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期貨事件】十大黑天鵝盤點,每一只天鵝都黑得發亮,驚悚大眾!在投資中最偉大和恐懼的力量都是時間。像巴菲特年化20%左右的收益率從單一年份看并不出彩,但如果把時間拉長才能感受到這種投資回報率的震撼感。過去十年全球最偉大的科技變革公司蘋果,給投
【期貨事件】十大黑天鵝盤點,每一只天鵝都黑得發亮,驚悚大眾!
在投資中最偉大和恐懼的力量都是時間。像巴菲特年化20%左右的收益率從單一年份看并不出彩,但如果把時間拉長才能感受到這種投資回報率的震撼感。過去十年全球最偉大的科技變革公司蘋果,給投資者帶來的年化收益率也“就”25%,正好十年上漲了十倍(經典的林奇十倍股)。許多人會說,這幾年加杠桿炒房收益率會更高,但問題是加杠桿賭博的模式,遇到黑天鵝事件就會出現巨大回撤。
關于黑天鵝,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在澳大利亞發現了第一只黑天鵝,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代表了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黑天鵝事件三個特點:首先,意外性;第二,不尋常;第三,難預測。
現在我們就盤點一下那些曾引起轟動的十大黑天鵝事件。
1 紐約交易所爆發“黑色星期二”
1929年10月2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漩渦中。早晨10點鐘,紐約證券交易所剛開市,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交易大廳一片混亂。
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股價指數已從最高點386點跌至98點,跌幅達22%,《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1點。
當天收市,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被稱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勢不止,滑至198點,跌幅高達48%。
從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連續出現了6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至41點。
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其影響波及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此后,美國和全世界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2 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實行美元與黃金脫鉤。
1973年3月主要西方貨幣實行對美元的浮動匯率,支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兩大支柱垮臺。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聲明終止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公然單邊撕毀布雷登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
同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導致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3美元飆升至超過13美元,促發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
自此,美國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中占的份額逐漸減少,由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為最大的債務國,美元貶值,霸主地位開始動搖。在接下來的數年中,一直到1980年,黃金價格從35美元升至850美元。
3 美國發生“黑色星期一”股災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國發生“黑色星期一”股災。道·瓊斯平均指數大幅下跌508點,跌幅逾20%,引發金融市場恐慌,主要經濟體股票指數競相暴跌。
華爾街踩踏瞬間發生,一片狼藉,短短幾個小時,股價狂瀉,流動性瞬間枯竭。
4 亞洲金融風暴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
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給印尼帶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
1998年9月2日,盧布貶值70%,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從5月俄羅斯金融風暴到9月全面潰敗,短短150余天內資產凈值下降90%,出現43億美元巨額虧損。這場金融危機輻射面廣泛且深刻,并帶動美歐國家股市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
5 “9.11”恐怖襲擊事件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遭到被劫持的民航客機撞擊后倒塌,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也遭客機襲擊導致局部結構損壞并坍塌。
一時間,舉世震驚。美國股市休市了四個工作日,直到2001年9月17日才恢復,恢復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7.1%,標普500指數下跌5%。僅僅5個交易日,股市縮水1.4萬億。全球股市短期也受此重創,911后一周內,日經225指數下跌4.8%,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6.2%,法國CAC40指數下跌11.4%,德國DAX30指數下跌12.3%。這一襲擊造成的直接損失1780億,間接損失不計其數。恐怖主義也成了全球經濟的黑天鵝。
6 次貸危機
2007年夏季,因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蕩、恐慌和危機。全稱“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風暴。
2007年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
2007年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也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花旗集團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次貸引起損失7億美元,市值縮水百分之九十。
2007年8月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這場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
7 歐債危機
歐債危機,全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是指自2009年以來在歐洲部分國家爆發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和深化,其本質原因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范圍,而引起的違約風險。
美國三大評級機構落井下石,連連下調希臘等債務國的信用評級。債務危機蔓延全歐,侵蝕脆弱復蘇中的世界經濟。
8 “閃電暴跌”催生熔斷機制
2010年5月6日,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20多分鐘內暴跌約1000點,降幅達9%,市場稱之為“閃電暴跌”。
“閃電崩盤”最終催生了美國的個股熔斷機制。當年6月,在美國交易所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主導下,美國證監會推出了相應的個股熔斷機制。
9 福島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繼發生海嘯,導致世界最大的在役核電站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外泄,該事故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被評為最高級7級,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等級相同。
受此影響,全球股市震動。英國富時100指數應聲下跌近200點,法國CAC40指數下跌3.5%,德國DAX30指數下跌4%,道瓊斯指數開盤后立刻跳水290點。日經225指數在開盤當天下跌6.18%,第二天再下跌10%。日本央行緊急向市場投放26萬億日元資金,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現在的投資者更關注全球格局,一次天災引發的事故就有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震動。
10 英國退出歐盟
2016年6月24日,英國通過全民公投,宣布退出歐盟。受此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反應迅速且劇烈,英鎊兌美元匯率閃電崩盤,跌幅超過1000個基點,觸及198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英國首相卡梅倫辭職。
劉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