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咖加用戶:李索羅A8在德系D級車里處于一直沒有擠進過前兩名的位置,自始至終都是弟中弟的地位,但A8L真的不如上個月測的S450嗎?究竟是品牌光環造成的差異還是真的在產品力上真的技不如人,背后的原因可能并沒有大家想的這么簡單。1.座椅
作者 —— 咖加用戶:李索羅
A8在德系D級車里處于一直沒有擠進過前兩名的位置,自始至終都是弟中弟的地位,但A8L真的不如上個月測的S450嗎?究竟是品牌光環造成的差異還是真的在產品力上真的技不如人,背后的原因可能并沒有大家想的這么簡單。
1. 座椅和空間
A8L前排座椅模型沒有問題,貼合度很好,目前這個狀態下坐墊有些短,但調好了應該沒問題。就是肩部與腿托調節和奔馳一樣藏在二級菜單里,好在腰部支撐調節這種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調節項依然有實體按鈕。
后排座椅全系都標配前后、靠背、高低和腰部調節,模型也是不錯。但坐墊長度不可調,這對于一輛D級車來說實在是個硬傷,外加頭枕很硬,仰著坐的時候并不舒服,個人感覺在BBA三家的可調后排座椅里算是最差的一個。但如果在同價位對比的話,比奔馳S級的不可調座椅還是要好上不少的。
空間也完全不是問題,就是屏幕的邊角在下車時有一定概率會頂到膝蓋,邊角也比較銳利,安裝位置能再高一些就更好了。
后備箱空間正常,形狀也比較規整,以A8L的售價來看這樣的座椅和空間表現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作為D級車來看,它后排能優化的地方還有很多。
2. 內飾和人機工程學
新一代奧迪的內飾一直都具有相當強的"屏幕"屬性,也是第一個普及全觸摸中控的老牌豪華品牌。和奔馳那套系統比起來易用性有不小的優勢,尤其是空調面板的角度還是非常有利于觸摸操作的,就是觀察工作狀態時太費勁了。
反光和指紋的問題幾乎無解,我個人還是喜歡實體按鍵,雖然奧迪這套車機在當前這個時代并不算難用,但是無論如何還是實體按鍵操作高頻功能更實在。
方向盤位置布置合理,前排坐姿寬容度也很大。別的沒什么好說的了,布置符合邏輯也沒有什么特別引人注目的毛病。
3. 動力總成
試駕車是55TSI的3.0t高功率車型,發動機運轉十分平順,出力特性也主要講究平滑,激烈駕駛時大動力請求出力有些遲緩,但放在一臺D級轎車上沒有任何問題。
變速箱標定也沒有問題,D擋的狀態可以說是完美,平順性和響應速度都在線。手動模式的響應時間有些久,不過這并不重要。
4. 懸架系統
同樣也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還是有一些瑕疵。在遇到拉伸時阻尼偏小,車身感覺不夠貼地,過彎稍微快一些時車身明顯能感覺出來有些"大",還是用開D級車的方式老老實實開比較合適。剎車腳感很線性,駕駛員只要技術得當就不會讓后座的老板暈車。
轉向手感還是奧迪那種沒有溝通的性格,不過除此之外標定都很好,開起來倒是很輕松,也有高級感,符合車型定位。
5. NVH
沒有明顯問題,畢竟這個價位隔音再有問題就實在說不過去了,非要挑刺的話胎噪相比之下會有些明顯。
6. 總結
A8L以目前的售價來看簡直是超值,機械素質比上個月開的S級優越很多。只是后座的舒適性在現在這個年份頂多也就是及格水準,D級車的重要指標沒做好實在是不應該。再加上跟A6差異不明顯的內外造型,市場表現不佳絲毫不意外。
但如果你買一臺D級車是為了家用,不在乎"面子"并以自己開為主,那么現在的A8L就是一款又實惠產品力又強的選擇。3.0T就是起步車型,低配裸車價格甚至不到70萬,整體的產品力比那臺華而不實的新S級真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需要的話買就完事了。
丁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