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01.學游泳,踩了大坑:鼻炎大家好,我是阿呆爸。在給孩子學特長、報興趣班這件事上,我一直推崇游泳,好處是:損傷小、塑造身材、培養耐力。當時,我完全沒有想到,游泳的壞處有哪些?現在,經過一個暑假,阿呆上了30多堂課,花了3000塊,我遇到了一
01.學游泳,踩了大坑:鼻炎
大家好,我是阿呆爸。
在給孩子學特長、報興趣班這件事上,我一直推崇游泳,好處是:損傷小、塑造身材、培養耐力。
當時,我完全沒有想到,游泳的壞處有哪些?現在,經過一個暑假,阿呆上了30多堂課,花了3000塊,我遇到了一個大坑:
鼻炎!
這是此前完全沒有料到的,到底是繼續堅持下去,還是及時放棄?我選擇了果斷中止。
我的想法是:
學特長如此,一切以身體健康為重,其他的都是浮云。
該放棄的時候,一定要果斷一點。無謂的堅持,可能會害了孩子。想遠一點,將來孩子的考試成績、升學、談情說愛、職場工作,道理其實也一樣。
02.小孩子免疫力不足,要注意
小孩子學游泳,容易得鼻炎!
這是我的知識盲區,完全沒想到。
因為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是,游泳三年多了,從來就沒有感冒、鼻炎,外甥女來學的時候,也沒有遇到。
偏偏阿呆就踩到這個坑了。
這一次學游泳,大約上了五六次課的時候,我和老婆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每次游完泳回來,阿呆就鼻塞、流涕,呼哧呼哧的。歇幾天又好了。再去游,又發作。
剛開始,我以為是腺樣體肥大。因為此前我們就有過這個毛病,時好時壞。帶到兒童醫院去看了醫生,果然如此。醫生建議手術切除。我和老婆商量了之后,決定還是先吃藥,觀察兩個月再說。
后來,用了腺樣體肥大的藥,還是幾乎沒有好轉。相反還鼻塞得更嚴重了,說話都有鼻音。
有一天,我就突然想起來,不會是鼻炎吧?游泳浸水刺激的,就怕再染上鼻炎,那就煩了。
又找了醫生咨詢,還真的是!學游泳的小孩子染鼻炎的還挺多。據說游泳運動員鼻炎發生率是普通人的4倍。
大致的解釋就是:
孩子還在發育,免疫力不足,泡在水里一個多小時,易受水里消毒劑的刺激,挺容易得鼻炎、中耳炎、干眼癥、哮喘的。
我們決定暫時中止學游泳。等到明年后年,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重啟。
03.一切以身體健康為重,其他的都是浮云
花了3000塊,上了30多堂課,還報了長訓班?,F在要半途而廢了。
可惜不可惜?可惜。要不要后悔?完全不必要。
因為這件事觸動我想起一件和女演員“劉存浩”有關的事。
劉存浩這幾年很風光,她是張藝謀電影《一秒鐘》《懸崖》里的女演員,是新生代的“謀女郎”。
電影上映之后,頻頻上了熱搜,不是因為電影,而是因為一件陳年舊事。
2012年的時候,劉浩存父母經營的舞蹈學校因教學不當,曾導致一位7歲女孩終身癱瘓。這事鬧上法院之后,劉存浩的媽媽被判賠償100多萬。
有心的讀者網搜一下就會發現,小女孩學舞蹈練習所謂的“下腰”動作之后,脊髓損傷的事,經常熱搜。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很多舞蹈老師總認為“下腰”“劈叉”練得越早越好。求快,求強度大,忽視每一個孩子的身體發育不同,忽視孩子異常信號。
而家長呢,也往往因為不太懂,大意了,只會鼓勵說“再堅持一下”“學特長都是很辛苦的”“某某家孩子都可以,你為什么不行?”
當然客觀地說,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學舞蹈癱瘓了,踢足球骨折了,練拳擊傷眼了,畢竟是少數。
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不管報什么興趣班、學什么特長,都要以孩子身體健康為中心,其他的都是浮云。
學好學壞,隨緣就好。
04.要勇于嘗試,也要實事求是
這一次踩坑,我有三點感想。
一、家長要明確學興趣、特長的目的。
學特長的目的是什么?是走職業道路,還是業余玩一玩,還是純粹抱著鍛煉身體的目的?
目的不同,方法、路徑也不同。理想越高,風險也就越大。
拿我們家阿呆來說,我給他學游泳,雖然心里隱隱約約的期望他要游好,至少要接近三級運動員的水平吧。
但這只是次級目標。首位的還是鍛煉身體。
當兩個目標沖突的時候,不管是花了3000塊,還是3萬塊,都要停下來認真想一想初心何在。
所以,我們暫時中止了游泳,等再過一年再來試試。
二、家長需要多留心,不要以為交給教練、培訓班就完事了。
這次學游泳,阿呆上了30多堂課,我陪了大概20次。
一般都是他在小池里學,我在大池子游。一起去,一起走。
教練怎么教,他學的怎么樣,我從來不干涉。但每堂課我會悄悄觀察個幾分鐘。
每次游完了,還會特意跟他聊聊怎么樣。他睡覺沉了,鼻子出現鼻塞,我也注意到了。
第一時間咨詢了教練,找了醫生。又觀察了幾次,才下定決心。
我注意到一個現象,送孩子上興趣班、學游泳的主力是祖父輩。一般都是送進去了,老人在外等著。
他們年紀大了,精力有限,孩子到底學的怎么樣,需要做哪些改進,也是有心無力。最后可能就是錢稀里糊涂花了,效果卻未必有。
三、生活里有太多意外。家長要勇于嘗試,也要實事求是。
真實的育兒生活,很少是一帆風順的。
你對孩子的任何計劃,都只是打算。任何一個突發的小意外,都可能打亂整個安排。
學足球,可能老是容易扭傷腳。學畫畫,三五年就是不開竅。學音樂,一開口就是公鴨嗓。那時候怎么辦?
當然是勇于嘗試,也要實事求是,懂得放棄。該放棄的時候,不要怕丟臉,不要舍不得。
我們家阿呆,30多堂課地砸下去了,不行。那就再試試其他的吧,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只要家長多用點心,多陪著孩子試一試,總能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
真的實在找不到,那就回過頭想想:是孩子的健康快樂重要,還是會投個三分球,贏個黑帶證書重要。
我相信,對絕大部分家長來說,回答毋庸置疑吧。
· 今日互動 ·
你家孩子學過什么特長,最后放棄了?因為什么原因?歡迎留言聊一聊。
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