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金錯刀頻道最近,12名藝人的鉆戒購買記錄,掀翻了一家鉆石界的網紅。網友爆料,必須單身的“X玖少年團”成員焉栩嘉,已經購買過他家的鉆戒了,價格不貴,3379元。真愛協議上,赫然寫著焉栩嘉和一位女士的身份信息。順藤摸瓜,共有12個愛豆被網友
文/ 金錯刀頻道
最近,12名藝人的鉆戒購買記錄,掀翻了一家鉆石界的網紅。
網友爆料,必須單身的“X玖少年團”成員焉栩嘉,已經購買過他家的鉆戒了,價格不貴,3379元。
真愛協議上,赫然寫著焉栩嘉和一位女士的身份信息。
順藤摸瓜,共有12個愛豆被網友挖了出來。
多虧明星們的公司也不是吃素的,很快當事人就站出來道歉,說明自己冒用了愛豆的身份證號,給自己買了鉆戒,鎖上了他的“真愛名額”。
愛豆洗白了,品牌卻黑了。
這家鉆戒品牌,就是主打“一位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
吳京謝楠、郎朗吉娜、黃曉明Angelababy,都是他的客戶。
“真愛濾鏡”之下,萬千少女逼著男友傾其所有買DR鉆戒。
就在今年10月,DR發布上市招股書,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凈利潤就有5.6億,毛利率高達70%,比周大生高出30%。
然而隨著DR的“真愛系統”漏洞被愛豆和粉絲挖掘出來,DR的問題,不僅僅是人設翻車那么簡單。
DR柜姐,
比海底撈服務員還“社牛”
和老鳳祥、周大福們相比,DR在2011年剛成立,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弟”。
但這個行業新手,一上陣就憑著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晉升成了業內最靚的仔。
我們暫且為DR的玩法起一個更適合的名字:愛情稅。
DR讓顧客交愛情稅的方法花樣百出。
最奇葩的是,它的柜姐,比海底撈還“社牛”。
只有男人能買DR,女人自己來了,只能聽到兩個字:不賣。
每個男人只能給同一個女人買,要是換了人,柜姐會說:“不賣第二枚是DR的底線,你不能把愛錯當理由。”
買過戒指的人,永遠不能消除記錄,因為“真愛系統”里就沒有刪除的功能,哪怕是出國了,系統全球聯網,照樣查出購買記錄。
門檻太高不說,流程還麻煩。
買求婚鉆戒,小情侶要簽“真愛協議”;買結婚對戒,未婚夫婦也需要簽個“愛的確認書”。
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流程,真愛的儀式感就形成了:敢買DR的人,一定是唯一真愛。
哪怕之前不是唯一真愛,在買DR以后,就是了。
還有一點,不是“戀愛牛逼癥”,都不敢去DR。
去過DR門店的都知道,在DR選鉆戒,首先得防著柜姐。
因為DR有規定,一個柜姐只能同時接待一組顧客,多了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服務。
在DR門店,有大塊的承諾墻、花墻、照片墻,鮮花、頭紗一應具全,全是給情侶求婚用的,沒準備好被圍觀,就別去DR了。
要是三心二意的去了,還要經受柜姐一番苦勸:愛情要認真,結婚兒戲不得。
而且任何節日、紀念日,顧客也別想得到哪怕一點點折扣。
因為“真愛不打折扣”。
據DR官方公眾號披露,每年到DR門店簽署真愛協議的人有10萬多。
別管是吳京這樣的熒幕硬漢,還是蘇炳添這種技術流猛男,都能被DR的真愛雞湯灌個五迷三道。
年賺5.6億,
DR的“洗腦術”吊打同行
買鉆戒的中國人結婚的必備儀式,買DR卻不是。
為了讓更多人到店里買鉆戒,DR瘋狂洗腦“DR=真愛”這種認知。
最主要的做法就是:砸錢打廣告,打出差異化。
因為DR深切的知道:廣告多有效,就能賺多少品牌溢價。
2020年,DR一年的營銷費用就有14億多,投入占比接近60%。
但DR看似大手大腳,花錢打廣告卻是粗中有細、精準打擊。
1、蹭熱點:低配版杜蕾斯,不放過一個熱點
DR蹭熱點的能力一絕,堪稱“鉆石界的杜蕾斯”。
蘇炳添剛成為“亞洲飛人”沒多久,就舉著DR求婚。
從8月到10月,DR鉆戒公眾號一共更了10篇頭條文章,有4篇都是奧運冠軍用DR求婚。
體育圈的熱點不放過,電競圈也必須蹭。
EDG奪冠的時候,DR編了個故事:如果EDG贏了,女孩就要收下男友的DR鉆戒。
《漠河舞廳》爆火的幾天,DR專柜來了個老人家,讓柜姐幫忙放音樂,閉著眼睛在柜臺前獨舞: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連老人家都沒有在真愛面前躺平,你們年紀輕輕的,必須給我支棱起來。
憑著這些短視頻,DR的官方賬號,在抖音就有粉絲224.8萬。獲贊超3000萬。
2、抬高門檻:增加DR的稀缺感
在很多宣傳視頻中,DR的柜姐都在勸退顧客。
看似自殺式的拒絕服務,其實卻引發了心理價值的飆升。
一則視頻里,男友風風火火跑來:“你們牌子最近很火啊,我要買一個給我女朋友發朋友圈。”
另一位男士說:“你們牌子夠意思啊,那么便宜就能忽悠小女生,刷卡!”
柜姐都是一噘嘴:不賣,出去。
言外之意,這些人加價也買不到,你卻有機會,不去店里買一個嗎?
3、玩話術:免費的線上情感大師
鉆戒品牌都講“愛情雞湯”,DR也很會打精致的“真愛雞血”。
比如,一克拉鉆戒,憑什么非要買DR?
DR說:“代表一心一意的1克拉,和DR真的絕配。”
只要有“一”這個字,不管是“唯一”還是“一生一世”,哪怕是“第一桶金”、“第一次哭”,DR都能用來蹭愛情的熱度:“男孩子第一次哭,是在簽訂真愛協議的時候,他的第一桶金、第一筆工資都用來買DR。”
DR永遠都能用真愛橋段,把故事的男女主角轉移到DR鉆戒上:“吃過異地戀的苦,都拒絕不了這款DR鉆戒,JUST YOU系列,遠遠相守,彼此唯一。”
把真愛和DR強行勾連,毫無違和感。
別看都是真愛話術的洗腦,粉絲對DR這一套很感冒。
文章《一克拉鉆戒,憑什么非要買DR?》閱讀量過9萬,下面全是粉絲的真愛留言。
這些略帶土味的話術,被DR用在各大平臺,有的是從顧客口中不經意就說出來:“聽說真愛不分大小?”
有的是柜姐在解答疑難:“真愛不是傷人的冰塊,而是溫暖人的熱茶。”
還有的是情侶之間互送的情書:“初雪時的DR,它寓意著世間每朵雪花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我心里獨一無二的你。”
沒有理解難度的話術,搭配上感人的劇情,殺傷力滿分。
抖音上的DR情景短劇,靠這些接地氣的土味情話,每條視頻都有過萬的點擊。
這些還都只是DR宣傳“DR=真愛”的冰山一角。
在小紅書上,DR的玩法正好與抖音相反。
抖音追求的是讓網友感受“想要卻買不了”,小紅書則是讓素人分享自己的DR,瘋狂炫耀“我有你沒有”,為看的人創造嫉妒氛圍。
一番操作下來,不明就里的人還真以為DR是個真愛集散地:得不到DR的人,怎么能算是擁有真愛!
用抖音鞭策男性,用小紅書拿捏女性,DR的真愛營銷,360度無死角。
在百度指數上,DR的熱度相比其他品牌,一騎絕塵。
與其說DR是一個鉆石品牌,倒不如說它是個廣告公司。
DR人設翻車,誰在陷害它?
藝人塌房,粉絲卻把品牌扒個底朝天,很多人覺得DR真是太倒霉了。
然而看似躺槍的DR,其實并不無辜。
在DR的愛情稅里,不僅包含了品牌的營銷成本,還包含著大劑量的欺騙。
其中殺傷力最強的那句,DR“一生只愛一人”的天才設計,并非品牌原創。
2018年,上海作家曹菁將DR告上法庭,原因是“一生愛一人”其實是DR從曹菁作品《建立全世界唯一的愛情信仰登記機構》中的抄襲。
在維權過程中,曹菁還把DR的品牌歷史也挖了出來,證明其在2011年剛成立,卻在官網上宣傳自己前身是“香港戴瑞珠寶集團”,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
連品牌歷史都要偽造,DR的“一生唯一真愛”人設,如何能夠立得住。
不僅如此,網上還瘋傳,DR的真愛查詢系統,只要500塊就能消除購買記錄。
為此,DR官方多個賬號下大力氣拍視頻辟謠。
結果官方越是辟謠,網友傳得越瘋,DR的信任危機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不僅是“一生唯一真愛”的人設崩了,DR的產品問題也被網友挖了出來。
從DR官網來看,一枚普通的1克拉訂婚鉆戒能賣到14萬,跟蒂芙尼不相上下。
這樣的高價,成本是多少呢?3200元左右。
有業內人士稱:“DR品牌30分以上的鉆戒,買到手貶值80%。”
抖音上的一位珠寶博主@大奇說珠寶說,一個網友找到他定制DR同款鉆戒,只花了不到8000塊,比在專柜省了2萬多。
更扎心的是,2017年至2019年,DR有六批次產品都被查出,用合成石冒充天然鉆石。
消費者花了鉆石的錢,很可能買到的卻是“人工合成氧化鋯”。
概念、歷史和產品,都經不起推敲,DR的忠貞人設恐怕沒救了。
如果說只是概念的塌房,DR不過是營銷策略不夠周密,這種事并不算稀奇。
但產品以次充好,這就是它明知故犯。
消費者不是傻子,品牌是否誠實忠貞,光靠嘴說可不行。
圖片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篇作者 | 經旭
陳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