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冷冷清清的鵝蛋攤位我們店門前就是夜市,每天下午4點半開始就很是熱鬧,賣什么的都有。我們門口也有幾個攤位,我和王麗也是在這個攤位上認識的。因為只是賣鵝蛋,所以她的攤位并不是很大,起初也沒有太多的顧客。因為鵝蛋也不是生活必須品,所以她攤位上的人
冷冷清清的鵝蛋攤位
我們店門前就是夜市,每天下午4點半開始就很是熱鬧,賣什么的都有。
我們門口也有幾個攤位,我和王麗也是在這個攤位上認識的。
因為只是賣鵝蛋,所以她的攤位并不是很大,起初也沒有太多的顧客。
因為鵝蛋也不是生活必須品,所以她攤位上的人氣比不過旁邊賣小吃的和賣菜的。
盡管有的時候,擺一晚的夜市,也沒有幾個顧客。但是,奇怪的是她還是堅持著每天都來,而且還風雨不誤。
不一樣的見識
有幾次下雨天,她雖然有個小傘,但我看外面也很冷的,于是每次下雨就會叫她來店里躲雨。
這樣我們也算熟悉了,也經常會一起聊聊天,通過聊天得知,她要白天去工廠上班下了班之后,就會來夜市擺攤。
這天又下著很大的雨,我很好奇的問了她一句,天氣這么不好,你怎么還來擺攤了?
此時我還心想,好的天氣也沒看你有幾個顧客,這大雨天的更不會有顧客,還不如在家休息。
誰知她說,姐“開店容易守店難”,雖然我這僅是一個攤位而已,但是更要守住,只要是做買賣,一定要守,你如果經常關門,那么客戶跑過三個空趟后,第四趟他就不會來了。
的確,正如她這種小攤位,幾百塊錢的投資誰都能付的起,可是能經營好的,能守得住的并不多,回想一下這兩年我們門前在王麗沒來之前,都已經換了十多個攤主了。
生意來了!
說話間,外面的雨也停了,下雨、加之這時天色已晚,攤位略剩無幾。
而王麗還在堅持著要準時收攤,就在這時一位寶媽急沖沖的抱著寶寶走過來,邊走邊對王麗說:
“哎呀,出來要給寶寶買她吃的菜,結果走了一圈,什么也沒買到,都沒出攤,沒想到就你賣鵝蛋的出攤了”
“快快給我裝30個鵝蛋!”
這寶媽邊拿袋子裝還邊稱贊著說:
“我懷孕的時候就吃你家的鵝蛋,這鵝蛋是真好吃,而且不論什么時候來買都能找到你!”
寶媽準備走的時候,王麗還囑咐她說:
“你帶著孩子買東西不方便拿,下次需要鵝蛋你給我發個消息,我可以在擺夜市之前給你送貨上門?!?/p>
寶媽很是驚訝:
“真的啊,買鵝蛋還能送貨上門,太好了?!?/p>
說著便互相留了聯系方式。
賣完這30個鵝蛋,她開心的對在店里坐著的我笑了笑,比了個耶的手勢
30個鵝蛋她可能掙不了多少錢,但是這便是她守店的成功。
她每次都是這樣熱情,幾乎每個客人她都會留聯系方式,加為好友。
疫情下的商機逆襲
前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避免人員聚集,夜市也不讓擺了。
這期間大概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我沒有見到王麗,心里還在想這能守店的攤主不能出來擺攤得多著急。
突然有一天我在小區門口,看見一個風風火火的身影,我喊了一聲“王麗!”
還真是她,她騎著一臺小電動車,車上裝的滿滿的東西,看上去都是食物,一袋一袋的,有肉、有蔬菜、有水果,還有鵝蛋。
她見了我也很高興,畢竟之前每天都會見面的,我說這夜市一時半會兒也開不了,真替你著急。
她笑嘻嘻的說:“姐我現在比夜市都忙,你看我電動車上的這些貨……”
還沒等她說完,電話就又響了起來,我看她挺忙的,在接電話的時候和她打了個招呼便走開了。
看著忙碌的她我也沒多問,感覺像是在送外賣。
上門感謝
又過了幾天,她正好路過我們店門口,拎了一兜鵝蛋,匆匆忙忙的給我送來,意思是對下雨天我總讓她進店里來避雨,表示感謝。
進店她也沒坐上多一會兒,她手機的消息一直在響。
我告訴她疫情穩定下來了夜市估計很快就要開了,我說我們門前的位置還給她留著。
她說姐謝謝你還想著我,夜市我沒有時間擺了。
我打探的問了一句:
“你是在送外賣嗎?這么忙?”
她眼睛笑瞇瞇的,嘴角微微上翹,還沒開口,就流露出了內心的喜悅。
很有成就感的和我說,我不是在送外賣,是在給自己送貨!
她說,疫情的時候不讓擺攤,她就發朋友圈,在朋友圈里賣鵝蛋,然后送貨上門,當時擺夜市的時候也加了不少好友,遇上疫情,要貨的還挺多。
后來有的客戶,也會讓她幫忙帶些菜啊,肉啊的一起給送到家里。
就這樣她的營銷種類就一點點的增多了,都是家里生活必須品。
她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
我們成了好朋友,她邀我去做客
前天她又邀請我去她家做客,我說怎么今天你有時間了不用去送貨嗎?
姐你來就行了,我現在主內,不跑外了
我按她給我發的位置找到她家,其實不是她家,是她租的門市,里邊還有一個大院,大院里邊停了好幾輛小貨車,還有一個大庫房。
我去的時候看見她正忙給客戶開單子,她老遠的招呼我過去先坐下。
她這場地把我看的是目瞪口呆,我說你這是兩年的時間就把事業做大了???
她又是用笑瞇瞇的眼睛表示出心中的喜悅,肯定了我的說法。
姐,我現在不用出去送貨,我用電動車也送不過來了,要貨的太多量也太大,之前雇了兩個人還是忙不過來,上個月又雇了三個人幫忙配貨。
我每天就負責統計訂單,然后員工配好貨,司機開車送貨,或者代理自取。
“代理自取,你現在這銷售模式這么快了,都有代理了?”我很是驚訝的問。
她說基本上每個小區都有團購群,都有代理,不得不說,疫情之下,團購的確很方便。
她不僅有大代理,還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小代理,小代理都是寶媽居多,帶孩子賣貨兩不誤。
這兩年因為疫情,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可是王麗一個賣鵝蛋的卻做大了,不僅自己掙到了錢,還成就了很多寶媽。
她給老公提了臺寶馬,還給老家的老爸,買了新房。
賣鵝蛋和百萬老板有啥關系
她和我感慨說,兩年前擺地攤賣鵝蛋就是她今日成功的基奠,那時鵝蛋一天的銷量并不大,但是卻讓她每天都收入了客源,這些客源就變成了她現在強大的資源。
俗話說的好,“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其實,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有所準備的人而且準備充分的人鳳毛麟角。準備的過程其實就是儲備的過程,經常這個過程是相當單調枯燥乏味的。
很多人就是因為無法忍受這個過程,才會導致自己平凡而碌碌無為,又因為浮躁,急于求成,所以才會與成功背道而馳。
其實想想王麗雖是一個小商販但有著一絲不茍的韌勁,一點一點地做,一點一點地成長,一點一點地磨煉,對待每一個人際關系都認真相處,能力就會一點一點地增長
當別人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都在感嘆別人的成功的時候,她卻在一點一點做好自己手頭的事。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爆發,也就有了所謂的準備。這個時候,機會的垂青就會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王麗成功了。很多人都很羨慕她,殊不知,她也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從一個賣鵝蛋的小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店鋪以及自己團隊。
與其說是準備好的人抓住了機會,倒不如說是機會抓住了準備好的這些人。因為世上到處都是機會,到處都有機會在尋找合適的人,那些磨煉了自己能力的人,就是機會要找的那些人。
就像王麗她并沒有自己刻意去尋找機會,而是機會來尋找了她,機會所要尋找的,就是她這種上手之后馬上就可以創造價值的人,試問,一個可以創造價值的人,有哪個機會肯放她走呢。
所以,在機會到來之前,我們也要像王麗一樣一點一點儲備自己的能力,一點一點地蓄積自己的正能量,等到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抓住機會,我們更可以承受得住機會所需要我們創造的價值。
劉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