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留言,說大夫,我跟你分享的醫案中的患者癥狀一樣,他的藥方我能不能用?你能告訴我具體的劑量嗎?每每看到這種情況,我都很無奈。藥方和藥量都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定的。因為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為什么呢?因為辨證論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留言,說大夫,我跟你分享的醫案中的患者癥狀一樣,他的藥方我能不能用?你能告訴我具體的劑量嗎?
每每看到這種情況,我都很無奈。藥方和藥量都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定的。因為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為什么呢?
因為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不可能有兩個癥狀完全相同的人。正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醫辨證也是如此。如果前面的辨證都出了問題,又何談后面的論治呢?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有患者留言問這類問題,我都會讓患者詳細地將自己的情況跟我細聊的原因。不是什么要保守秘方,也不是什么故作高深,而是“是藥三分毒”,辨證不準確,隨便用藥,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會有害。
今天我就結合具體的頭痛醫案,給大家詳細地解釋一下。耐心看完本文,你就會知道哪種方式看診更能保證效果。
頭痛醫案一(益氣聰明湯)
蘇女士,32歲,頭痛4年,隔三四天就會頭痛一次,頭痛時伴隨耳鳴,患者體型偏胖。伴隨癥狀:神疲力乏,氣短胸悶,失眠多夢,四肢麻木,食欲不佳,飯后腹脹,大便溏,小便長,舌體胖大有齒痕,口唇色淡,舌苔白厚。
綜合辨證為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所致,治宜平肝息風,清熱除痰。開方益氣聰明湯(《東垣試效方》)加減:黃芪、升麻、人參、蒼術、蓮葉、水牛角、黃柏、竹茹、蘆根、柑胎、礞石、蔓荊子、白芍。用藥期間根據患者情況略作加減,約2月,頭痛、失眠、耳鳴諸癥皆除,回訪兩年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二(逍遙散)
魏先生,48歲,頭右側痛10余年,每隔半月左右發作一次,發作時右側頭鈍痛,嚴重時頭頂和太陽穴亦痛,伴有頭昏耳鳴,心煩失眠,口干口苦,食欲不佳,腰背不舒,下肢無力,四肢發麻,大便干結,小便赤黃。患者舌苔薄白,舌質紫黯,舌面有瘀斑。
綜合辨證為肝郁氣滯所致,治宜疏肝理氣,養血止痛。開方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柴胡、白芍、當歸、白術、茯苓、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用藥約4個月,患者頑固性偏頭痛始止,至今4年,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三(逍遙散)
孔先生,25歲,頭痛6年左右。高中開始頭痛發作,右側偏頭痛,并牽涉右側眼球脹痛,眼眶亦不適,退學后情況稍有好轉,但生活中壓力稍大或用腦過度,即會不定時發作。患者脾氣差,睡眠差,食欲不佳,胸肋脹悶,喜歡嘆氣。舌質紫黯,舌下脈絡曲張,舌苔薄白。
綜合辨證為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所致,治宜疏肝理脾,解郁止痛。開方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柴胡、當歸、川芎、陳皮、首烏藤、茯苓、白術、白芷、細辛、白芍、甘草、薄荷、生姜。用藥3月余,患者頭痛止,心情好,睡眠好。停藥兩年,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四(金鈴子散)
范女士,44歲,頭痛半年。發作時頭目脹痛伴眩暈、心煩易怒,兩脅脹滿,夜寐不寧,大便秘結,腰酸膝痛,舌尖紅,舌質紫黯,舌苔黃膩,月經顏色暗,量少,經期前乳房脹痛,有輕微乳腺增生。
綜合辨證為肝逆上擾、痰瘀阻滯所致,治宜平肝降逆,祛痰止痛。開方金鈴子散(《太平圣惠方》)加減:川楝子、延胡索、川芎、天麻、竹茹、枳殼、茯苓、陳皮、石菖蒲、郁金、萊菔子、葛根、草決明、白菊花、藿香、丹參、赤芍、牡丹皮、生山楂。用藥2月后,頭痛、腰酸膝痛、乳腺增生消失。停藥半年回訪,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五(補中益氣湯)
王女士,43歲,右側頭痛10余年,發作時頭痛欲裂,伴惡心欲嘔,頭目不清,食欲不振,食后腹脹,氣虛乏力,倦怠懶言,大便溏泄,舌質淡,舌苔薄白。
綜合辨證為脾氣不足、腦竅失養所致,治宜補中益氣、升清降濁。開方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生黃芪、黨參、炒白術、丹參、陳皮、石菖蒲、郁金、川楝子、延胡索、升麻、葛根、天麻、白芷、蔓荊子、防風、桂枝。用藥2月余,頭痛消失,隨診兩年,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六(補中益氣湯)
潘女士,37歲,頭痛4年多,發作時頭痛如裂,項強,眩暈,頭部發涼,走路不穩,頭不欲抬,全身無力,左半身、左下肢發麻、左側耳朵耳鳴,眼睛畏光羞明,迎風流淚,嗜睡多夢。舌質淡,舌苔少。
綜合辯證為血虛筋失濡養所致,治宜溫中疏風、散寒止痛。開方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加減:旋覆花、赭石、烏梅、黃柏、黃連、干姜、黨參、桂枝、當歸、細辛、附子、炒花椒、黃芪、白術、陳皮、升麻、柴胡。用藥2月后,頭痛減輕,精神好轉。后續用上藥制成丸劑,服用3月后,諸癥皆除遂停藥。
頭痛醫案七(龍骨牡蠣湯)
王女士,34歲,高處墜落顱內出血后遺癥,頭昏、劇烈頭痛、失眠、心悸、焦慮、失眠、精神恍惚、飲食正常、二便正常,舌質紅,舌苔薄白。
綜合辯證為陰陽失調所致,治宜調理陰陽、柔肝養肝。開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傷寒論》)加減:柴胡、制半夏、黃芩、黨參、甘草、干姜、大棗、川芎、白芍、五味子、龍骨、丹參、首烏藤、牡蠣、百合、烏藥、酸棗仁,用藥4月余,諸癥皆除,回訪三年,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八(茵陳膽草湯)
張女士,28歲。煩躁頭痛,眩暈頭脹,痛在頭兩側,失眠,惡心,納差,面紅,目赤,口干,大便秘結,小便赤黃,舌質紅,舌苔薄黃。
綜合辯證為肝火頭痛,治宜清肝瀉火。開方茵陳膽草湯(《傷寒論》)加減:茵陳、龍膽草、菊花、荷葉、蔓荊子、茺蔚子、炒酸棗仁、天麻、佩蘭。用藥2月,諸癥全消。停藥半年未見復發。
頭痛醫案九(通脈飲)
王先生,38歲,體型胖,高血壓,高血脂,頭痛三年,以前額疼痛為主,胸悶,乏力,頭昏,小腹凸出,大便黏,小便正常。口唇色烏,舌質紫,瘀斑散在,舌苔薄黃。
綜合辯證為氣血不足、久病成瘀所致,治宜活血化瘀兼調補氣血,開方通脈飲(《浙江中醫》)加減:丹參、葛根、川穹、桂枝、甘草、人參、麥冬、五味子、白術、茯苓、人參、甘草、半夏。用藥2月余,頭痛癥狀完全消除。
以上只是我找得比較典型的醫案,其實治療頭痛,實際上還有很多種方法,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看完本文,想必很多患者不會再盲目問我要方子要劑量,因為只有對癥治療才會有效果。而中醫辨證是一門特別深奧的學問,除了理論,經驗更為重要。因為很多病癥看起來、聽起來雖然很像,但實際上病因并不相同。
中藥治病不僅治標,同樣還會治本。就如止疼只是治療頭痛的淺層目標,深層目標在于找對病因,消除病根,這樣才能真正治好疾病,防止疾病反復發作。
陳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