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點擊關注,學習更多金融知識33年前,四川的湯婆婆往銀行里存了400元錢,當年這筆錢能買房子、400斤豬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華香煙或50瓶茅臺酒。今天,湯婆出這筆線,連本帶息8358.2元,僅夠買420斤面粉、69斤豬肉、40盒中華
點擊關注,學習更多金融知識
33年前,四川的湯婆婆往銀行里存了400元錢,當年這筆錢能買房子、400斤豬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華香煙或50瓶茅臺酒。今天,湯婆出這筆線,連本帶息8358.2元,僅夠買420斤面粉、69斤豬肉、40盒中華香。
這里就有個疑問:明明錢從4000到8000多,整整翻了1倍多,。然而,她現在卻買不到一套房了?也買不到400斤豬肉了.....這是為什么?錢去哪兒了?
原因一:因為通貨膨脹
通貨脹在無形中侵吞著我們的財富,影響著我們每個人。那么,就們所能感覺到的通貨膨脹對我們的目常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說起通貨膨脹,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傳統的教科書中,關于通貨影脹的描述一定是這樣的: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當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時就會發生通貨膨脹,而這時貨幣會貶值,物價會上漲。
原因二: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然而,可怕的因素卻另有其因:信貸擴張和貨幣發放
小孩子喜歡玩一種扔爆竹的游戲,但是,如果A小孩向B小孩腳的是一個炮,B小孩揀起這個炮扔給了C小孩,C又扔給了D,依此類推,直至Y小孩扔給了2,這個啞炮終于在Z的臉上炸開并炸瞎了Z的眼。這里、A是遠因,Y是近因,中間還有從B到W的一系列連接點。那么、誰該對這件事情負責呢?
這個小小的比喻可以看成是金融危機發展的一個過程,金融危機是在種種因素的傳遞累積中爆發的。那么誰該對金融危機負責呢?
金融危機原因是投機行為和信用擴張,近因則是某些不起眼的偶然事件,如一次銀行破產、某個人的自殺、一次無關宏旨的爭吵、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暴露或是拒絕為某些人貸款以及僅僅是看法的改變。這些事情使市場參與者喪失了信心,認為危機即將來臨,從而拋出一切可轉換為現金的東西諸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外匯和商業票據。當所有需要貨幣的人都找不到貨幣了,金融領域中的崩潰便會傳導到經濟中的各個方面,導致總體經濟的下降,金融危機的來臨。所以你的錢就不再是當初的錢,也買不到當初匹配的財產!
回到題目:1978年前的1萬元相當于今天的1447萬?
數據表示:
按照通貨膨脹計算:1978年的1萬元人民幣,相當于今天的51萬人民幣
按信貸擴張和貨幣發放計算:1978年前的1萬元相當于今天的1447萬人民幣
可怕吧?錢貶值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那問題又來了,怎樣抵御錢的貶值呢?
那就是今日賺的錢今日全部消費掉,這便可以完全抵御錢貶值帶來的風險。可是?這是完全不可行,也不可取的辦法!那么怎么辦呢?
請讀者幫忙回答下面這個問題:作為普通大眾百姓,如何保值今日的財產?
歡迎評論區寫出你的答案,小編將跟你一起討論更多關于“錢”的秘密!
歡迎留言區評論,轉發!小編將持續為您奉上精彩內容!
王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