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寫于前頭:個人比較謹慎,一直以來都是建議別人中西藥分開服用,就是怕有不良反應。畢竟中藥成份比較復雜。含氰甙的中藥如桃仁、苦杏仁、白果、枇杷仁等及其制劑如橘紅丸、枇杷露、再造丸、蛇膽川貝液感冒清沖劑等;此類藥物,如果跟鎮痛藥(嗎啡、度冷丁、可
寫于前頭:個人比較謹慎,一直以來都是建議別人中西藥分開服用,就是怕有不良反應。畢竟中藥成份比較復雜。
含氰甙的中藥如桃仁、苦杏仁、白果、枇杷仁等及其制劑如橘紅丸、枇杷露、再造丸、蛇膽川貝液感冒清沖劑等;
此類藥物,如果跟鎮痛藥(嗎啡、度冷丁、可待因),麻醉藥(乙醚、氟烷)、鎮痛止咳藥并用,可引起嚴重的呼吸中樞抑制,甚至死于呼吸衰竭。
含糖甙類(如槲皮甙、蕓香甙)的中藥如柴胡、旋復花、桑葉、槐花、山楂、側柏葉等;
此類藥物在吸收過程中,可能分解產生甙元槲皮素。槲皮素與鈣、鎂、鐵、鋁、鉍等金屬離子形成螯合物。因此,這些中藥應避免與碳酸鈣、膠丁鈣、硫酸鎂、硫酸亞鐵、氫氧化鋁、硫酸鉍等并用。
含有機酸的中藥,如山楂、烏梅、山茱萸、五味子等,及其制劑如山楂丸、烏梅安胃丸、保和丸、五味子丸等;
此類藥物能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在腎臟的重吸收,加重對腎臟的毒性。
還會酸化尿液,使磺胺類藥的溶解度降低,引起結晶尿或尿血。
此類藥物不宜與紅霉素并用,因紅霉素在堿性條件下抗菌力強,PH<4時,幾乎完全無效。
含有機酸的酸性中藥與堿性西藥如氨茶堿、胃舒平、碳酸氫鈉等并用,可發生酸堿中和反應。
含堿性硼砂成分的中藥制劑有痧氣溫散、行軍散、通竅散等。
堿性藥與紅霉素并用,可增強作用;與四環素族同服,可使四環素吸收相對減少;
含汞類中藥制劑有許多,如健腦丸、梅花點香丸、人丹、七珍丹、兒科七厘散、紫雪丹、冠心蘇合丸、蘇合香丸、朱砂安神丸等。
含汞類與溴化物,碘化物同服,會因沉淀而中毒。
中藥酒劑中含有乙醇;
乙醇增加苯妥英鈉、甲苯磺酰丁脲、降糖靈、胰島素、苯巴比妥、華法林等藥物的代謝速度,縮短半衰期,降低血藥濃度。
服用血管擴張藥、噻嗪類利尿藥、氯丙嗪類安定藥、降血壓藥(胍乙啶)等同時飲酒,可出現嚴重低血壓。
乙醇能增強各種中樞抑制藥(水合氯醛、魯米那、異巴比妥等)、麻醉性鎮痛藥、部分抗組織胺藥的鎮靜作用。但如用水合氯醛后,大量飲酒,可加深中樞抑制而死亡。
治療風濕病藥酒時,并用水楊酸類藥物,能刺激胃腸道有不良反應。
乙醇與甲硝唑(滅滴靈)、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呋喃唑酮、優降寧等)并用,可引起“氯中毒癥狀”,如嘔吐、腹瀉、呼吸困難、頭痛、頭暈、運動失調、低血壓等,嚴重者出現抽搐、心律失常、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時搶救,可致死亡。
可能升高血壓的溫熱藥類如九分散、大活絡丸、人參再造丸、哮喘沖劑、半夏露、保金丸等;
與腎上腺素類和麻黃素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呋喃唑酮、優降寧等)并用,可能導致高血壓危象,能對抗降壓藥的降壓作用
麻黃的主要成分為麻黃堿,是交感神經興奮劑,有類似腎上腺素樣作用。其制劑有通富利肺丸、小青龍合劑、九分散、川貝精片、麻杏石甘湯等。
如與腎上腺素類并用可出現高血壓危象。
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并用,單胺類物質含量升高。
麻黃能直接對抗降壓藥作用,故不宜與復方降壓片、降壓靈、胍乙啶等并用。
麻黃不宜與強心藥如洋地黃、地高辛、毒毛旋復花甙K等并用,因為麻黃堿能興奮心肌,而致心律加快,心力衰竭。
麻黃堿能拮抗鎮靜催眠藥如巴比妥類、氯丙嗪等中樞抑制作用,增加排尿困難等副作用,而異煙肼亦有精神興奮,排尿困難等副作用,故二者不宜并用。
麻黃與氨茶堿均為平喘藥,臨床曾有并用,但療效不如單獨應用氨茶堿,且副作用如頭痛、頭昏、心律失常等發生率明顯增高。
甘草類
甘草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并用,副作用增多。
甘草與水楊酸衍生物并用,使消化道潰瘍發生率增加。
甘草的類皮質激素功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與降血糖藥在藥理上是拮抗的,因此不宜與甲苯磺酰丁脲、降糖靈、胰島素等并用。
甘草與排鉀利尿藥如利尿酸、速尿、氯噻嗪類并用,有可能加重低血鉀的危險。
甘草與奎寧、麻黃素、利血平、維生素丙并用,其甘草酸可與這些西藥發生沉淀。
何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