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發(fā)展速度可謂是“乘上了高鐵”,高學歷時代已經來到了每個人的身邊。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每年考研的人數都在上升,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2022年的考研人數就比2021年多了整整80萬人,達到了457萬。這對202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發(fā)展速度可謂是“乘上了高鐵”,高學歷時代已經來到了每個人的身邊。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每年考研的人數都在上升,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2022年的考研人數就比2021年多了整整80萬人,達到了457萬。
這對2022年考研的學子來說難度可謂是成倍增長,畢竟這次統考不光題難,報考人數的激增也無異于是“雪上加霜”,因此才會有同學表示:考研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永遠“卷死”下一屆。
考研“攔路虎”出現了?除競爭激烈外,高昂的學費也是一道“坎”
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受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家庭都會全力支持學生考研,畢竟家長也都明白高學歷能夠帶來諸多“隱藏福利”,所以考生們若能咬咬牙堅持下來,父母們都不會因為學費的問題而阻止孩子深造。
但話說回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考研是一項費時、費力、費錢的事情,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只顧著埋頭苦讀,卻忽略了父母身上沉重的擔子。
如果我們粗略地算上一筆賬的話,假定同學們實力超群,備考一年就成功上岸,接下來讀研的三年將要面臨生活費、書本費、學費等教育和生活成本。
要是學碩還好說,畢竟學生能夠獲得每年6000塊的國家補貼,但要是讀價格稍顯昂貴的專碩,或者學的是藝術類專業(yè),那么即便是加上各類獎學金和補貼也依然杯水車薪,更別提現在已經有諸多院校宣布將要上漲學費了。
22年考研黨遇到了難題,多所高校宣布學費上漲
隨著各大高校進行擴招,日常的教學成本逐漸增加,因此學費的上漲也成了必然趨勢,只是這樣一來卻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那么上漲的學費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專碩是學費上漲的“主戰(zhàn)場”
現如今大部分學生繼續(xù)深造都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就業(yè)競爭力,因此注重實踐的專碩反而要比學碩更加契合找工作的需求,再加上諸多院校在專碩方面進行擴招,導致每年攻讀專碩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
但從各大學校學費漲價的類別來看,專碩的學費漲幅是最高的。例如上交大的就業(yè)熱點專業(y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分別增長到了12W和15W,而這動輒10W左右的費用或將成為學生求學路上的“攔路虎”。
除此之外,中山大學的非全日制MBA學費一路飆升到了31.8萬元,學費較往年上漲約6.3萬元,著實令很多家庭吃不消。
相比計較而言,學碩雖然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漲,但對比起專碩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就拿新聞專業(yè)與法律專業(yè)來說,22年學費平均上漲了幾千塊,學費能夠達到1.6萬,如果咬咬牙還算是可以接受。
◆計算機、金融、工商管理等專業(yè)成為學費上漲的“主力軍”
除了專碩學費水漲船高之外,學費的提高也體現在了部分專業(yè)上。一般來說,考研黨在選擇專業(yè)時,會考慮到目前各大行業(yè)的薪資水平,在選擇專業(yè)時,學生們更愿意選擇像計算機、金融這類容易拿到高薪的專業(yè)。
在超高的報考熱度之下,像上海、福建、浙江、四川的不少院校,對于計算機、金融、工商管理的專業(yè)的學費做出了漲價的調整。
比如上海復旦大學的很多專業(yè)上調至十多萬一年的學費,兩年讀下來,再加上其余的雜費,可能需要三十萬的費用,很多同學表示:看后很難過,可能自己讀不起研究生了。
另外部分高校不提供宿舍、專碩獎學金取消也給學生潑了盆冷水
看到這里,相信不少同學都會長嘆一口氣。但事實上,大家讀研的壓力不僅僅于此,學費的上漲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支出更令同學們頭疼。
自2022年起,很多高校宣布不再為學生提供校內的宿舍,也就意味著同學們必須自己解決住宿問題。
如果大家選擇在一線城市的大學內讀研,那么還要考慮租房成本,這對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無疑是種打擊,因此同學們在選擇院校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住宿方面的規(guī)定,綜合考量性價比才行。
另一方面,不少家境普通的同學,在讀碩士期間會將拿到獎學金視為一個減小學費壓力的好方式,但是調整后,部分高校將取消專碩的獎學金,這無異于給考研大軍的頭上又澆了一盆冷水,也許考研的熱度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揮發(fā)。
考研難道成了富裕家庭的專屬福利?
面對高校針對考研的一系列調整,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提出了質疑,從金錢成本上進行篩選,難道只有家境好的學生才有資格讀研?
對此,學生和家長們應該抱以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此問題。畢竟從數據上來看,目前有七成左右的研究生都是家庭中的一代高學歷人才,因此大家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肯花時間和心思,即便出身普通依舊會有自己的“春天”。
而如今考研大熱,中國原本優(yōu)質教育資源緊缺,適當提高讀研門檻有利于篩選出來更適合讀研的學生,讓其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這是讓學生們回歸冷靜,也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罷了。
今日話題:你覺得讀研學費應該上漲嗎?
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