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酷似山藥,國內種植多年卻少人吃,常年出口日本,俗稱“東洋參”山藥,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這是菜市場、超市的蔬菜區域,一種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蔬菜。并且它的辨識度也很高,一根根細長如同棍子一樣。而近幾年也出現了一種“新型蔬菜”,它長得像極了山藥,
酷似山藥,國內種植多年卻少人吃,常年出口日本,俗稱“東洋參”
山藥,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這是菜市場、超市的蔬菜區域,一種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蔬菜。并且它的辨識度也很高,一根根細長如同棍子一樣。
而近幾年也出現了一種“新型蔬菜”,它長得像極了山藥,也被不少人誤認成山藥,但是在國內種植了很多年,卻一直不被太多人所熟知。
可是在日本卻很受歡迎,是一種家喻戶曉的家常蔬菜。它就是俗稱為“東洋參”的牛蒡,你們認識嗎?
牛蒡的小簡介
牛蒡在我國其實是一種種植非常久遠的植物了,迄今已經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了。它在我國的分布也很廣,山東、江蘇、陜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都有它的身影,既有種植的,也有不少野生的。
這種植物在民間多叫它東洋蘿卜、黑蘿卜、惡實、鼠粘草,或者是東洋人參、東洋參等等。在中醫上也叫它“大刀子”。
之所以它在我國栽種超過2000年了,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它,是因為長期以來它都是被當成一種中藥材,直到近些年才開始逐漸當成蔬菜來食用。
牛蒡的辨識度還是很高的,它的葉子是寬卵形的,比較的寬大,長可以達到30CM,而寬也有足足20CM。所開的花是一種頭狀花序多數或者少數在成傘房花序或圓錐狀傘房花序。
尤其是它的果實非常有特色,這是一種倒長卵形的瘦果,上面還有許多細長的尖刺,看起來倒很像很多農村娃兒時玩過的野果——蒼耳子。
牛蒡的價值參考
前面也說了,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牛蒡在我國都是以入藥為主,并且它的藥用價值還很高,獲得了很多醫學大咖們的高度評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是評價它:“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
牛蒡既然被稱之為東洋參、東洋蘿卜等,可見它的價值確實是可以和人參相提并論的。而牛蒡入藥,始載于《本草圖經》。
另外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唐代孟之先的《食療本草》等書均對牛蒡的功效和作用進行了詳細的記載。而且牛蒡是全身都是寶,它的根、莖、葉和果實都是能入藥的,并且無毒副作用。
當然了,絕大多數都是用它地下像山藥一樣的根來入藥了,主要具有祛風熱清熱解毒,消腫痛的用途,常用于頭暈、咽喉熱腫、齒痛等癥。
可是在日本長期以來,牛蒡都是一種家常的蔬菜,我國近些年也開始大量種植牛蒡,但是一小部分用來入藥,大部分都是出口到了日本等國家,并且還被稱之為“蔬菜之王”,有著“賽人參”的美譽。
這是因為牛蒡的營養方面非常的出色,牛蒡的根塊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和鈣、鐵、磷等一些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氨基酸。
尤其是牛蒡中所含有的胡蘿卜素非常高,它的含量要比胡蘿卜高出 200 多倍,并且還具有較豐富的維生素 B、維生素C以及菊科類植物所特有的菊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國外把它稱之為“蔬菜之王”了。
牛蒡的食用方法
有些人就會好奇了,這貨到底怎么吃呢?難道和山藥的吃法一樣嗎?
沒錯,牛蒡長得和山藥極其相似,而食用方法也是差不多的。它的牛肉本來就含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但是需要注意,在食用之前也是要記得清洗干凈才行,然后還要去掉外皮哦。
而牛蒡處理好了之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來烹飪了,無論是炒菜、涼拌,還是蒸、煮、燉等都是可以的,并且每一種吃法都很不錯。
在近些年,因為牛蒡的營養豐富,兼有藥用價值,所以也就借助于高科技而被開發出了更多的吃法,比如發酵牛蒡茶、牛蒡啤酒、牛蒡乳酸菌等。
而在日本,牛蒡早就是家喻戶曉的一種尋常的蔬菜了,而且為了食用的方便,牛蒡還被做成牛蒡條等快捷食品。
結束語
正因為牛蒡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了,并且它在國內也被當成蔬菜推廣食用,所以它的需求量大增,不少農民紛紛加入種植它,也給他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不過,目前國內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牛蒡,更不懂得如何把它烹飪成為美食,所以它即便是牛蒡已經從中藥材被搬上了餐桌,但畢竟還沒有普及吃牛蒡,因此國內市場的需求量依然不大,主要還是出口到國外了。
目前國內偶爾在一些菜市場也有牛蒡賣,但是有些人不認識卻把它當成了山藥。而且牛蒡的價格相比于山藥,也是有幾分優勢的,一般都要賣到十幾塊錢一斤,可能和種植的農民不多有很大的關系。
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牛蒡嗎?可有吃過牛蒡,喜歡吃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張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