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日醫聊##清風計劃#曾經被“強直性脊柱炎”折磨了十余載的小汪駝背超過90度,不僅對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內臟被嚴重擠壓,面臨著死亡威脅,同時也飽受著周遭無數異樣的眼光。當他被推出手術室的那一刻,父親見到兒子時隔多年又能重新平躺,不禁熱淚盈
#每日醫聊##清風計劃#
曾經被“強直性脊柱炎”折磨了十余載的小汪駝背超過90度,不僅對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內臟被嚴重擠壓,面臨著死亡威脅,同時也飽受著周遭無數異樣的眼光。
當他被推出手術室的那一刻,父親見到兒子時隔多年又能重新平躺,不禁熱淚盈眶。
他激動地握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張宏其教授的手說:“感謝你們創造奇跡,實現了他的夢想,給了他直立的人生!”
嚴重駝背十余載讓小伙失去生活能力
20歲本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但對于來自農村的小汪來說,卻是夢魘的開始。
原本強壯靈活的他,時常被腰背部疼痛困擾,甚至晚上學習工作后回到住處會有一種“駝背”而直不起腰的感覺。
在當地醫院就診后,卻并未查出病因,小汪開始盲目地吃藥。
但不僅沒有改善癥狀,反而令腰痛進一步加重。
“每天只有晨起那段時間還能忍受,其余時間背就痛得難以直立。”
為此,小汪四處尋醫問藥,幾經周折后竟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盡管嘗試了多種保守治療和藥物,可終究難以解決小汪腰痛和駝背的問題。
看著自己腰越來越痛,背越來越駝,小汪開始越來越感到絕望。
“那段時間到處奔波,確始終沒有辦法緩解腰痛和駝背的問題,感覺自從得上這個病就被世界拋棄了。”每當回憶起這段痛苦的記憶,小汪臉色總會不由自主地垮下來。
十多年過去了,經多方打聽,小汪帶著最后一絲希望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
此時小汪的脊柱已處于完全僵直的狀態,腰椎病理性后凸,軀干幾乎與地面平行。
不僅完全無法直立行走,睡覺更是無法躺平。
而且嚴重的后凸畸形導致腹腔、盆腔容積減小,已經明顯影響到了他的進食,飯量一天比一天小,人也日漸憔悴。
30多歲正值而立之年的小汪,不但無法挺直腰桿“立”起來,要“屈髖屈膝”才能站著,而且飽受疼痛、失眠、臟器受壓之苦。
長期的打擊甚至讓小汪對治療都不敢報太大的信心:“我并不奢望能恢復到正常人一樣的生活,更沒有考慮過結婚生子的可能,我只是想解決我吃飯和臟器壓迫的問題,能繼續活下去。”
專家:疾病比預期嚴重得多
“初次見到這個患者,團隊里所有的醫生都覺得很惋惜,既同情他的遭遇,又對這個高難度的挑戰感到棘手。”
張宏其教授介紹,小汪的脊柱畸形不僅嚴重,而且危害性很大。
長期的前屈體位,已經讓患者的心肺和腹部臟器受到嚴重壓迫,身體對手術的耐受性遠不如常人。
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極其嚴重,矯形難度極大,矯形術中可能出現癱瘓。
而患者又是一位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骨質疏松嚴重,矯形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新的骨折或術中術后出現內固定失敗。
術中的任何一絲不慎,都會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但若不做手術,隨著病情的進展,心肺和腹部等重要臟器將進一步受到壓迫,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將受到嚴重影響。
入院后,經過詳細檢查,張宏其教授團隊發現小汪的病情比預想中更糟糕:胸椎腰椎已經全部自發性融合,腰椎不僅沒有前凸,而且后凸超過90°。
僅靠一個椎體的截骨,無法滿足矢狀面重建的需求;多處截骨,又要擔心病理性的骨質疏松對內固定穩固性的影響。
況且患者的心肺腹臟器受到嚴重擠壓,能否耐受如此復雜的高難度手術?
患者脊髓長期處于一種過度拉伸的病態,截骨縮短脊柱后柱是否會影響神經功能?是否會導致癱瘓?
面對諸多疑問,加上如此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國際上都鮮見報道,可供參考的經驗十分有限,張宏其教授及其團隊只能反復探討,慎之又慎。
一邊是超乎尋常的巨大挑戰,一邊是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和期待。
經過細致的檢查和反復的討論,以張宏其教授為首的治療團隊決定承擔起這個艱巨的任務,并為他制定了嚴謹的治療方案。
高難度手術恢復小伙挺拔身姿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在麻醉科副主任鄒望遠教授團隊和郭靜、章成玉、陳葉帆等多名手術室護士的配合下,由張宏其教授主刀,劉金洋副教授、鄧盎主治醫師、高琪樂主治醫師協助,手術得以順利開展。
術中的難度還是超出了術前的預計,患者后凸僵硬且角度大,皮質骨質硬而脆,松質骨少且稀,胸腰段結構完全紊亂無法辨認,脊髓也處于高張狀態,稍有不慎,非癱即殘。
但治療團隊并沒有放棄,他們依照術前制定的嚴密方案,在奮戰了9個小時后,成功為患者完成了腰1和腰3的兩處截骨矯形。
在保證手術安全和脊髓神經功能的同時,一舉恢復了患者的矢狀面平衡,重塑了患者的脊柱曲度。
經過術后一段時間的休養和康復,小汪很快就適應了挺拔帥氣的“新姿態”,摸著自己挺直的腰桿,自信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臉上。
(編輯Max。)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脊柱外科 王敏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