷宮闖關,了解南海大事!
快來挑戰??
“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查詢服務
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上線“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查詢服務,該服務由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防聯控機制提供相關數據。
各地最新防控政策措施盡在掌握。
出門前查一查,很有必要!
來源:珠江時報
文: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 李年智 梁慧恩 彭美慈 通訊員 李軍康
圖: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黃永程、劉貝娜
編輯:雷彬
丁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