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姐姐,你看?!辈》恐校?7歲的小蕾伸出雙手手腕,十多條割痕清晰可見——這是小蕾多次自殺未遂的痕跡。初中時,小蕾曾遭遇校園霸凌,之后便開始莫名嘔吐,最終被診斷為重度抑郁引發的軀體反應,導致她不得不休學。直到接受MECT治療后,她的嘔吐癥狀才
“姐姐,你看?!辈》恐?,17歲的小蕾伸出雙手手腕,十多條割痕清晰可見——這是小蕾多次自殺未遂的痕跡。
初中時,小蕾曾遭遇校園霸凌,之后便開始莫名嘔吐,最終被診斷為重度抑郁引發的軀體反應,導致她不得不休學。直到接受MECT治療后,她的嘔吐癥狀才停止,痛苦的記憶也仿佛消失了。
MECT,也稱無抽搐電痙攣治療,常用于治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2020 年底,取材抑郁癥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呈現了這種治療方法,在網上引發了一波討論熱潮。但是否如電影里描述的一般,MECT能消除人的痛苦呢?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一人大腦“輕松” 一人卻“噩夢”開始
患有抑郁癥的女孩,為了使自己忘記喜歡的男孩,選擇了一種“神奇”的治療方法,讓自己失去兩人相處的記憶……這是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中的場景。電影中女孩選擇的治療方法,叫做MECT。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抑郁癥患者選擇了這種療法,小蕾和雅麗就是其中兩個。
如今已經治療結束、病情緩解的小蕾告訴記者,MECT常規情況下一個療程為8~10次,每隔一天做一次,從進入手術室到麻醉蘇醒全程大約要1小時。小蕾回憶做完最后一次治療時,“當時有點蒙,分不清白天還是晚上,我問我媽現在幾點,我在哪兒。但能感覺到大腦特別輕松,有一些記憶忘了”。
17歲的小蕾雙手手腕遍布十多條割痕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會像小蕾那樣感覺“輕松”。
26歲的雅麗曾是個優秀的大學生,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她學東西很快,感興趣的事情很多。但她快畢業時,“突然感覺抑郁了,覺得心口痛,醫生說是躁郁”。
畢業后,雅麗住院做了MECT,“后來才發現抑郁不是噩夢,心口痛也不是噩夢,真正的噩夢是做MECT以后”。
“人的記憶是一個體系,不光只有記憶本身,還有當時的感受,當時的環境。它就像交織在一起的線團,想毀掉其中的一根線只能毀掉整個線團?!毖披愓f,“以前我買一件新衣服都會覺得很開心,現在就是送我一家服裝店我都沒有那種開心了?!?/p>
雅麗回憶,做完MECT后看不懂電視,聽不懂別人說話,喪失了學習能力,“就算當時很認真學會了,過兩天就又忘了,就像從來沒有接觸過一樣”。她覺得自己像一個空架子,“僅有一副軀殼,而沒有了靈魂”。
雖然做完MECT距今已經4年多,但治療給雅麗留下的影響還在:工作中跟外人打交道時,她很多時候理解不了對方的感受,不能與他們產生共情。
20分鐘讓大腦“重啟” 仿佛睡了一場回籠覺
MECT治療究竟是怎樣的過程?近日,記者來到省內一家精神病醫院,全程旁觀了一次治療過程。
1月21日下午,一間病房內住著兩位次日要做MECT的病人。主治醫師進去時,其中一人正在吃香蕉,遞給醫生被婉拒后,他打趣道:“明天(做完治療)不認識你了,可就不給你吃了?!币慌缘牟∮押俸俚匦χ胶?。
醫生提醒他們晚上10點之后不能進食、喝水,叮囑洗澡以保持頭發潔凈,否則會影響通電效果。護士將二位患者帶去稱體重,醫生根據體重調配麻醉劑和肌肉松弛劑。
1月22日上午8點剛過,8位患者在醫護人員帶領下走出病房。MECT室在一條長廊里,明晃晃的不銹鋼門框,三道門鎖。進了這道門再出來,他們的大腦將可能如電腦般被“重啟”。
患者進入第一個房間后,報姓名確認身份,再檢查家屬簽署的手術知情同意書。進入第二個房間,護士確認患者全身上下沒有金屬物品、隱形眼鏡、活動性假牙以及牙齒沒有松動后,患者方可進入治療室。
治療室內,兩位醫生、一位麻醉師和一位護士已在等候。患者躺上床,拉上床欄,手腳被塑膠環固定到床上。護士依次解開患者上衣靠近脖子的扣子,褲子的扣子。
一切準備就緒,醫生給病人戴上氧氣面罩,里面有吸入性麻醉劑,護士給患者手背扎上留置針,4分鐘后,觀察心率的監測屏幕上波段趨向一致,“嘀”聲加快,表明病人已進入睡眠狀態,麻醉師開始往留置針筒里推麻醉劑。10分鐘后,屏幕波段變窄,“嘀”聲放慢,頻率穩定,此時病人已進入麻醉狀態,醫生再往留置針里打肌肉松弛劑。
之后,醫生一邊觀察監測屏幕,一邊以相同頻率往氧氣面罩里打氣,打氣聲和儀器“嘀”聲此起彼伏。待監測屏幕上黃燈亮起,醫生將兩個電極片貼在病人左右太陽穴,大約一分半鐘后,醫生摘掉電極片。5分鐘后,黃燈滅,醫生拔針,摘掉氧氣面罩,護士將病人推入蘇醒室。
躺在蘇醒室病床上的病人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仿佛在睡一場回籠覺,8張病床無間隙并排擺放,墻上有4個電腦監測器。
9點08分,第一個患者睜眼。
護士走過去:“什么感覺?想吐嗎?”
“不想,這是在哪兒啊?”
“等會兒告訴你,舉右手讓我看看,嗯,左手,好,抬左腿,右腿?!币来瓮瓿芍噶畹牟∪丝梢韵麓舱玖ⅰ⒆邉印?/p>
11點37分,所有患者都蘇醒了,有一人對著垃圾桶嘔吐了兩分鐘。
回病房樓的路上,已是中午,來時有說有笑的8人,此刻不再說話,來時手挽手的二人,一人走在隊前,一人走在隊尾。
12點30分,病人可以開始進食。記者跟隨主治醫生來到前一天的病房,床頭是昨天剩的幾根香蕉。醫生問:“餓不餓,喝點粥,也可以吃根香蕉。”
昨天還在請醫生吃香蕉的患者卻說:“不知道是誰的香蕉,俺可不吃?!?/p>
專業醫師:MECT治療能消除痛苦但效果因人而異
據北京安定醫院官網介紹,該院是目前國內進行MECT治療患者人數最多的醫院,近三年年均治療患者二萬五千例。MECT是精神科治療領域一項適應范圍廣、起效快、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是利用短暫適量的電流刺激大腦,引起患者腦細胞同步放電,產生一次癲癇大發作,從而腦內的神經遞質代謝也會產生相應改變,使精神癥狀減輕甚至消失,而達到治療精神障礙的一種方法。
在《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年22期《MECT療法對難治性抑郁癥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預后的影響分析》一文中提到,實驗得出結論,MECT治療能改善抑郁狀態、提高認知功能,療效顯著。
“患者會誤以為MECT能消除痛苦嗎?”1月8日,記者就MECT相關問題采訪了河南某精神病醫院MECT科室主任醫師,該醫師解釋說“不是誤以為,是確實可以”。
針對小蕾和雅麗治療后的不同反應,該醫師表示,MECT雖然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精神疾病的治療,但實際上會受治療方案、患者個體情況的影響達到不同的效果,每個人恢復記憶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該醫師稱,記憶障礙是治療后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抑制什么時間段的記憶無法人為選擇。并且,MECT治療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還需要配合長期心理咨詢,患者也很有可能無法靠電療忘記過去的悲傷,還會產生一定的生理影響,比如惡心、頭痛或肌肉疼痛,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導致嚴重的心臟問題。
該醫師還建議,并非所有類型的精神疾病都適用MECT,只有出現下列情況且在經過專業診斷標準后才考慮使用MECT:異常興奮,非常容易沖動,情緒失控時會傷人或砸壞物品;嚴重抑郁,自我攻擊傾向非常嚴重,曾經自殺/自殘等;全身木僵,行為遲緩,思維停滯不前;無法吃藥,藥物治療已經沒有效果等。(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鏈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世界范圍內預計有超過3億人飽受抑郁癥的困擾。據估算,2019年,中國泛抑郁人數超過9500萬人,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
見習記者 許度寒/文 記者 趙墨波/圖
編輯 楊陽
審核 田震
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