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3年,隨著藏獒經濟的崩盤,平日里萬人吹捧的藏獒,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了燙手山芋。在藏區,數以萬計的藏獒淪落街頭。數據顯示,僅玉樹州囊謙縣就有8000多只流浪狗。而果洛州更是有1.4萬只流浪狗,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藏獒。要知道,藏獒可是曾經被
2013年,隨著藏獒經濟的崩盤,平日里萬人吹捧的藏獒,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了燙手山芋。在藏區,數以萬計的藏獒淪落街頭。數據顯示,僅玉樹州囊謙縣就有8000多只流浪狗。而果洛州更是有1.4萬只流浪狗,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藏獒。
要知道,藏獒可是曾經被吹到“單槍匹馬戰三虎”的神犬,就連價格都一度被炒到最高4000萬。為何如今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笑話,甚至是狗肉店里待宰的牲畜?被遺棄的藏獒給社會帶來了哪些危害?又是誰在給炒作客們擦屁股?
藏獒炒作的源頭
有資本,就有炒作。追根溯源,4000萬一只的藏獒,和美國脫不開關系。自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探險隊從喜馬拉雅山上帶走一只藏獒之后,藏獒就逐漸成為美國人追捧的對象。
“體大如驢,奔馳如虎,吼聲如獅,儀表堂堂”(紅色),這是公元十三世紀《馬可波羅游記》中對藏獒的描述。藏獒與眾不同的氣質,一下就迷住了一眾美國人,他們紛紛表示想擁有一只自己的藏獒。
但是,美國不產藏獒,可美國人又想要,那就必須承擔從西藏到美國的高昂運費,再加上藏獒神秘的身世,藏獒的價格很快就被炒了起來。
1983年,臺灣明星張佩華,花了120萬臺幣從美國人手里買回了一只藏獒,一時轟動整個臺灣。
要知道,當時的120萬臺幣,足以買下一棟臺灣的樓房。在明星效應的推動下,藏獒光是幼崽的價格就達到了20~30萬臺幣。有些眼光毒辣的人,一眼就看中了藏獒的商機。1985年,一位福建商人拿著幾張藏獒的照片找上了養狗行家——王占奎。
雖說是養狗行家,但王占奎第一次看見照片的時候卻一頭霧水。因為他以前從未聽說過藏獒,更別提見過了。福建商人表示,希望王占奎能多弄些這種狗回來,再把它們轉手賣到臺灣,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在利益驅使下,王占奎四處打聽,最終得知,這其實是來自西藏的品種。1986年春,王占奎第一次進入西藏。用總成本不過幾千塊前的收音機和電燈泡等物品,換來了23只藏獒。轉手一賣,就賺了十萬,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十萬元戶。
有了名氣的王占奎趁熱打鐵,借媒體之手,把藏獒打造成了堪比大熊貓的珍稀物種。1999年,一條2個月大的藏獒在國內能賣到5萬,成年藏獒最高能賣到20萬,這些錢足以在北京二環買一套200平米的房子。
當然了,投機客們自然不會滿足于這點利益,他們還想要更多,只不過他們缺少一個合適的理由,讓更多人相信藏獒值錢。
把藏獒炒到4000萬的男人
2003年,一位閃閃發光的“金牌教練”馬俊仁走入了投機客們的視線。為什么說他閃閃發光呢?因為他曾經靠著“嗑藥”,培養出過三位世錦賽的長跑冠軍。
不過,當時的人并不相信馬俊仁帶領隊員“嗑藥”。就連黃宏都曾在小品中力挺過馬俊仁。可見,馬俊仁具有很強的名人效應。
不得不說,馬俊仁的確是個營銷人才,他巧妙地利用民族情緒,把藏獒渲染成中國文化的象征;是唯一能夠在國際賽事上奪得金牌的中國犬種;也是唯一能夠幫助國家賺取外匯的犬種。
此外,他還強調,全國純種藏獒只剩下不到100只,而他手上,有一半。不得不說,馬俊仁的營銷十分成功。2005年,他手上一只名為“小王子”的藏獒,搖身一變成為了4000萬都不賣的至尊藏獒。
與此同時,中國藏獒在美國犬舍俱樂部比賽中正式亮相。緊跟著大量資本開始盲目跟進市場,導致藏獒價值普遍飛升。一只普通的成年藏獒,被叫賣到10萬元;2009年,杭州新精品中國藏獒展會上,最貴的藏獒標價3000萬;2012年2月,石家莊藏獒展會上,某品種藏獒光是育種費就高達120萬。而其他各種藏獒展會上,被用來交易的藏獒也都是上百萬的“純種”藏獒。
最離譜的是,點石成金這種人類虛幻出來的能力,在馬俊仁這里竟然成了現實。
假設有人舉辦一期獒展,并把馬俊仁請來。那么只要馬俊仁指著你的藏獒說:“這只少于200萬不能賣”那么恭喜你,你的藏獒已經價值200萬了。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支撐起藏獒市場的都是有錢人,他們要么是企業家,要么就是土豪。真應了那句話“人有錢了,就不知道該怎么花了”藏獒明明什么實用價值都沒有,反而成了撐起富人排面的工具。
有人可能會反駁,藏獒怎么沒有價值,這么兇猛的狗,當然是用來看家護院吶。但是,富人真的需要用一條狗來看家護院嗎?當然不需要。
那么普通人就更不需要了,一條動輒百萬的藏獒,普通人也買不起。更何況,很多藏獒還丑的不行。由于市場畸形,人們的審美也開始畸形化。比如,有人想要鬃毛更長的藏獒,狗販子就拿藏獒和松獅雜交;想要大吊嘴,就拿藏獒跟紐伯利頓雜交。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很多飼主為了讓藏獒看起來更兇狠,直接在臉上打硅膠、注水,甚至還有做手術把額頭上的皮拉到鼻子上的。最后改造出來的藏獒長相一臉委屈,而且性格還不穩定,連主人都咬。相比之下,真正的純種藏獒不僅品相好,而且還很忠心。
曾經3000萬一只的藏獒,最后卻成為了食材
以上這些都暗示了藏獒市場終將衰敗,只不過市場崩塌還需要一個契機。2012年隨著八項規定出臺,中央反腐力度加大,藏獒市場受到了嚴重沖擊。
2013年,曾經價值百萬的藏獒,直接掉到一兩萬,甚至幾千塊的價位。你以為這就跌到底了嗎?要知道,藏獒可是專業干飯戶,據一位馴養藏獒的人說,一頭70公斤的藏獒,每天能吃下300~400元的食物。換算下來,不到三個月,成本就能超過兩萬。
可見,此時的藏獒已經成了十足的賠錢貨。2015年,西藏3000家藏獒繁育中心倒閉了2/3;成都的藏獒市場轉眼間就成了水族館;還有很多人砸進去上千萬,結果最后只能收回幾百塊。這還是品相不錯的藏獒,稍差一點的直接免費,更差的直接被拉到火鍋店。
2015年,《紐約時報》就曾出過這樣一篇報道,20只藏獒被塞在卡車里,運往東北的屠宰場。而卡車里面的每只藏獒,價格不過才35元。被屠宰后的藏獒會被制成火鍋食材或是手套里襯。
當藏獒成為流浪者后
不過,這些需求并不能解決掉所有的藏獒。所以狗販子們只能將更多的藏獒遺棄。尤其是西藏,成了流浪狗的重災區。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人口只有17萬的青海果洛州,卻有1.4萬多條流浪狗,其中大部分都是藏獒。這給當地政府和居民帶來了極大困擾。因為它們終日饑腸轆轆,經常和當地人民發生沖突。
藏族學生江央才加至今仍然記得,自己曾被3條流浪狗瘋狂追攆,要不是附近有一家民宅讓他躲了進去,他肯定會被咬的很慘。根據藏族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那段時間,當地平均每月有180人被流浪狗所傷。
除了主動傷人外,藏獒的糞便還會污染水源,將包蟲病傳染給人類。要知道,包蟲病可是危害最為嚴重的慢性寄生蟲病。他們的幼蟲會在小腸內孵出,并穿透小腸,跟隨血液入侵我們的肺部和肝臟,最后長成腫塊。一些腫塊能長到幾十斤重,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安全。
數據顯示,未經治療的包蟲病10年病死率高達94%。此外,流浪藏獒還嚴重威脅著生態平衡。他們經常三五成群,圍攻雪豹或是未成年的小熊。曾有人親手拍下一段視頻,一只年輕的雪豹被三只流浪藏獒圍攻,被迫放棄了剛剛捕獲的巖羊。
誰在幫炒作客們擦屁股?
按照我們以往的邏輯,既然藏獒危害這么大,那干脆都殺掉不就好了?可是按照藏族的傳統,狗是不能殺的。所以,為了解決流浪狗帶來的禍患,當地人民和政府建立了流浪狗收容所。
不過,流浪狗干飯能力極強。比如,一家收容所收容了1200只流浪狗,那么他們每頓飯就能吃掉17袋50斤的面粉。所以,當地政府經常感到不堪重負。
在這場瘋狂的炒作游戲中,入局者有人賺的盆滿缽滿,比如馬俊仁;也有人賠的傾家蕩產。可那些賠的傾家蕩產的人真的可憐嗎?別忘了,他們也是這場巨大泡沫的制造者。真正可憐的是那些無助的藏獒,還有那些幫助炒作客擦屁股的無辜藏民。
丁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