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奠定金國“大定盛世”的金世宗完顏雍,以一己之力把金國國力推上巔峰;執政將近30年,人稱“小堯舜”。繼位的金章宗完顏璟延續金世宗的國策,與北魏孝文帝一樣大規模漢化;在推升國力抵達巔峰的同時,也埋下了亡國的隱患,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前后四十余
奠定金國“大定盛世”的金世宗完顏雍,以一己之力把金國國力推上巔峰;執政將近30年,人稱“小堯舜”。繼位的金章宗完顏璟延續金世宗的國策,與北魏孝文帝一樣大規模漢化;在推升國力抵達巔峰的同時,也埋下了亡國的隱患,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前后四十余年金國瘋狂燃燒自己,從奴隸制到成熟的封建社會的轉化,女真走完了中原王朝上千年的才走完的歷史。和金世宗和金章宗這祖孫兩代帝王最為類似,就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了。大清王朝經歷了康乾盛世,在乾隆手上達到巔峰,但是在乾隆晚年已經是帝國夕陽的景象了。
生猛崛起于白山黑水間的金國,曾經摧古拉朽一般的吊打遼國、滅亡北宋。嚴苛的自然環境和漁獵民族的習性讓女真展示格外生猛,也留下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傳說。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不做改變的話也難免落入游牧政權盛衰的歷史規律。南下中原、加速漢化,讓金國國力臻至巔峰;然而世事難料,國力上升帶來的奢侈腐化盛行,讓女真鐵騎的戰斗力直線下滑。雖然金國勉強脫離了“胡人無百年國運”的魔咒,但是極力推進漢化的金宣宗在位時期國力盛極而衰,金國衰亡的慘烈程度遠超同樣推行漢化的前輩北魏孝文帝時期的北魏。
二帝執政時期社會穩定、國力飛升,在金國百余年國祚中這段時間幾乎占據半數
金國從野蠻生長到國力鼎盛過程中,金世宗和金章宗兩位帝王功不可沒。金國九位帝王執掌金國百余年,金世宗和金章宗執政時間將近半數。在這半個世紀當中,金國國力迅速達到巔峰。歷史沒有留給金國統一天下的機會,本就沒有這樣實力的金國與其“中華一統”的雄心壯志無法匹配。尤其是海陵王完顏亮執政時期,對境內契丹等反抗者、南宋等不斷用兵,弄得天怒人怨、國弱民疲。篡位上臺的完顏亮最終被同樣發動政變的金世宗完顏雍替代,王朝在金世宗時期走上了振興的道路。
金世宗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緩和階級和民族矛盾;發展農業生產,恢復社會經濟;提倡節儉,嚴格約束王公貴族。在政治上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金國政通人和國力迅速上升。金世宗執政后期人口翻倍,政治穩定、財政充裕,因此被稱為“小堯舜”。而繼位的金章宗更是一位激進的漢化皇帝,進一步拋棄女真舊俗,全盤漢化。其實通過改傳統習俗增強國力的事,趙武靈王也干過;但是像金章宗完顏璟這樣徹底拋棄民族舊俗、全盤漢化的帝王確實罕見,估計也就是北魏孝文帝可以媲美了。加上政治、法制的不斷完善,在章宗時期金國社會已經完全封建化,金國國力達到鼎盛。原本以為有如此雄厚的家底,怎么著金國的國祚也不能低于大遼吧?然并卵,僅僅20多年后金國轟然倒塌。
章宗在位時國力達到鼎盛,然而落后漁獵政權空前強大付出的代價同樣巨大
金國的崛起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沒有太大的區別,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才能改天換日。天時:金國的對手大遼社會黑暗、統治腐敗,衰亡已經不可避免;地利:女真時代的白山黑水生存環境惡劣、天氣寒冷,生存的本能鍛煉出一批能征慣戰的戰士;人和:遼國不斷掠奪和壓榨,早已讓團結起來的女真部落處于噴發的邊緣。因此以武力立國的金國,在早期保留著濃烈的半原始半奴隸制度色彩。勃極烈制度和猛安謀克制度就突顯了這一點,在政治和軍事兩個層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生的金國制度還還很落后,半奴隸半原始的社會形無法支撐金國龐大的雄心壯志。如果不想落入其他少數民族政權盛衰規律的窠臼,就必須擁抱高級文明。金國的高層也同樣知道,可以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所以為了更好融入漢文明都城不斷南遷,從會寧到中都燕京,從燕京再到汴梁(當然這一步是被迫的)。漢化不斷推升金國的國力,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從寒冷嚴苛環境來到溫暖濕潤的中原,富庶的生活讓來自北國的女真貴族逐漸迷失。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富庶生活對于意志的侵蝕不但適用于南宋,也同樣適用于金國。
一個傳承數百年民族必然存在兩點:一是不斷吸收先進文明壯大自己,不能墨守成規;二是一定要保持民族特色和文化。西夏之所以以四戰之地,還能傳承200余年,靠的就是保持舊俗凝聚人心保持戰斗力,進而猶如平頭哥一般不斷戰斗。而金章宗的全面漢化是以犧牲軍事力量為代價的,如同南宋一樣減少戰爭和軍事投入,國家經濟自然發達。雖然金章宗的政策符合好戰必亡的規律,但是在奢侈生活腐蝕下金軍不斷下降的戰斗力不斷下降,早就沒有了滿萬不可敵的氣概。忘戰必危的結果很明顯:金國為了防范蒙古修建了金長城,金章宗的盛世落幕后僅僅二十多年,金國就被蒙古滅國。
沒有中原王朝高度成熟的文明支撐,形似不神似的漢化最終受到反噬,迅速衰落
我國歷史上有過多個大一統的王朝,從奴隸社會到第一個封建王朝過度了上千年。所以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成熟、扎實,“尊先王、法五帝,尊周為正”只是正統王朝最基本的標準;尊儒、嫡長子繼承制、忠君愛國、五德等等延伸出來理念,也是大一統王朝的部分特征。僅僅封建王朝的成熟都跨越了上千年的歷史,而金國短短幾十年走完了中原王朝上千年的道路(從奴隸制到封建化)。沒有高度成熟的文明支撐,金國即便是站在前人的肩上依然學的形式神不似,最終遭到反噬亡國。
金國的硬傷很明顯:1、文明落后、以武力建國,但是沒有和西夏一樣保持住勇猛頑強的本色。2、滅遼雖然摧古拉朽,但是并不徹底;直到金國亡國,境內的契丹人都沒有停止過抵抗。3、提升國力沒能阻止猛安謀克制的衰亡,雖然清楚好戰必亡,但是忘記忘戰必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必然沒有好的結果。所以金國末期,連南宋的軍隊都無法戰勝。 具體說到金章宗執政后期,其實已經埋下了亡國的隱患。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賑災耗費大量的國力;作為農業國,黃河泛濫讓金國財稅重地中原遭到嚴重破壞。稅收受到破壞,賑災的錢糧讓金國財政入不敷出;外戚當道、吏治黑暗、軍事廢弛;濫發交鈔掠奪民財,造成社會矛盾激化,幾乎是直接從盛世過渡到了亡國景象。
變化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如果說金世宗當政時還有保持女真舊俗的清醒認知,到金章宗執政時期則徹底放飛了自己。金章宗的書法瘦金體,甚至可以比擬宋徽宗。所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兩位帝王一手推動金國國力達到鼎盛的同時,也埋下了亡國的隱患。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煩勞斧正
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