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大學生就業門檻不斷升級,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局面,為了能夠增加就業優勢,學生們紛紛選擇加入考研隊伍,考研逐漸變得平常起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對學生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忽視畢業生數量增多,就業也成了顯而易見
隨著大學生就業門檻不斷升級,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局面,為了能夠增加就業優勢,學生們紛紛選擇加入考研隊伍,考研逐漸變得平常起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對學生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忽視畢業生數量增多,就業也成了顯而易見的問題,特別是大學生學歷貶值現象日益加重,想要找份合適的工作,或許比以前更難了。
以前家里要是能供出一名本科大學生,父母就能成為全村羨慕的對象,可現在本科生比比皆是,研究生也越來越多,“學歷內卷”影響著大學畢業生,為了提升自身價值,不少學生早早就開始準備考研。
研究生隊伍不斷擴大,考研上岸仍面臨嚴峻挑戰
據了解,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已達909萬,將近千萬的龐大數字,讓很多家長都抹了把汗,孩子找工作越來越難,畢業后選擇考研的學生不在少數,2022全國研究生報名人數已達454萬人,約為畢業生的一半。
雖然考研隊伍中,有不少是二戰或者三戰的考研黨,但不斷攀升的考生數量說明,考研越來越“熱”,即使報名人數不少,但考生上岸仍面臨嚴峻挑戰。
嚴進嚴出的研究生體制,讓不少考生備考就遇到了麻煩,在2021年末,2022年的研究生筆試已經結束,從考場上下來的考生,幾乎都表示今年的考試題格外的難,尤其是數學和政治,題型復雜、考察全面,沒有一定實力的學生,根本達不到復試要求。
而復試同樣也是個門檻,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面試,考察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臨場發揮能力,情商不達標的學生,很可能無緣上岸,而心儀導師門下的學生名額也好爭取。
最后一個問題,是研究生階段的學費問題,可能有的學生前兩個考核都過了,但卻在學費上猶猶豫豫。
學碩的學費金額多數家庭都能承受,一般萬元以下就可以,加上學生平時的獎學金等,家長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并不大,但專碩的學費卻高得嚇人,三四萬是平均金額,部分專業甚至會達到6位數,就算學生有獎學金和補貼,也是杯水車薪。
研究生曬學費清單,農村父母看后眼眶通紅,孩子能考上卻支付不起
一位來自浙江的研究生,曬出了學費清單,農村父母看到后眼眶通紅,不少考研黨們心中也紛紛敲起了退堂鼓。
這名學生發出的學費清單很直觀,這所大學中哲學、馬義和中國語言文學每年的學費是7000元,剩余多數專業是8000元,符合正常學費范疇,要是學生考研以后學習好,有獎學金和補貼的話,或許能自己交學費。
可其他專業的學費卻高出不少,其中工商管理專業兩年的學費,基本都在6位數以上,平均在30萬左右,就算是普通的法律碩士,兩年的學費也在6萬元。
從學制可以看出應該是專碩,才有的學費待遇,但價格卻是實實在在擺在這的,除了學費以外,學生還要考慮住宿費等,畢竟專碩的待遇沒有學碩好,給到家庭的經濟壓力也很大,如果不提供住宿的話,學生還要考慮到兩年的租房和水電煤氣費。
如此高的金額,讓身處在農村的父母兩眼通紅,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支付不起高額的學費,就算學生能通過努力考上研究生,也要三思而后行。
考研并非大學生唯一的出路,需要慎重考慮
“考研熱”席卷各大高校,學生們為了以后的前途和就業,紛紛選擇參加研究生考試,其中不乏有些盲目跟風的學生,看周圍同學報考,自己也想考,生怕被同齡人超越,以后的就業成為難題。
但學生們并沒有考慮到自己是否適合考研,學習能力和家庭經濟能力是否能支持考研?研究生上岸后,確實可以爭取獎學金,部分高校甚至直接給出新生獎學金,但主要是針對學碩,報考專碩的學生,更多還是要依靠家庭。
考研的門檻不斷升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考慮的重點,有不少學生為了考研,不惜二戰、三戰,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壓力,同時家長也承擔著經濟壓力。
學生在選擇前,也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不要等到快要上岸了才發現,原來父母已經不堪重負。考研并非大學生唯一的出路,學生可以選擇鐵飯碗崗位,沒有信心國考的同學,鄉鎮公務員也是不錯的崗位。
學生也要明白,不管是考研還是就業,不挑最好的,要挑最適合自己的。
今日話題:你認為供出一名研究生需要多少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