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民間有傳言,江西的茶油,曾被明太祖封為皇宮御膳用油,每年來自江西產的茶油,都會當成貢品上獻到皇宮。明朝的李時珍,也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里,對茶油的功效進行了相關的介紹,一時之間,能享用到茶油,成了身份與財富的象征。不過在民國至90年代前,
民間有傳言,江西的茶油,曾被明太祖封為皇宮御膳用油,每年來自江西產的茶油,都會當成貢品上獻到皇宮。
明朝的李時珍,也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里,對茶油的功效進行了相關的介紹,一時之間,能享用到茶油,成了身份與財富的象征。
不過在民國至90年代前,那時候的茶油并沒有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南方產茶油的地區,當時的人,更喜歡食用豬油而不是茶油。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健康油”的概念在流行,茶油的身份又發生了改變,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茶油現今在不少農村家庭當中,屬于比較少見的一種食用油,為什么農村人不再喜歡食用茶油了呢?
茶油太貴了,普通人家根本不舍得消費
2007年我在河源龍川第一次見到茶油,聽當地人講,這種油比花生油還要好,他們當地的人,每年都是去山上采摘一些,拿回家自己榨,然后留一些自己吃,再送一些給親戚朋友,剩下的才賣給別人。
當地人對茶油特別的推崇,把茶油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我本人對食療的說法,向來是一點都不感冒。
但奈何我堂哥不一樣,他年齡比我大,他很相信這個,剛好我們又認識一個贛州的朋友,他說江西的茶油品質更好,于是我堂哥就托他買了10斤,價格是80元一斤。
這個價格放在現在也是非常貴的,現今的茶油,在各大商超與網店,低的一斤有幾十元,高的數百元都有。
像是上圖,1L茶油都賣到460多元,5L花生油才100~150元,試問,農村有多少家庭,能經常食用的起茶油呢?
就算是在產茶油的地區,當地農民一般也只會留一點自己吃,多的拿出去賣掉,換錢。
茶油產量、出油率低
茶油為什么那么貴,除了“健康油”概念有關(有錢人都喜歡吃更健康的食品),也和山茶樹的產量、榨油的出油率有關系。
野生的山茶樹,在國內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山茶樹的前期產量很低,幼樹期不結果,樹齡在10年后開始進入盛果期,山茶樹結果之后,把果實采摘下來,不是直接拿去榨油的。
古法茶油的方法:是要先把果皮剝開,取出里面的茶籽,將茶籽放在太陽下曬干;曬干后磨成粉末,再將粉末蒸熟,制成茶餅,最后放到壓榨機里面榨出油來。
這種傳統的茶油壓榨方法,出油率很低,一般來說山茶油的出油率是在14%~27%之間,有些山茶樹品種會高達30%左右。
注意:上述的出油率,指的是去殼曬干后的山茶籽,而不是新鮮采摘下來的。
另外,山茶果不同的采摘時間,出油率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霜降時采摘的就比秋分的時候采摘得要高些。
并且當年的氣候因素,也會影響到山茶果成熟的品質,果實的品質也會影響到出油率。
還有榨油不同的機器、榨油的方法,同樣會影響到出油率(古法茶油采用的是熱榨,現今有冷榨技術)。
一些農村人,對人工種植茶油帶有偏見
野生的山茶樹生長周期長,每株山茶樹每年的產量,是會受到樹的長勢、樹齡等方面影響,產量不是很穩定。
現今有人工種植的山茶樹,這種山茶樹,具有矮化、豐產、密植、提前進入盛果期等優點。
人工種植的山茶樹,一般在5年后,就可以進入收獲期,有些品種在栽種3年后就可以結果。
不過,農村有些人對人工種植的山茶樹,產出來的油帶有偏見。
他們覺得人工大量種植,是屬于速成的產品,這種山茶樹雖然結果多、果也大,但榨出來的油口感與質量卻不如野生的好。
在他們眼中,野生山茶樹是屬于老品種,生長過程不需要化肥、也不用農藥,樹齡長,結出來的山茶果,雖然產量不高,榨油率也低,但口感卻好,吃起來香。
這種偏見,你是用科學與數據,跟他們解釋不了的。
比如有部分農村人,哪怕有相關的研究人員,他們都拿出數據來證明,農民家養的土雞,雞生的蛋,與人工養殖的是一樣的,但還是有人固執覺得家養的更好。
這種現象也不是個例,像是人工種植的金線蓮,就沒有野生的受歡迎,也沒有野生的貴。
再加上人工種植的茶油,所賣的價格也不一定會比野生的便宜,反而可能更貴,有部分農民他們寧愿不吃,也不會去購買這種茶油。
最后,野生山茶油數量有限,價格也很貴,難免有些人利欲熏心,拿其他的食用油與茶油進行勾兌。
這種農村小作坊買來的不純的茶油,一旦有人上當過一次,就會使他們對茶油產生不信任的念頭,很難再次復購。
結論:
茶油在南方很多農村,還是很受歡迎的,他們不單會吃茶油,也會把榨油剩下來的茶麩,拿去洗衣服、洗頭發等等。
奈何,茶油太貴了,一斤茶油能買好幾斤土榨花生油,因此有些農民采摘后,都是自己留一些,夠家人一年吃的,多的賣給收購的人或者送給其他親戚朋友。
其他不產茶油的農民們,也就沒機會吃到,野生的茶油了。
至于那些人工種植的茶油,有些農村人,會覺得口感沒有野生的好,他們不會去購買的,這些人工種植的山茶樹產出的山茶籽,通常都是賣給那些大廠,他們加工后,再放到各大平臺進行銷售。
但因為價格高,那些不產茶油的農民,也不會去買。
我個人覺得,那些說人工種植茶油口感不如野生的好,更多還是因為價格的原因。
因為雖然是人工種植,但賣的價格也是高過花生油、菜籽油等食用油,因此,只有少數經濟好的農民,才能購買得起。
如果讓茶油賣到20以內一斤,農村還是會有更多人會去買來吃,而不是嫌棄這是人工種植的。
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