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煙臺市福山區的一處污水管道鋪設現場,考古人員挖出了帶土約300千克重的銅幣。此次出土的銅幣數量大、種類多、保存完好,十分難得。經過考古學家勘查,這些出土的銅幣是宋代的,大約有八九種,其中兩種元豐通寶、熙寧通寶屬北宋末年,距今1000多年。
在煙臺市福山區的一處污水管道鋪設現場,考古人員挖出了帶土約300千克重的銅幣。此次出土的銅幣數量大、種類多、保存完好,十分難得。
經過考古學家勘查,這些出土的銅幣是宋代的,大約有八九種,其中兩種元豐通寶、熙寧通寶屬北宋末年,距今1000多年。
01 疑似“土豪”逃難留下埋下銅幣
根據現場情況判斷,這些錢幣保存的比較完整、比較新,應該在市面上流通的時間不長。周圍有些陶罐碎片,應該是放到罐子里之后再埋到地下。
據專家介紹,北宋年間,已經有了銀票和錢莊,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大可以將銅幣換成紙幣帶走。
他們選擇留下銅幣,可能是遭到了戰亂等突發事件,這些銅幣實在太沉,只能先埋在地下,期待有一天能回來取出來。
02 我國古錢幣種類繁多
我國歷代古錢幣品種繁多、版別復雜,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種千姿百態的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頗為出彩的收藏門類。
01 布幣
布幣由于形狀和鏟子很像,又被稱做“鏟布”,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早在殷周時代就已經出現布幣,后來演變為空首布、平首布兩大類。
三孔布,市場估值:30 萬元至100 萬元左右。戰國三孔布是先秦貨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是現今錢幣界公認的名珍之一。
02 刀幣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刀演變而成,種類不一,主要有“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六字刀,市場估值:40 萬元至100 萬元,刀幣中名聲最大,銘文文字最多,最具收藏價值的大珍品之一。
03 圓形幣
圜錢是戰國中晚期的青銅鑄幣,是一種進步的鑄幣形式,很適合隨身攜帶,其上面的孔讓人們得以將繩子穿進去,整整齊齊地提起一串。
03 傳統錢幣的另一種魅力
布幣、刀幣、圓形幣的大量出土是我國早期經濟發達的佐證。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各國爭霸,各種形態的布幣、刀幣、圓形幣都曾被廣泛使用,貨幣發行并使用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象征。
旺瓶,造型正是結合了中國早期三種貨幣布幣、刀幣、圓形幣的形態而制,巧妙構成寶鼎,象征“富貴一體”、“一言九鼎”。
瓶身飾狗首,狗的叫聲,音與“旺”相近,被視為“金畜”,傳達的是富貴一體、財源廣進、越來越旺的美好寓意。
張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