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今,市面上的護膚品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挑花眼。于是,一些看似很簡單就能實現(xiàn)的護膚品檢測方法出現(xiàn)并傳播開來,甚至成為檢驗某款產品的“標準。”那么,這些方法,究竟靠不靠譜?用紫外燈檢測面膜熒光劑?首先,熒光劑是一種染料,化妝品
如今,市面上的護膚品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挑花眼。于是,一些看似很簡單就能實現(xiàn)的護膚品檢測方法出現(xiàn)并傳播開來,甚至成為檢驗某款產品的“標準?!蹦敲?,這些方法,究竟靠不靠譜?
用紫外燈檢測面膜熒光劑?
首先,熒光劑是一種染料,化妝品里含有的熒光劑,只要在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內,是無毒無害的。其次,用紫外線燈照射面膜有亮光,只代表產生了熒光反應,不代表一定有熒光劑。因為除了熒光劑,維生素、水楊酸等都有熒光反應。紫外線燈只能測測熒光反應,用它照射面部,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亮亮的熒光斑點,這些斑點并不只是護膚品中熒光劑帶來的,也可能是面部的蛋白質碎片、細菌、油脂等產生的熒光反應。
雖然熒光劑危害沒有那么嚴重,但確實有一些不良廠商會在產品里添加違規(guī)的熒光成分,因此沒有國家監(jiān)管保障的“三無”護膚品還是不要隨便亂用。如果一定要檢測熒光劑,需要拿到權威機構去進行檢測,只有專業(yè)的數據報告才能說明是否含有熒光劑,而不是單靠一個紫外線燈來下結論。
化妝水泡沫越多越營養(yǎng)?
網上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搖晃爽膚水,如果泡沫多,說明營養(yǎng)成分就多,反之營養(yǎng)成分就少。事實上,營養(yǎng)物質含量和泡沫多少沒有關系。爽膚水中的成分既有水溶性的,也有脂溶性的,將脂溶性成分溶在水中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會導致?lián)u晃時產生泡沫,表活越多,泡沫越多,與爽膚水的營養(yǎng)性無關。
此外,生產爽膚水時,有時為了將香精、精油類物質溶于水,也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劑,它能使液體的表面張力增大,讓所有的物質均勻融合,形成水包油的體系,讓各種物質不易分層,保存的時間也更持久。
蘋果抗氧化實驗?
在一些平臺或者微商那里可能經常會看到一個所謂的抗氧化實驗:首先在蘋果橫切面的一邊涂抹產品,另一邊則完全暴露于空氣中。靜待一段時間之后,涂抹產品的一邊基本沒有顏色的變化,而另一邊則已經完全呈現(xiàn)氧化的銹色,于是這個實驗的結論就是,產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但事實上,涂抹了保養(yǎng)品的一邊沒有發(fā)生變化是因為產品限制了蘋果與氧氣的接觸,這與抗氧化效果沒有任何關系,即使是不屬于抗氧化成分的甘油和礦油也能延緩蘋果的變黑。其次,實驗中測試的是蘋果中的多酚與氧氣結合的能力,而不是自由基。而人體需要的抗氧化性能,更多的是要考慮到如何清除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
PH值呈弱酸性就是溫和不刺激?
一般來說,健康、皮脂分泌正常的皮膚,表面的PH值一般是呈弱酸性的。所以一些人就認為和皮膚PH值接近的弱酸性護膚品會更加溫和,不刺激皮膚。因此我們也經常會看到用PH試紙來佐證溫和性的例子。然而真相是,PH值呈弱酸性的護膚品也不一定溫和,溫和的產品,PH值也不一定都呈弱酸性。
比如苯乙基間苯二酚,俗稱 377。這個成分要保持活性,配方的PH一般在5左右,也就是說最終的產品一般是弱酸性。但是 377 并不算溫和,再搭配其他的美白成分、酸類成分,刺激性會加重。再比如PH值低的果酸、水楊酸,也都是有一定刺激性的。所以,單憑PH值來判斷護膚品是否溫和是過于片面的,還是要以成分為主。
最后小芭想說,正規(guī)護膚品的成分和功效是經過實驗室反復驗證的,僅憑這些簡單的檢測方式就輕易“定義”一款產品,是草率且無根據的,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避坑,不要中了賣家的“圈套”。想要了解更多護膚知識或者在護膚方面有任何迷惑的小仙女,都可以給小芭留言互動,關注小芭,迎接美麗蛻變!
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