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人說,媽媽從小告訴她,耳朵前面的小孔是因為她上輩子是佛祖的香爐,那是插香留下的痕跡,說明她有福氣。你信嗎?老百姓將一側或兩側耳前的小眼兒叫做“倉眼”或“耳倉”,其實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耳前瘺管,也稱為先天性耳前瘺管。“問上醫”用美國家庭醫生的
有人說,媽媽從小告訴她,耳朵前面的小孔是因為她上輩子是佛祖的香爐,那是插香留下的痕跡,說明她有福氣。你信嗎?老百姓將一側或兩側耳前的小眼兒叫做“倉眼”或“耳倉”,其實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耳前瘺管,也稱為先天性耳前瘺管。“問上醫”用美國家庭醫生的智庫為您介紹。
耳前瘺管是什么?
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胚胎頭部兩側有像魚鰓一樣的結構,叫鰓裂,隨著胚胎長大,這些魚鰓樣的結構會閉合直至消失,但如果出生時鰓裂融合不全,就會遺留下來一些皮膚孔道,先天性耳前瘺管就是第一鰓裂的遺跡。
耳前瘺管的瘺口多位于耳前鬢角旁,瘺管多為盲管(一端與外界相通,另一端不相通),深淺長短不一,并且還有分支。瘺管管腔內為復層鱗狀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組織,管腔內常有脫落上皮、細菌等混合而成的鱗屑或豆渣樣物,感染時形成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反復感染可形成囊腫或膿腫。
耳前瘺管有什么癥狀?
耳前瘺管大多數情況下無癥狀,但因瘺管開口在上,所以其中的分泌物不易排出,且易積存汗水、脫屑、灰塵和細菌等污物,這些物質刺激局部發癢,細菌侵入繁殖可發炎,出現紅腫、疼痛,甚至化膿、破潰、結痂,而且不易痊愈。有時即使表面愈合,也容易反復發病。
平時除僅感到局部刺癢外,一般無癥狀,偶爾擠壓時,可有少許粘液或皮脂樣物從瘺口流出。
感染時,局部可紅腫熱痛,膿腫破潰后很難愈合,或時愈時破反復發生。反復化膿感染者,局部可形成膿瘺或瘢痕。
耳前瘺管如何診斷?
因耳前瘺管的瘺口較明顯,一般醫生進行出生檢查時即可發現。如果是成年耳前瘺管者就診,醫生會根據其病史(之前是否發生過感染)、臨床表現和體征來確診。
耳前瘺管如何治療?
無感染史者可不做處理。急性感染時應予抗感染治療,膿腫形成者切開引流,當感染控制后,再行瘺管切除術。
切開引流或抗感染治療。在膿腫形成之前用75%酒精局部濕敷,同時口服甲硝唑片;膿腫形成的患者行膿腫切開,3%雙氧水沖洗術腔,慶大霉素紗條換藥。
耳前瘺管切除術。分為非感染組和感染組兩組,非感染組術前無感染,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小兒采用基礎麻醉加局麻或全麻。于瘺管口周圍行梭形切口,在探針的引導下分離瘺管囊壁并切除,瘢痕組織一并切除。縫合后加壓包扎。感染組術前靜點抗生素,同時切開沖洗換藥,3-5天后進行手術切除。
早期手術切除先天性耳前瘺管既縮短了治療時間也節省治療費用。
治愈標準:切開引流或抗感染治療組一年無復發或手術前無感染為臨床治愈,耳前瘺管切除術組一年無復發為治愈。
術后復發原因
瘺管囊壁與耳輪腳緊密接觸,軟骨膜切除不徹底致殘留上皮組織。
瘢痕組織切除不徹底,導致感染后存留于瘢痕中的上皮組織未能切除。
耳前瘺管切除術中會將1%美藍(染色劑)自瘺管口注入,以便瘺管著色,便于切除,然而實際操作中,美藍很難注入深部盲端著色,從而導致深部盲端往往不易徹底切除,一旦感染復發,再次手術切除非常困難。
耳前瘺管如何預防?
遺傳因素是先天性耳前瘺管的發病背景之一,但至今尚乏完整明確的認識。本病的預防,從遺傳學的觀點看,凡是先天性畸形的病變,多發生于近親婚配,故預防本病應避免近親婚配,男女雙方同患本病最好也避免婚配。
避免擠壓耳前瘺管,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
不能用異物戳耳前瘺管,發生感染后,不要自行挑破膿腫。
洗臉時,要用清水清洗耳朵前后,洗完后,用棉簽把周圍的水擦拭干凈,但不要太用力。
日常飲食:注意營養,避免進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預防感染,增強機體抵抗力。
“問上醫”是首個頂尖的用美國家庭醫生智庫為千萬中國人提供權威、專業、一站式精準健康管理服務的智能平臺。每個健康解決方案均來自美國家庭醫生智庫,有科學依據。關注問上醫頭條號,更多值得信賴的健康資訊免費看。
耳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該如何緩解耳鳴?有健康問題想咨詢專家,可點擊文末了解更多。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