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新聞晨報作者:張益維董海潤“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某某平臺上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去這家藥房買藥了!”一直以來,不斷有消費者在各個平臺反映,個別藥品在線下藥房的售價是線上藥房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同一藥品線上線下的巨大差價究竟從何而來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張益維 董海潤
“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某某平臺上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去這家藥房買藥了!”一直以來,不斷有消費者在各個平臺反映,個別藥品在線下藥房的售價是線上藥房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同一藥品線上線下的巨大差價究竟從何而來?近日,新聞CT記者對一款名為“胸腺肽腸溶片”的藥品差價展開了調查,因為多名消費者反映,這款名為“喜人牌”的胸腺肽腸溶片,線下藥房的單片價格竟是線上網絡平臺的22倍。
被訛?藥店單片價格是線上平臺22倍
市民盧先生說,這款線上、線下差價巨大的胸腺肽腸溶片,是其家人于2020年11月在宛平南路上的龍華大藥房購入的。
當時在藥房購入的價格是每盒190元,藥品生產廠家為黑龍江喜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規格為每盒18片,每片10mg。該藥品的主要功效為調解人體免疫力,其家人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被醫生建議服用此藥物。
購藥后,有比價習慣的盧先生,習慣性上網搜索了一下該藥品的網絡價格。沒想到,查詢的結果讓盧先生嚇了一跳。多家擁有網絡售藥資格的大型購物平臺顯示,該款藥品的網絡零售價為9.5元至15元之間。
盧先生仔細對比了一下網絡平臺上和自己在藥店購入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發現從外包裝上看,線上、線下所售藥物幾乎一模一樣,二者的說明書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差異,是每盒藥片的數量。
盧先生家人花190元購入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每盒數量為18片,每片10mg,單片價格為10.555元。網絡均價9.5元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每盒數量為20片,每片10mg,單片價格為0.475元。
也就是說,盧先生在線下購入的藥品,單片價格是網絡平臺的22倍。
個案?三款藥品存在相同問題
接到盧先生爆料后,記者對胸腺肽腸溶片的差價展開了調查。記者發現,存在線下、線上差價的胸腺肽腸溶片,遠不止黑龍家喜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一家。
在江浦路思源藥房,一盒規格為16片/盒,每片15mg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價格為135元,而在多家大型購物平臺,規格為12片/盒,每片15mg的康奈爾胸腺肽腸溶片的價格僅為17元至40元之間。
在常熟路上的匯豐大藥房中,黑龍江迪龍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迪爾舒”胸腺肽腸溶片(規格為20mg/片,20片/盒)價格為192元,但在多家大型購物平臺,規格為20mg/片、10片/盒的“迪爾舒”胸腺肽腸溶價格為10元至40元。
記者分別購入了不同價格的“康乃爾”、“迪爾舒”胸腺肽腸溶片對比后發現,同品牌不同價格的產品的說明書,除了每盒藥片數量外,近乎完全一致。即使是銷售藥品的藥劑師,也很難說出不同產品之間的區別。
廠家都一樣,每片規格都一樣,它們應該都是一樣的。”
得知記者從別處購入的20mg/片、10片/盒的“迪爾舒牌”胸腺肽腸溶片價格僅為37.8元時,匯豐大藥房的藥劑師同樣陷入了困惑。
在反復比對后,藥劑師告訴暗訪記者,他們認為這兩種藥物應該沒有區別。
“我們都是統一定價的。”匯豐大藥房一位藥劑師直言,他們也無法解釋藥品之間的差價問題。
根據記者實際購買到的藥品價格對比,15mg/片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在線下藥店的價格,是線上價格的2.5倍—5.96倍,20mg/片的“迪爾舒牌”胸腺肽腸溶片在線下藥店的價格,是線上價格的2.4倍—9.6倍。
錯在?多家藥房表示很冤枉
發現藥品差價后,盧先生將矛頭指向了藥房。他懷疑是個別藥房為了牟利,提高了藥品的售價。持有這種想法的消費者,并非只有盧先生一人。
2020年7月,一名消費者在華山大藥房購入了16片裝的“康乃爾牌”胸腺腸溶片后,提出了相同的質疑:“胸腺肽腸溶片15mg/片、16片裝的,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阿里健康15mg/片、12片裝的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再去這家藥店買藥了!”
事實上,記者走訪發現,胸腺肽腸溶片的線下價格,并不存在個別藥店價格畸高的情況,本市藥店中所售賣的胸腺肽腸溶片,藥店零售價近乎一致,大都在百元以上。僅有個別藥房會銷售百元以下的胸腺肽腸溶片。
以“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為例,龍華大藥房、信誼大藥房、瑞金藥房所銷售的喜人胸腺肽腸溶片規格均為10mg/片、18片裝,價格均為每盒190元。
在發現該規格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價格較高后,龍華大藥房已將其銷售的藥品改為15mg/片、16片裝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價格為每盒135元。該售價與江浦路思源藥房、華山大藥房相同品牌、相同規格的藥品售價一致。
只有楊浦區一家益豐大藥房和部分百姓大藥房,會售賣和線上藥品規格相同、價格相似的胸腺肽腸溶片。
在一家益豐大藥房,記者買到了12片裝、15mg/片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售價僅為35.5元。
購藥后,藥劑師向暗訪記者坦陳,這個藥物是該藥房從其他已倒閉的藥房手中收來的,并非從醫藥公司進貨。
當被質疑藥價偏高后,這些藥房均強調,這些藥品的售價并非是由藥房決定的。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么高,這個價格不是我們定的。”信誼大藥房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為何?不同包裝被投放不同市場
為了調查相同品牌、相同規格藥品,在不同包裝下價格差異巨大的真相,記者以藥商、購藥者等身份,分別暗訪了迪爾舒、喜人、康乃爾三個品牌胸腺肽腸溶片的制藥公司。
記者發現,相同藥品不同包裝之間的巨大價格差異,其實是銷售方為了在不同市場銷售藥品,人為制造的。
沒啥區別,就是包裝不一樣,產品含量都是一樣的,只要規格都是20mg/片。”
迪爾舒的生產者——黑龍迪龍制藥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直言,20mg/片、10片/盒的迪爾舒胸腺肽腸溶片與20mg/片、20片/盒的藥品并無不同,之所以會有價格、包裝的差異,就是為了投放在不同的市場。
包裝不一樣,是因為投放在了不同市場,因為每個市場需求是不一樣的。每個市場渠道不一樣,價格所以有區別。”
該工作人員說。
當記者以采購商身份暗訪黑龍江喜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時,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也直言,“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分為三種不同包裝,分別是10mg/片、18片裝;10mg/片、20片裝;10mg/片、24片裝:“藥品之間并沒有本質區別,產品是一樣的,就是(包裝)規格不一樣”。
其中,20片、24片裝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一般藥房均可以從廠家直接購買,兩種規格出廠價均低于10元。但上海地區藥房所銷售的18片裝、零售價為190元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一般藥店難以直接從廠家買到。
‘18片裝’只做醫院,不能做(藥店)終端。”
該工作人員說,不方便透露“18片裝”的藥品出廠價格。
“康乃爾品牌”在上海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告訴以購藥者身份暗訪的記者,“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規格有3到4種,在上海,該藥只銷售15mg/片、16片裝的藥品,該藥的統一零售價為135元/盒,廠家委托的銷售渠道從未在上海銷售過其他規格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
“如果有其他規格的,可能是從其他省份進來的。”該工作人員說,自己并不了解外省市以及線上平臺“康乃爾”胸腺肽腸溶片的價格。
外省市的價格可能低、可能高,但外省市和上海的渠道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在本市買到了其他規格的藥,那肯定不是從廠家委托的銷售渠道來的,這個事情我要徹查的。”
監管:藥品進入藥房前已被提價
得知胸腺肽腸溶片線上、線下存在巨大差價后,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對線下藥房展開了調查。
截至發稿前,虹口、徐匯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給出了調查結果。監管部門調查顯示,各大藥房并不存在哄抬物價行為。
根據監管部門調查,以190元/盒銷售“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的信誼大藥房為例,其進貨價為167元/盒,進貨渠道為上藥思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190元的零售價格,是藥廠提供給醫藥公司的最高建議零售價。
以192元/盒銷售迪爾舒胸腺肽腸溶片的匯豐大藥房,其進貨價格為160多元,進貨渠道為國藥集團上海立康醫藥有限公司,192元的零售價,是藥店在進貨價基礎上增加15%后的價格。
以135元/盒銷售康乃爾胸腺肽腸溶片的龍華大藥房,其進貨價格為116元,進貨渠道為上藥金龜(上海)醫藥有限公司。根據監管部門調查,以上藥房均不存在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等行為。
根據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記者聯系到了“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的經銷商上藥思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
上藥思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該公司也是從其他醫藥公司采購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該公司的采購價格也很高,含稅價已達到了每盒156.96元,再轉手售賣給本地藥房的過程中,該公司只提價了5%左右。至于前一家醫藥公司提價多少,該公司不得而知,也不便透露對方公司名稱。
律師:應加強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消費者因為不同渠道藥價差異而感到奇怪。
2020年8月,網友“車神他爸”稱,在華山大藥房購入的祺笑牌除脂生發片,與網絡最低價格相差多倍,他強烈建議其他購藥者“小心上當”。
2019年8月,一名網友稱,其在江浦路思源藥房購入的復合維生素B片,價格為20元,而網上售價僅為六、七塊錢。
2018年5月,網友“C同學是食仙”表示,他在健信醫藥商店購買的三吉竹瀝合劑價格為99元,而該藥品的網絡售價為36元。
記者對多條關于藥品差價的差評進行了核實,經實地購藥比價,這些藥品確存在線上、線下的差價問題。針對這一現象,上海揚遠律師事務所的王揚律師認為,盡管自2015年,國家已取消了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血液制品外藥品的政府定價,由實行經營者自主定價,但受進貨渠道、經營成本、營銷策略等因素影響,同藥不同價的現象一直存在。
“同一種藥品的線上網售價格與線下藥店價格相差20多倍的情況,明顯超過了合理范圍。”王揚律師說,根據2019年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的《關于做好當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經營者自主定價權的基礎上,監管執法部門應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
《意見》明確:“對存在價格漲幅或頻次異常、區域之間或線上線下之間價格差異較大、流通環節加價明顯超出合理水平、配送不到位等情況的藥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可函詢相關經營者,要求書面說明情況;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可約談或跨區域聯合約談相關經營者,要求其說明變化原因,提供與藥品價格成本構成相關的生產、經營、財務和產品流向等資料,并分類妥善處理。”
因此,王揚律師認為,各經銷環節有義務向監管部門如實告知其藥品流通情況,證實自己出售價格的合理性,以便于監管部門執法,保證藥品價格處于合理水平。
何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