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作者|九魚王源在12月9日發布了《夏野了》實體專輯預告之后,不到三個小時,#王源夏野了實體專輯#就沖上了微博話題熱搜榜,12月15日上線后更是一秒售罄。王源官宣的博文配的是一張寫了“種出屬于你的夏天”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九魚
王源在12月9日發布了《夏野了》實體專輯預告之后,不到三個小時,#王源夏野了實體專輯#就沖上了微博話題熱搜榜,12月15日上線后更是一秒售罄。
王源官宣的博文配的是一張寫了“種出屬于你的夏天”的文字圖片,實體專輯預告片中也出現了種花的動畫。
這是因為王源此次限量發行的實體專輯不僅可以聽,還有內鑲了花種的畫報,總共有十種花種。不得不說,實打實地有被王源這一招浪漫到。
在王源官方發布了實體專輯預告的當天,相關的購買咨詢也成為了QQ音樂APP當日的熱門問題之一。
現如今,實體專輯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既失了之前的大勢,又擠不進黑膠的收藏圈。一個是因其使用門檻就在那兒擺著了,另一個則是在失去了線上音頻的便捷度之外,又少了一份格調。
雖說內娛里發售實體專輯的歌手,包括華晨宇、歐陽娜娜、陳立農、張杰、田馥甄等也大有人在。但像王源這樣做出“花”的,還真是不多。
從練習生走到發行首張實體專輯,十年過去了,王源也不過才21歲。但年少成名的運氣終有用完的一天,他在這個時間點出“實專”,真的只是為了加持他的歌手身份嗎?
靠“蠻力”沖破禁錮
作為TF三個人之中唯一一個專心搞音樂的,王源這幾年,又是去伯克利留學,又是包攬專輯的詞曲編。先不說作品如何,至少在當下低靡的音樂市場環境下,他依然選擇堅定地做音樂這一點是值得人尊敬的。
但王源也并不是一開始就這么堅定的,甚至可以說,最初音樂只是經紀公司為他入圈現鑿的一塊敲門磚,而不是他自主的選擇。
十年前,因為培訓免費,王源成為了其經紀公司時代峰峻的練習生。因為聲樂老師讓他去練習膽量,他就拖著音響去地下通道唱歌。不同于大多數童星,他和他的家庭最初都并沒有要他出道成名的想法。
隨著翻唱視頻被五月天轉發,王源作為當時TF家族的主要成員之一,才開始正式走入了大眾視線。從此,王源的人生就進入了爽文模式,上春晚、開個唱、演電影、錄綜藝、做主持……幾乎演藝圈里一個明星所有可以有的身份,他都有了。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說起王源,大家想到還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TF成員。在事業上升的過程中,王源一路也是非議不斷。即便如此,高漲的人氣在當時以至于現在的粉絲經濟體里,也足以為他撐起一片天。
可以說走到這一階段,從公司到粉絲的期待,從粉絲到大眾的認知,王源一直都只算是個“做題人”。這也讓他一度走向一個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哲學困境:我是誰?拋開少時成名累計的人氣,王源又是什么?
包括在決定去伯克利留學之前,王源在接受采訪時,關于后期想要報考的方向,他的回答也是“影視”。
這也是為什么當王源最終決定去伯克利專心學音樂時,才讓包括他的粉絲群體在內的外界都那么驚訝的原因。至于王源具體經歷了什么讓他最終改變了決定,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也是從那個節點開始,王源終于從一個“做題人”朝著“出題人”的方向進擊了。
在出國留學之前,王源參加了《我是唱作人》的節目。坊間傳聞王源當時是在團隊一片反對聲中,一意孤行地上了節目。
為什么會有這種傳聞?
原因很簡單,因為節目如其名,不僅要求參與錄制的嘉賓也是選手每期都拿出一首原創音樂作品,還要同時和其他選手現場PK。
王源不僅是同期選手里年紀最小的,而且在參加節目之前,他連一張完整的唱作專輯都還沒有發行過。他的唱作人身份相對于梁博、熱狗、汪蘇瀧來說,大眾認可度幾乎為零。
在大家都抱著吃瓜的心態觀看節目時,站在第一期舞臺上的王源說:希望大家能拋開對他的偏見,好好聽這首歌。
在后來的節目里,無論是大談偶像歌手“禁忌話題”的《姑娘》,還是唱到臺上飆淚的《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抑或是在《吆不到臺》中間加入了他第一首原創歌曲《因為遇見你》的片段,然后王源接了一句“錯了錯了,給我調回去”……這些都可以看作王源是為了沖破“做題人”的身份禁錮所做出的努力。
雖然成果有了,但風評也趨近兩極化。就好像為了擺脫“可愛”這一標簽時,王源就自稱“剛哥”一樣,使的都是“蠻力”。哪怕是打臺球,光靠“大力出奇跡”也是不行的。
今年發行的《夏野了》,就可以說是王源終于吃夠了“使蠻力”的苦,學會用“巧勁”的最佳證明,也是他向“出題人”身份邁出的第一步。
“野”出了名堂
在當下這個樂壇語境里出“實專”,要么是順應粉絲經濟做出的嘗試,要么就是因為這張專輯對于歌手來說,有著非常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夏野了》直接從“限量發行”以及“168元”的售價上就否決了前者,那只能說明這張專輯對于王源來說,很重要。
對比王源上一張專輯《源》,首先在歌曲立意上,明確感覺到了《夏野了》少了很多“我(王源)”的成分,他創作的筆頭開始向外延生,創作的視線也擴寬了;其次在參與度上,他更是從“客串”切換到了主導。
根據專輯制作人所言,這張專輯不僅在樂隊配置上達到了國內的頂配水平,在制作形式更是將“玩音樂”的心態置于了“出專輯”的目的之前。
《夏野了》重要的點和“巧勁”也正在于以上這兩點。專輯發行以來,已經被多個樂評人實名推薦。
目前為止,專輯八首歌里已有《流星也為你落下來了》《一些悲傷又美好的事》《你的名字是世界瞞著我最大的事》三首歌,在QQ音樂上突破了百萬的收藏量。
雖然界定“破圈”的標準越來越模糊,但《夏野了》8:3的百萬收藏量,放在同一緯度的藝人里看,的確算是不錯了。而且王源全程參與了整張專輯的制作,00后唱作人的身份也算是有“績”可尋了。
邁出《夏野了》第一步后,王源又干了什么?
答案是:給別人寫歌。
在時代少年團7月發行的新專輯里收錄的《小小孩》就是由王源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曲。不要小看這個開頭,很多優秀的唱作人都是從“內銷”開始的。而且歌曲制作人一欄里也有王源的名字,按照輸出比例排列,他還在前面。
近日,王源參與制作并演唱的《穿過寒冬擁抱你》算是為合作項目所做的“命題作文”。在這種類型的音樂輸出里,王源只是乙方,如果作品不達標,是肯定會被推翻的。
“給別人寫歌”是在鑒定一個歌手是否達成實力派唱作人身份時,很容易被人忽略,鑒別標準也較為模糊的一個點。
但在華語樂壇里被邀歌最多,同時又確實在給別人寫歌的唱作人都有哪些?
不用說,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五月天的阿信肯定是在這個名單的前十名。而王源——偶像團體成員出身的唱作人肯定是在這個名單的最后幾頁。
但關鍵在于,他的名字現在已經在這個名單上了。
終于落地的“實專”夢
《夏野了》并不是王源的第一次“實體”嘗試。在此之前,他還出過一張實體EP《Sleep》,但當時并沒有通過官方渠道發售,而是作為時尚芭莎十二月上單人雙封正刊的內鑲周邊。
在那之前,當時快滿18歲的王源被問到生日愿望時,就提出了想做一張能帶回聽歌儀式感的實體專輯。可以看出,出“實專”這個想法,王源已經醞釀很久了。
19年發行的錄音室專輯《源》也曾一度傳出過“實專”的消息,直到今年,王源才算真正意義上地實現了他那年許下的生日愿望。
為什么偏偏選在這個時間點呢?
其中一個原因正如上文所說,《夏野了》對于王源的唱作生涯來說,是一次自我突破的成果。而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他為了給這個成果增加一份儀式感,給粉絲也給自己留下一個可觸的紀念徽章。
王源現在已有22首歌曲在QQ音樂上突破了百萬收藏量。
光是今年,從1月的《答案》到12月的《穿過寒冬擁抱你》,他總共發行了十三首歌曲。除了《夏野了》里的三首,《姐姐》也是那22首之一,其中有十一首歌是由他獨立或者參與制作完成。
不止這十三首歌是免費,從他15歲發行的第一首原創歌曲《因為遇見你》開始,除了一首公益歌曲《寶貝》以外,王源所有的歌曲都是可以免費收聽的。
一個人做一件事如果不圖財,那他要么圖名,要么圖個樂。
以此來看,一直免費的背后可能就是王源基于自身對音樂的熱愛,想為自己和作品圖一個被更多人認可的實名吧。
換言之,雖然他已從“做題人”進擊到了“出題人”,但這道“題”不是出給別人的,而是出給他自己的。
“他很努力”這句話雖然已被用到有歧義了,但放在王源身上還是很適用。因為在努力之外,包括這次發行實體專輯,被他鑲進了作品里的誠意都是實實在在能被人感受到的。
從期盼大力出奇跡到學會用巧勁,從做題人到出題人,王源的唱作人身份正如他這張能開花的實體專輯一般,借用音樂這個載體綻放開來。
-全文完-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