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存臍帶血,給孩子一份生命保險。”“臍帶血里有造血干細胞,關鍵時刻能救命!”產檢時,很多孕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宣傳。宣傳人員說得頭頭是道,勸的苦口婆心,孕媽媽心里卻是疑慮重重、猶豫不決:臍帶血真的如此神奇么?關鍵時刻真的能派上用場嗎?究竟要不
“存臍帶血,給孩子一份生命保險。”
“臍帶血里有造血干細胞,關鍵時刻能救命!”
產檢時,很多孕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宣傳。
宣傳人員說得頭頭是道,勸的苦口婆心,孕媽媽心里卻是疑慮重重、猶豫不決:臍帶血真的如此神奇么?關鍵時刻真的能派上用場嗎?究竟要不要存臍帶血?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說說清楚。
臍帶血確實很寶貴
臍帶血是胎兒分娩并斷臍后,從臍靜脈采集獲得的血液。
臍帶血之所以寶貴,不僅在于一個孩子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儲存,還因為它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
簡單科普一下造血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具有長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的潛能,可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癥免疫缺陷癥等惡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措施。
相比骨髓干細胞治療,臍帶血更有優勢:臍帶血含有的干細胞非常早期,對比骨髓和外周血來源的造血干細胞,對配型的要求低,移植后排異反應發生率低并且程度輕,患者移植后生活質量更高。
這么厲害的臍帶血,當然要給孩子存一份了!
先別急著掏腰包。
花錢存了,但孩子基本沒可能用
營銷人員沒有告訴我們的是:成功用臍帶血移植治療的患者,99.9%以上用的都是別人的臍帶血。
也就是說,萬一孩子真的得了白血病,出生時存的臍帶血基本沒可能給自己用,還是得去找健康的干細胞來進行移植。
沒錯,錢花了,但用自己的臍帶血救自己的概率微乎其微。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專門發布過《臍帶血使用指南》,指出在寶寶出生后 20 年內,需要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極低,僅為 0.0005%-0.04%。
這是因為,一些嚴重到只能靠移植才有機會治愈的疾病,多數和遺傳有關,尤其是涉及到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等。
而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自己臍帶血里的干細胞本身也存在基因問題,當然不能再來救自己了。
美國兒科學會也指出,盡管未來臍帶血在孩子自身一些慢性疾病治療中可能會起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一個結論。
這個研究過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也可能是五十年、一百年,然而臍帶血長期凍存后的干細胞活性難以保證,自體移植的成功率也很難說。
有朋友可能要問了,自己用不了,那家人、兄弟姐妹總可以吧?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很骨感。
數據顯示:孩子的臍帶血和同胞兄弟姐妹完全吻合的幾率大約為25%,和其他家人更低。一旦家族本身就有遺傳性疾病,那臍帶血的“健康率”更會大打折扣。
所以,自存臍帶血并不是所謂的生命保險,到頭來很可能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這么來看,那就不存了吧?
自存不如捐獻
說到這里,可能不少人會有疑惑,難道在醫院里宣傳“花錢存臍帶血”的不是公共血庫?
還真不是,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目前,我國臍帶血庫分為兩種:一個是私人血庫,一個是公共血庫。
私人血庫,就是我們自己花錢存臍帶血的地方,費用在2-3萬元不等,一般存20年,僅供自己和家庭成員使用。
公共血庫,是由國家衛生部批準建立的血庫,捐入公共庫的臍帶血不收取費用,提供給全社會的患者進行配型和治療使用。成功捐獻臍帶血的家庭,在需要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時,可享受優先配型。
世界骨髓捐獻協會、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以及歐盟,都表明了科學界和醫學界的主流態度:鼓勵和提倡所有人盡可能捐獻臍帶血給公共臍帶血庫。這能讓臍帶血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讓更多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夠得到幫助,也是臍帶血存儲技術發展的初衷。
目前,我國批準建造的合法臍血庫共有7家,分別是北京市臍血庫、天津市臍血庫、上海市臍血庫、浙江省臍血庫、山東省臍血庫、廣東省臍血庫、四川省臍血庫。
特別說明一下,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發布的《臍帶血使用指南》中提到,有一種情況鼓勵自存臍帶血:新生兒有兄弟姐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細胞移植;或者新生兒的父母一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細胞移植,且基因檢測表明嬰兒和患病父母配型一致。
各位孕媽媽,你們產檢或者平時有遇到過臍帶血宣傳嗎?對此,你們怎么看呢?會存還是捐?留言告訴我們吧。
何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