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潘金蓮《金瓶梅》中所反映的母女關系問題《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取材于現實社會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開辟中國長篇小說的嶄新領域。它以家庭為中心,由一家輻射一縣,一朝之世情風貌,當然它最直接的還是描寫了一家的興
潘金蓮
《金瓶梅》中所反映的母女關系問題
《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取材于現實社會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開辟中國長篇小說的嶄新領域。它以家庭為中心,由一家輻射一縣,一朝之世情風貌,當然它最直接的還是描寫了一家的興衰榮辱,以及一家之中的個人的喜怒哀樂。
《金瓶梅》的名字由金、瓶、梅三個字組成,分別代表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這三個人是這部小說中最重要的三個角色,而潘金蓮又排在第一位,作者對于她的描寫毫不吝惜筆墨,而且整部小說的開頭就是脫胎于《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偷情殺夫”,是名副其實的大女主。她的人物塑造就相當飽滿,綜合反映了很多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以第78回上“潘姥姥怨說潘金蓮”為例,說一下潘金蓮和她母親潘姥姥的母女關系,進一步探討一下人類社會親子關系現狀,到底是應該遵循理想化還是應該遵循現實性呢。
從“潘姥姥怨說潘金蓮”說開去,糟糕的家庭關系從何處而來?
因為有好些朋友沒有時間看《金瓶梅》,我少不得把前情重說一遍,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第78回上潘金蓮過生日,她媽媽潘姥姥坐著轎子來看她,但是沒有轎子錢,轎夫在外面等著打發轎子錢,潘金蓮說自己沒有轎子錢,“見了她娘,只顧不與她銀子,只說沒有”。
大老婆吳月娘說:“你與姥姥一錢銀子,寫賬就是了?!?/strong>
金蓮道:“我是不惹他,他的銀子都有數兒,只叫我買東西,沒叫我打發轎子錢”坐了一會兒,大眼看小眼。
搞得場面非常尷尬,孟玉樓一看不是事兒,自己掏了一兩銀子打發了轎夫去了。
潘姥姥到了潘金蓮房內,卻被潘金蓮狠狠數落了一頓。
潘姥姥歸到前邊她女兒房內來,被金蓮盡力數落了一頓,說道:“你沒轎子錢,誰教你來了?恁出丑劃劃的,教人家小看!”
潘姥姥道:“姐姐,你沒與我個錢兒,老身那討個錢兒來呢?好容易赒辦了這分禮兒來!”
婦人道:“指望問我要錢?我那里討個錢兒與你?你看著!睜著眼在這里,七個窟窿,倒有八個眼兒等著在這里!今后你看有轎子錢便到他家來,沒轎子錢,別要來。料他家也沒少你這個窮親戚,休要做打嘴的獻世包!‘關王買豆腐——人硬貨不硬!我又聽不上人家那等畢聲顙氣。前日為你去了,和人家大嚷大鬧的,你知道也怎的?驢糞球兒面前光,卻不知里面受恓惶’!”幾句說的潘姥姥嗚嗚咽咽哭起來了。
被親生女兒罵了一頓之后,潘姥姥好沒意思,茶水也不吃。等到晚間如意兒和迎春叫她起來吃飯,說起李瓶兒來,潘姥姥說李瓶兒為人多仁義,當然主要目的是罵女兒潘金蓮多么地無情無義,多么不是東西。
飲酒之間,婆子又提起李瓶兒來:"你娘好人,有仁義的姐姐,熱心腸兒。我但來這里,沒曾把我老娘當外人看承,一到就是熱茶熱水與我吃,還只恨我不吃。晚間和我坐著說話兒,我臨家去,好歹包些甚么兒與我拿了去,再不曾空了我。不瞞你姐姐們說,我身上穿的這披襖兒,還是你娘與我的。正經我那冤家,半分折針兒也迸不出來與我。我老身不打誑語,阿彌陀佛,水米不打牙。他若肯與我一個錢兒,我滴了眼睛在地。你娘與了我些甚么兒,他還說我小眼薄皮,愛人家的東西。想今日為轎子錢,你大包家拿著銀子,就替老身出幾分便怎的?咬定牙兒只說沒有,到教后邊西房里姐姐,拿出一錢銀子來,打發抬轎的去了。歸到屋里,還數落了我一頓,到明日有轎子錢,便教我來,沒轎子錢,休叫我上門走。我這去了不來了。來到這里沒得受他的氣。隨他去,有天下人心狠,不似俺這短壽命。姐姐你每聽著我說,老身若死了,他到明日不聽人說,還不知怎么收成結果哩!想著你從七歲沒了老子,我怎的守你到如今,從小兒交你做針指,往余秀才家上女學去,替你怎么纏手纏腳兒的,你天生就是這等聰明伶俐,到得這步田地?他把娘喝過來斷過去,不看一眼兒。"
說話間,龐春梅就來了,因龐春梅與潘金蓮是“一條腿兒”大家都噤了口,不再說什么。龐春梅讓秋菊掇了酒菜,一時間,金華酒、燒鴨、火腿,熏臘鵝、細鮓、糟魚、果仁、咸酸蜜食、海味之類,堆滿春臺。龐春梅倒是知道敬潘姥姥,又是讓酒又是布菜,潘姥姥一感動,又韶叨起來,忘了龐春梅和潘金蓮“一條腿兒”的事了:
那婆子道:“我的姐姐,我老身吃?!币蛘f道:“就是你娘,從來也沒費恁個心兒管待我管待兒,姐姐,你倒有惜孤愛老的心!你到明日,管情好,一步一步自高。敢是俺那冤家,沒人心,沒人義。幾遍為她心齷齪,我也勸她,她就扛得我失了色!今早,是姐姐你看著,我來你家你討冷飯吃來了?你下老實那等扛我!”
龐春梅為人伶俐機變,一聽潘姥姥說她主子,立刻替潘金蓮辯護:
春梅道:“姥姥,罷!你老人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俺娘她爭強不伏弱的性兒,比不同的六娘,銀錢自有。他本等手里沒錢,你只說她不與你;別人不知道,我知道。像俺爹雖是抄的銀子放在屋里,俺娘正眼兒也不看他的。若遇著買花兒東西,明公正義問他要,不恁瞞藏背掖的,教人看小了她,她怎么張著嘴兒說人!她本沒錢,姥姥怪她,就虧了她了。莫不我護她,也要討個公道?!?/p>
再加上如意兒在旁邊敲邊鼓,潘姥姥無有話說,只能放下心中的埋怨說:“我有今年沒明年!知道今死明日死,我也不怪她?!?/strong>
在網上有不少議論這段的文章,或有說潘金蓮在西門慶家看起來風光無二,實則生活不能自主的,連給自己母親六分轎子錢都給不了,自己的母親還不體諒她的;或有說潘金蓮出身低微,內心缺乏安全感,對于老是上門子的貧窮老娘感覺沒有臉面,終于忍不住發作的;或有說是潘金蓮和母親的關系淡薄,只因為潘姥姥曾經兩次賣了潘金蓮,自己進了西門慶家,母親卻屢屢上門打抽豐,潘金蓮非常厭惡母親的。
我們細細拆白,就會發現潘金蓮,潘姥姥,龐春梅三個人都沒有說實話,她們都各自想著自己家的理,說著自家的話,幾個人嘴里沒有一句真話,這個場景卻無比真實。
事情的前因是小妾潘金蓮與主母吳月娘的矛盾
這里面確實有潘金蓮與母親的薄情薄分,但是潘金蓮之所以發作潘姥姥,并非是對潘姥姥來,而是針對的是大老婆吳月娘。
事情要從第73回上說起,彼時正妻吳月娘懷有身孕,潘金蓮心懷妒忌,她也要生一個,于是就求助于薛姑子。薛姑子給她安胎氣的衣胞符藥,讓她“揀個壬子日空心服下,晚夕與官人在一處,管情一度成胎氣”。
可是到了壬子日那一天,龐春梅因叫唱曲兒的申二姐給自己房內唱曲兒,申二姐正在給吳大妗子唱,沒有理會龐春梅,龐春梅就罵退了申二姐,又不容她坐轎子去,把事情做難看了。吳月娘嗔怪潘金蓮不管教龐春梅,潘金蓮護著龐春梅,頂撞了吳月娘,還說到“莫不為瞎淫婦打她幾棍兒?”沒想到一個五房小妾竟敢頂撞自己,吳月娘不愿意跟她斗嘴,拂袖而去。
這天夜里,潘金亮吃了薛姑子的符藥要與西門慶同房,好生兒子??墒俏鏖T慶一直絆在了吳月娘房里,總也不來。潘金蓮仗著西門慶對自己寵愛,也顧不上規矩不規矩,直接來吳月娘房里叫人。這下把吳月娘惹火了,硬指著西門慶去了孟玉樓哪里,結果誤了潘金蓮壬子日期。潘金蓮因此事嫉恨上了吳月娘,她媽媽潘姥姥是因孟玉樓生日,應吳月娘所請而來,因此她遷怒于母親,第二天老早就叫來安叫轎子來把潘姥姥打發回去了。早上吳月娘叫小玉來請潘金蓮和潘姥姥吃點心,才發現潘姥姥不辭而別,這是潘金蓮要埋汰月娘的。
月娘便望著大妗子道:“你看,昨日說了她兩句兒,今日就使性子,也不進來說聲兒,老早打發她娘去了。我猜姐姐又不知心里安排著要起什么水頭兒哩?!?/p>
緊接著因為使女玉簫的告密,潘金蓮去吳月娘房間壁聽,卻聽到吳月娘正和吳大妗子說自己,她便和吳月娘直接正面對抗起來了。
吳月娘也有氣,指責她不顧禮儀廉恥跑到自己屋里“攔漢子”,又說她私底下跟西門慶要了李瓶兒價值六十兩的皮襖,越說越氣,說了些浪張、趁漢的話。潘金蓮受不得了,“直接坐在地上打滾撒潑,自家打幾個嘴巴,頭上?髻撞落一邊”。吳月娘正懷著孩子,這一鬧動了胎氣,把西門慶慌得不行,沒有給潘金蓮撐腰,潘金蓮就存了惡氣在心里,要伺機報復了。
事情的經過,是吳月娘和潘金蓮的第二次交手,潘姥姥只是出氣筒
等到潘金蓮過生日,吳月娘照著往常的例子,下帖請了潘姥姥來。潘姥姥不是一次兩次地來了,以往轎子錢是怎么處理的?從來沒有聽說有人來跟潘金蓮要轎子錢,都是府上一概給錢的??墒桥私鹕徤洗蔚米锪藚窃履?,吳月娘不愿意擔待她了,叫小玉來找潘金蓮要轎子錢。
潘金蓮一聽就知道是吳月娘難為自己,但是原本府里給自己娘交轎子錢是情分,不交是本分,她找不出吳月娘的不是,只能對自己娘使性子,抗議吳月娘,于是言語上就表現的非常惡劣,“見了她娘,只顧不與她銀子,只說沒有”。
吳月娘叫她記賬就行了,以往也是記賬的,不過這次吳月娘把她叫來,只是重申一下權力罷了。潘金蓮哪能受吳月娘這種氣?就是不記賬,說什么“我是不惹他,他的銀子都有數兒,只叫我買東西,沒叫我打發轎子錢。”
潘金蓮絕逼是有錢的,第12回中,她叫劉婆老公給她回背時,也知道打發茶湯點心與劉婆吃,立時讓龐春梅稱了三錢藥錢,另外秤了五錢,買紙扎信物。劉瞎子過來回背的時候,潘金蓮又很大方地拿出一兩銀子,酬謝。她之所以對吳月娘這樣說,是因為之前吳月娘指責她私底下跟西門慶要李瓶兒皮襖的事,她可以拆白自己在銀錢方面干干凈凈。
她自來就是這種死鴨子嘴硬的脾性,說起瞎話來,斬釘截鐵,對天賭咒,指地發誓的,就好像誰冤枉了她一樣。西門慶在琴童身上搜到了她的香囊,扒光了潘金蓮的衣服,用馬鞭子抽打了二三十下,她也咬牙不承認。
西門慶病了,吳月娘審問潘金蓮有沒有行事,明明是潘金蓮喂西門慶吃了三顆和尚藥,導致西門慶腎水竭虛而死。她卻狡辯絕對沒有,把事情賴在了韓道國老婆王六兒身上。
姐姐,你沒得說,他那咱晚來了,醉得行禮也沒顧的,還問我要燒酒吃,叫我拿茶當酒與他吃,只說沒了酒,好好打發他睡了,自從姐姐那等說了,誰和他有甚事來,倒沒的羞人子剌剌的。倒只怕別處外邊有了事來,俺們不知道。若說家里,可是沒絲毫事兒。
這次她就是要裝作清白的樣子,咬定自己沒有錢,不給自己媽媽付轎子錢,讓所有的人都僵在那里。吳月娘是當家人,府上的客人不交轎子錢,讓抬轎子的人等在門首,難看的是她,潘金蓮拉下臉來,有什么損失?吳月娘要給潘金蓮難看,若是給她付了錢,豈不是自己找沒臉。這個事情就進了死胡同,孟玉樓見不是事,只好自己拿出一錢銀子打發了轎夫。
自己平白無故被吳月娘擠兌,這個事是因潘姥姥沒有跟潘金蓮溝通,就接受了吳月娘邀請而來所引發的。潘金蓮窩了一肚子氣,回房之后,就開始拿著她媽來出氣:
“你沒轎子錢,誰教你來了?恁出丑劃劃的,教人家小看!”
潘姥姥自來是扒著西門家,四時八節上門走動,得一些分潤的,這些原是西門家親戚的舊例子?,F在吳月娘把臉一摩挲,不認賬了,叫潘金蓮自己交錢,潘金蓮自然覺得羞辱。
可是潘姥姥沾光西門家沾習慣了,如今西門家的光支楞怔地不叫沾了,她心里只關心自己以后有沒有錢使,并沒有和自己女兒一條心,說了:“姐姐,你沒與我個錢兒,老身那討個錢兒來呢?好容易赒辦了這分禮兒來!”潘姥姥還算計自己來一趟不能空手來,好容易籌辦的禮來,這次回去虧了可怎么辦。
潘金蓮一聽媽媽這樣說,更是火往上撞,開始哭窮,并罵她媽媽“料他家也沒少你這個窮親戚,休要做打嘴的獻世包!‘關王買豆腐——人硬貨不硬!”這是個撒氣的話,后面那句話才是她真心話“我又聽不上人家那等畢聲顙氣。前日為你去了,和人家大嚷大鬧的,你知道也怎的?”誰“畢聲音顙氣”?統共不就是吳月娘說過話么?而且她提到了事情的起因,就是前日孟玉樓生日時,潘姥姥來的時候,她和“人家”大嚷大鬧,那個“人家”不就是吳月娘么?她和吳月娘吵鬧是因為龐春梅攆了申二姐,因為她自己跑到吳月娘房里攔漢子,跟潘姥姥沒有關系,但是她要在爭吵中獲勝來撒氣,把罪過都潑灑在潘姥姥身上,埋怨潘姥姥不體諒她的難處。果然她是個會吵架,會壓制人的,幾句話說得潘姥姥嗚嗚咽咽起來,把一個媽媽治的服服帖帖,真個是個好閨女!
一轉眼,她就回屋里,和西門慶聽小右彈唱,與西門慶飲酒作樂,耍在一處。張竹坡在此批道:“真真地可殺!”
這個女人于人全無一分真心,使盡了虛詐之能事,就是對西門慶也沒有什么留戀,和西門慶在一處的時候,就勾搭琴童、女婿陳經濟。西門慶死后,她被吳月娘趕出去,在王婆家,又跟王婆的兒子王潮夜間偷作。聽見武松回來了,又想著跟上武松,過平安日子,最后被武松剖腹斬首,了了這個臭皮囊。有人說潘金蓮自幼喪父,被母親先后兩次販賣,缺乏安全感,才這個樣子的,可是通篇讀下來,再去比比《紅樓夢》中的人物,被賣的人不止她一個人,可是如她這般壞的,真是世間少見。
人吶,不管以前的出身和環境如何惡劣,現在的自己要面臨兩個選擇:是要作踐自己,報復命運;還是真真兒地想過好日子,學好的,做個好人,不造業障,從以往的命運中擺脫出來。要報復命運,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作踐了自己,的確讓接觸了她的男性都沒有好死,可是她自己也從中得不到一分一毫的好處,最后潘金蓮被武松剖開肚皮,掏出五臟,斬了頭顱,怕不是她自己想要的。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惡,最后被業火燒身,永在地獄,也是咎由自取。
潘姥姥的話也不真:潘金蓮和潘姥姥在慈孝關系掩蓋下的塑料母女情
潘金蓮與西門慶歡樂的時候,把潘姥姥打發到死了的李瓶兒房中,和如意兒、迎春用飯。潘姥姥回憶起以前李瓶兒對她好的種種,開始批判起潘金蓮了。
這其中的話意不過是三點:
1、李瓶兒對我好,她是個有仁義的姐姐。怎么好?就是每次給我“熱茶熱水”吃,每次回家都給我包東西。
2、女兒潘金蓮沒有仁義,“本分折針也迸不出來與我”,“她若肯與我一個錢兒,我滴了眼睛在地”。
3、我養她多么辛苦,她現在有著一切,都是我的功勞。
結論是潘金蓮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其實我們細細來看,潘姥姥的話也不真實,她的嘴只是想要敗壞女兒,撒白天侮辱她的氣罷了。
潘金蓮嫁到西門慶家,并不是沒有銀子拿的。潘金蓮被吳月娘攆出去之后,吳月娘要了潘金蓮一百兩身價銀子,這在當時來說是個天價了,沒有人覺得她值這個錢。但是吳月娘的理由是:“當初你家爹為她打個銀人兒還多,定要一百兩銀子,少一絲毫也不成的?!?/strong>
龐春梅來了說潘金蓮沒有錢,純粹是說瞎話點畫潘姥姥。她要什么西門慶就給她什么,釵梳衣服緊著她挑,也給她現錢去買脂粉翠花。西門慶梳攏了李桂姐,半個月不回家,潘金蓮勾搭了孟玉樓的小廝琴童,完事之后,就給了琴童兩三根金裹頭簪子,一點也不小氣;龐春梅來了,衣服首飾揀心愛的與她,說自己要穿發箍戴,西門慶立時給她稱了四兩珍珠,叫她用,這是釵梳富裕。
在西門慶面前裝自己沒有錢的樣子,下雙陸棋做賭,她哭窮沒有錢,可是西門慶不在眼前了,她和孟玉樓、李瓶兒做賭,就賭五錢銀子一次的輸贏。她讓劉瞎子給她回背的時候,更是舍得花錢,自己處就有現錢拿出來的。她之所以不給她媽媽,是因為她的確不跟她媽媽親,只是有倫理捆著,她要做做面子。吳月娘按親戚之情,請潘姥姥來,潘金蓮也不給她錢,反正有人會給她東西,也算作是媽媽沾了自己的光了,就夠了。
但是為何母女之情會如此淡漠,潘姥姥是絕對不會找自己的原因的,就是認為潘金蓮是忘恩負義的。自己自小在她身上投入那么多,教她針黹,資助她去上女學,如今她出落的聰明伶俐,在西門家穿綢裹緞,吃香喝辣,都是是自己的功勞,潘金蓮不但沒有涌泉相報,反而因為沾她一點點光,就搶白她,這個投資實在是虧的慌。
想著你從七歲沒了老子,我怎的守你到如今,從小兒交你做針指,往余秀才家上女學去,替你怎么纏手纏腳兒的,你天生就是這等聰明伶俐,到得這步田地?
其實回頭想想,潘裁縫在潘金蓮七歲的時候去世了,一個寡婦沒有收入維持生活,按說就應該節衣縮食生活才對??墒桥死牙褏s送她去余秀才女學學習文化,這是要做什么?九歲上潘姥姥就將潘金蓮賣到了王招宣府中做歌姬。潘姥姥自來就打著賣閨女過日子的譜子,要養揚州瘦馬的。王招宣死后,潘姥姥又把潘金蓮爭出來,以三十兩銀子的身價銀子轉賣給張大戶。
潘金蓮嫁與武大過生活的時候,不見潘姥姥來接濟,等潘金蓮嫁與西門慶時,潘姥姥又踅上門來,說什么“我是你媽媽,辛辛苦苦把你養活大,你得管我的話?!痹倮^續跟著沾光。在那個社會“孝比天大”,潘金蓮不能明著反抗,可是童年多次被親生母親買賣的經歷,讓她對“母慈女孝”有了自己的認識,她的報復心原本就強,怎么能瞧得起自己的母親?又怎么肯給她一分錢了?
可是潘姥姥不想這個,她只算計著自己的投入和產出,潘金蓮不孝順自己,自己就覺得做了虧本的買賣??墒沁@個也絲毫改變不了現實,雖然理想的狀態是“母慈女孝”,可是自己以前沒有做的事,怎么就能換回子女的至心對待呢?
第82回上,潘姥姥病死了,她的棺材是托了閨女的福,西門慶在時許了她的,吳月娘也送了插桌,三牲冥紙,潘金蓮也去祭拜了。但是出殯的時候,吳月娘因為潘金蓮有西門慶的熱孝在身,不準她去。潘金蓮對母親去世絲毫沒有什么悲哀的,照樣和女婿陳敬濟幽會。繾綣完畢,潘金蓮拿出了五兩銀子——如今她倒是有現銀子了,給陳敬濟,叫他打發抬棺材下葬的錢,看著入土了采回來,算是了了這段母女之緣。
我們當外人的角度來看,潘姥姥養育女兒七歲,潘金蓮在西門慶家七年,潘姥姥沾完了這個光,平日里得了些好處,臨死得了一具棺木,福分也就這樣了,都是自己做的,想要多的也沒有。潘金蓮在潘姥姥死后,還能出五兩銀子葬埋母親,盡一些女兒的心腸。這一點點良心也不白費,她被武松剖腹斬首之后,也沒有葬身野狗之腹,有陳敬濟替她收了尸,做了法事超度。這一啄一飲里面,有著作者勸世的苦心,莫當等閑看待。
說是慈愛、孝順是個老調子,聽著厭煩。息下心去,卻是自有好處。當爹娘的也別欺心說嘴,自己沒有做了,卻想著老來子女孝順,難換的,不成的;當兒女的也別不甘心,度量著做,孝順父母也不是白白做的。大家憑心去做吧,希望家家關系和睦,幸福美滿。
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