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歷史幾乎每天都在重演,我們熟知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之間的玄武門之變,熟悉晉文公重耳千里追殺自己的侄子晉懷公,被譽為印度最偉大的皇帝阿育王更是親手殺死二十余名兄弟后登基上位。當我們一邊在這個現實社會中感嘆為什么不能生來就是富貴命,可以享受無盡的
歷史幾乎每天都在重演,我們熟知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之間的玄武門之變,熟悉晉文公重耳千里追殺自己的侄子晉懷公,被譽為印度最偉大的皇帝阿育王更是親手殺死二十余名兄弟后登基上位。
當我們一邊在這個現實社會中感嘆為什么不能生來就是富貴命,可以享受無盡的榮華,而這邊最是無情又讓人再生嘆息,其實普通人的日子也有普通人的快樂。但是就如我們不能選擇出身一樣,即使你已退出了權力中樞也不能成為普通人,但流淌在身體里的血液終于成為不得不早日離開這個世界的元兇,所謂成王敗寇,生死由命也莫過于此了。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歷史上,帝王家手足相殘到底有多令人感慨權位之間的血緣無情。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春秋左傳?隱公元年》
相信很多人都在高中時期學到過一篇文章叫做《鄭伯克段于鄢》,它說的是春秋初年發生在鄭國的著名軍事叛亂—共叔段之亂。公元前757年和前754年,當鄭武公為自己的老婆武姜給自己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姬寤生,次子姬叔段)開心的時候,殊不知,這同時也是一場兄弟間的手足相殘。
我們知道母親武姜喜歡小兒子叔段,但是由于長子繼承制度,最終坐上國君之位的是寤生,也就是后來的鄭莊公。
然而這天下若不是兄長的,便是叔段。
當權力之巔只能兩種可能的時候,叔段自然不甘屈于人下,所以一面以母親溺愛自己為依仗,不斷從兄長寤生手里拿封底,建圍城,攬門生,鞏固自己的勢力。數年之后,叔段終于一切準備妥當,由其母親做內應,揚旗起兵,攻占當時的國都新鄭,要叫那個從小便溺愛自己的親哥哥成為階下囚。
可惜天下還需要“春秋小霸王”,正如叔段要搶寤生的爵位,而寤生的一次次縱容背后,其實早就已經看透了自己這個人心不足的親弟弟。當叔段的麾下和群眾聽聞叔段造反時,竟然一個個離他而去,寤生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平定了“共叔段之亂”。情形的逆轉,讓叔段最終流亡國外,并客死異鄉。
歷史對于叔段,多是譏諷,不識好歹。然后生于皇室,或許叔段也早就知道,自己這個雄才偉略的哥哥其實并不容得寶座之右還存在著威脅,反與不反,死或生,其實根本容不得選擇吧。
“愿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家”—宋順帝劉準
明君皆相似,昏君卻永遠都能昏出新高度,許多人對于辛紂王、隋煬帝的罪行可能義憤填膺,可是很可惜,這里面或許多數都是后世的為黑而黑,但是對于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前廢帝劉子業,或許他比你們“認知”中的紂王,楊廣,還要變態百倍。
公元464年,宋孝武帝去世,皇太子劉子業繼位,改元永光。從小就生活在父親宋孝帝劉駿荒淫暴虐,同宗亂倫的渲染下,劉子業可以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把自己姑姑和親姐姐納入后宮,更是連生母病重也能口出一句“病人間多鬼,可畏,不去。”
對于劉子業來說,他如今已然是君臨天下,那么這個世界便不應該再存在著他的兄弟。所以除去荒淫無度以外,他便著手對自己的兄弟叔父們下手,其中幼年便得父親劉駿最愛,新安王兼中書令,劉子業的八弟劉子鸞自然也難逃賜死之命。
面對傳旨太監,年僅十歲的劉子鸞早已淚流滿面,他不知道為什么親哥哥非要殺死不過十歲的自己,或許都是因為…一飲而盡,他留下了死前的最后一句話:
“愿后身不再生于帝王家”
我曾記得之前有個非常出名的截圖,大意是“錢不是想買什么就能買到的”,然后對方的回答只是一句“那是因為你窮”。其實套用在帝王家也一樣,當財富只能成為數字,權力只有兩個選擇的時候,即使再親的手足也會成為不死不休的對頭。當然了,萬事皆相對,百姓羨慕帝王家,帝王家卻只有弱肉強食。公元477年,年僅十歲的宋順帝劉準繼位,可惜此刻南朝宋真正的掌權者其實是后來的齊太祖蕭道成,他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這是他一個十歲的小孩所不能抉擇也無法左右的。
蕭道成“挾天子令諸侯”,大肆鏟除原南朝宋的皇室血脈,最后逼劉準禪位。親眼目睹無數親人,玩伴,兄弟姐妹慘死的劉準,也只能哭著留下一句“愿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家”。
金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