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人,全國每年約37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此病成為我國所有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的首位。因此許多人一出現心悸、胸悶、胸痛等癥狀去醫院就診,醫生會立即開具心電圖檢查,接著會建議做動態
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人,全國每年約37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此病成為我國所有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的首位。因此許多人一出現心悸、胸悶、胸痛等癥狀去醫院就診,醫生會立即開具心電圖檢查,接著會建議做動態心電圖。對此,不少人覺得奇怪:“為啥剛做完常規心電圖檢查,又要花錢做動態心電圖檢查呢?
今天,心血管馮博士就跟您講講關于動態心電圖的事兒!
1、什么是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又叫長程心電圖)是通過動態心電圖儀在患者日常生活狀態下連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記錄其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并借助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以發現在常規體表心電圖檢查時不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為臨床診斷、治療及判斷療效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動態心電圖儀由美國Holter1949年首創,故又稱Holter心電圖。
2、為什么普通心電圖不行?
眾所周知,做一次常規心電圖其實只有十幾秒鐘,這樣,就僅僅能夠記錄十幾次的心跳,如果在這十幾秒鐘,心律失常沒有出現,那就沒有捕捉到。但是那就能說明沒有問題嗎?
(1) 用來捕獲偶發、短陣的心電異常
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些人不時會出現心慌、胸悶、胸痛、頭昏或暈厥等疑似心臟疾病癥狀,但常規檢查(包括心電圖)往往查無實據而診斷困難。此時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查,常能捕捉到常規心電圖難以發現的偶發、短時陣發性心律失常或一過性心肌缺血發作,從而使病人得到明確診斷與治療。這是動態心電圖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情況之一。
(2) 對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
常規心電檢查已有發現、但其性質或潛在風險尚不完全明確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動態心電圖檢查,進一步收集大量的心電信息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確心律失常的類型、發生頻率及風險程度等。
(3) 對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
常規心電圖對心肌缺血漏診率較高。動態心電圖24小時全程記錄患者工作、休息、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活動狀態下的心電變化,不僅能顯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檢出率,還能顯示缺血發生的時段、持續時間、出現頻率、缺血程度及其與患者活動、癥狀之間的關系,從而為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全面的切實可靠的客觀依據。
(4) 療效評定
評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藥物療效和人工心臟起搏器性能等。
劉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