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烈酒(spirits)就是高濃度的烈性酒,也叫蒸餾酒,比如產自中國的白酒(Chinesespirits),也叫做燒酒,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但世界上還有其他比較出名的烈性酒,比如來自英國的威士忌(Whisky)、以及來自
烈酒(spirits)就是高濃度的烈性酒,也叫蒸餾酒,比如產自中國的白酒(Chinese spirits),也叫做燒酒,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但世界上還有其他比較出名的烈性酒,比如來自英國的威士忌(Whisky)、以及來自法國的白蘭地(Brandy),他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喝法,因為口味和體驗感是不一樣的,想要體驗各種烈性酒的風格,首先讓我們從他們的分類說起吧!
世界七大烈酒
洋酒分類(世界六大烈酒)包括: 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金酒(Gin)、朗姆酒(Rum)、伏特加(Vodka)、龍舌蘭。
再加上中國白酒的話,它們合稱為世界七大烈酒。
一:白蘭地 (Brandy )
白蘭地 Brandy,最初來自荷蘭文Brandewijn,意為“燒制過的酒”。
白蘭地一詞分狹義和廣義之說。從廣義上說,所有以水果為原料發酵蒸餾而成的酒都稱為白蘭地。
但現已習慣把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貯存、調配而成的酒稱作白蘭地。常說的白蘭地,都是指葡萄白蘭地,這是從狹義上說的。
以其他水果原料釀成白蘭地,應加上水果的名稱,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但它們的知名度遠不如前者大。
(一)白蘭地最早起源于法國。
16世紀時荷蘭為海上運輸大國,法國是葡萄酒重要產地,荷蘭船主將法國葡萄酒運往世界各地,但當時英國和法國開戰,海上交通經常中斷,葡萄酒貯藏占地費用大,于是荷蘭商人想將葡萄酒蒸餾濃縮,可節省貯藏空間和運輸費用,運到目的地后再兌水出售。但意想不到的是濃縮的酒更受歡迎,而且貯藏時間越長酒味越醇,這就是早期的白蘭地。
1701年、法國卷入了西班牙戰爭,白蘭地銷路大減,酒被積存在橡木桶內。戰爭結束以后,人們發覺貯藏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酒,酒質更醇,芳香更濃,而且還有晶瑩的琥珀色,這樣,世界名酒白蘭地便誕生了。因此,用橡木桶貯藏和貯藏的年限便成為釀制白蘭地的重要環節。
(二)白蘭地的兩種制造工藝 。
一)、 用白葡萄酒蒸餾制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后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獨蒸餾)。
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于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采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制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于白蘭地的質量。
壺式蒸餾是采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并后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 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勾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后加工,最后裝瓶出廠。
二)、 用葡萄皮或葡萄渣作原料制作白蘭地。將皮渣裝在桶中,將容器密閉,使其發酵,因皮渣本身都帶有酵母菌,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容器裝滿后,將口密閉,頂部留一氣孔,使二氧化碳氣逸出。發酵時間一般需要10-15天,溫度適宜,只需 7-8 天。發酵完畢后,即可放入蒸餾器進行蒸餾,方法同上。
(三)白蘭地的口味。
白蘭地有一種高雅醇和的口味,具有特殊的芳香。
白蘭地中的芳香物質首先來源于原料。法國著名的Kognac白蘭地就是以科涅克地區的白玉霓、白福兒、格倫巴優良葡萄原料釀制的。這些優良葡萄品種含特有的香氣,經過發酵和蒸餾,得到原白蘭地。原白蘭地是指通過蒸餾得到的、還未調配的白蘭地。
優質白蘭地的高雅芳香還有一個來源,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來源,那就是橡木桶。 原白蘭地酒貯存在橡木桶中,要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變得高雅、柔和、醇厚、成熟,在葡萄酒行業,這叫“天然老熟”。在“天然老熟”過程中,發生兩方面的變化:一是顏色的變化,二是口味的變化。
原白蘭地都是白色的,它在貯存時不斷地提取橡木桶的木質成分,加上白蘭地所含的單寧成分被氧化,經過五年、十年以至更長時間,逐漸變成金黃色、深金黃色到濃茶色。
新蒸餾出來的原白蘭地口味暴辣,香氣不足,它從橡木桶的木質素中抽取橡木的香氣,與自身單寧成分氧化產生的香氣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白蘭地特有的奇妙的香氣。
合格的白蘭地,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調配。調配也稱勾兌,是白蘭地生產的點睛之筆,它使葡萄酒的感觀、香氣和口感實現高度的和諧統一。
怎樣調配是各葡萄酒廠家的秘密,各廠都有自己的配方和自己的調配專家。作為白蘭地調配大師,不僅需要精深的釀酒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需要異常靈敏的 嗅覺、味覺和藝術鑒賞能力。
(四)白蘭地的喝法。
白蘭地有一個特點,它不怕稀釋。
在白蘭地中放進白水,風味不變還可降低酒度。因此,人們飲白蘭地時往往放進冰塊、礦泉水或蘇打水。更有加茶水的,越是名貴茶葉越好,白蘭地的芳香加上茶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比較講究的白蘭地飲用方法是凈飲,用白蘭地杯,另外用水杯配一杯冰水,喝時用手掌握住白蘭地杯壁,讓手掌的溫度經過酒杯稍微暖和一下白蘭地,讓其香味揮發。
充滿整個酒杯(224毫升的白蘭地杯只倒入28毫升白蘭地酒),邊聞邊喝,才能真正地享受飲用白蘭地酒的奧妙。
冰水的作用是:每喝完一小口白蘭地,喝一口冰水,清新味覺能使下一口白蘭地的味道更香醇。
英國人喝白蘭地喜歡加水,中國人多喜歡加冰,那只是喝一般牌子的白蘭地。對于陳年上佳的干邑白蘭地來說,加水、加冰是浪費了幾十年的陳化時間,丟失了香甜濃醇的味道。
白蘭地也可以與其它軟飲料混合在一起喝,例如,白蘭地加可樂,其具體做法是:用一個柯林杯,放半杯冰塊,量28毫升白蘭地,168毫升可樂,用酒吧匙攪拌一下。
(五)白蘭地的勾兌
最好的白蘭地是由不同酒齡、不同來源的多種白蘭地勾兌而成的。
兌酒師要通過品嘗儲藏在桶內的酒類來判斷酒的品質和風格,并決定勾兌比例。兌酒師都有自己的配方,絕不外傳。
勾兌后的白蘭地在適當的容器中和諧6個月就可裝瓶。白蘭地與葡萄酒不一樣,不在瓶中沉淀,裝瓶以后就成為定型產品。只要密封后避光、低溫保存就可長期留用。
勾兌的白蘭地酒度在國際上一般標準是42-43度,中國的酒度標準是38-44度。
品質優良的白蘭地為了突出貯陳年限,抬高酒價,酒瓶的商標上還要有醒目的特殊標記,這些標記各有不同的意義。
白蘭地的老熟過程 新蒸餾所得的白蘭地,香味不圓熟,質地粗糙,須在橡木桶中陳化。陳化前要稀釋至酒度為50%(v/v)左右。稀釋用水在使用前可加入50g/100L的無鐵的糖色。
酒桶應放在地上酒窖陳化白蘭地,不應放在地下酒窖貯藏。因為地下酒窖通風不良,不能使白蘭地充分氧化,影響老熟。最適宜的貯藏室溫是15-25℃,相對濕度為75-85度。
白蘭地貯藏期越長越好,陳釀時間越久,白蘭地的風格越柔順,香氣也越精美,價格就越高昂,但這并不等于說,白蘭地可以無限制陳釀于木桶中,酒本身也有一個從未熟到成熟到衰老的過程。
先在新桶中陳化1年后轉入舊桶,再陳化5-10年甚至20-30年,一般不超過50年。
(六)白蘭地的品級
★3年陳/
★★4年陳/
★★★5年陳/
V.O. 10-12年陳/
V.S.O. 12-20年陳/
V.S.O.P. 20-30年陳/
F.O.V. 30一50年陳/
X.O. 50年陳/
X. 70年陳/
E.Especial 特別的/
O.Old 老陳/
P.Pale 淺色、清澈的、指米加焦糖色/
S.Superior 優越的或soft柔順的/
V.Very 非常的/
X.Extra 格外的,特高檔的/
C.Cognal 干邑/
F.Fine 好的、精美的。
這些標記的含義都不是很嚴格的,不僅代表的酒齡沒有嚴格的確定,相同的標記在不同的地區和廠家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盡相同。
(七)白蘭地的產地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生產白蘭地,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等,但以法國生產的白蘭地為品質最好,而法國白蘭地又以干邑和阿爾瑪涅克兩個地區的為最佳,其中,干邑的品質被舉世公認最負盛名。
1,干邑白蘭地(Cognac)
眾所周知,白蘭地最著名的產地當屬法國,然而當人們提到極品白蘭地的時候,不是泛指法國白蘭地,而是指干邑白蘭地(Cognac)。
干邑,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地區,位于夏朗德省(Charente)境內。干邑地區的土壤、氣候、雨水等自然條件特別利于葡萄的生長,因此,這個地區所生產的葡萄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但這并不是說好的葡萄就一定可以釀出優質的白蘭地。
干邑是法國白蘭地最古老、最著名的產區,干邑地區生產白蘭地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加工釀造工藝,干邑之所以享有盛譽,與其原料、土壤、氣候、蒸餾設備及方法,老熟方法密切相關,干邑白蘭地被稱為“白蘭地之王”。
干邑白蘭地酒體呈琥珀色,清亮透明,口味講究,風格豪壯英烈,特點十分獨特,酒度為43度。
干邑白蘭地的原料選用的是圣·愛米勇(saint Emilim)、哥倫巴(colombard)、白瘋女(Folle Blanche)三個著名的白葡萄品種,以夏朗德壺式蒸餾器,經兩次蒸餾,再盛入新橡木桶內貯存,一年后,移至舊橡木桶,以避免吸收過多的單寧。
干邑是白蘭地的極品,干邑產品受到法國政府的嚴格限制和保護,依照1909年5月1日法國政府頒布的法令:只有在干邑地區(包括夏朗德省及附近的7個區)生產的白蘭地才能稱為干邑,并受國家監督和保護。
這七個產區及其質量分別是:
Grande Champagne (大香擯區) 一級
Petite Champagne (小香擯區) 二級
Borderies (邊林區) 三級
Fins Bois (優質林區) 四級
Bons Bois (良質林區) 五級
Bois Ordinaires (普通林區)
Bois Communs 六級
干邑白蘭地的名品很多,遠銷世界各地,常見的有: 人頭馬V.S.O.P (Remy Martin V.S.O.P)、馬爹利V.S.O.P(Martell V.S.O.P)、軒詩V.S.O.P (hennessy V.S.O.P)、拿彼侖V.S.O.P (Courvoisier V.S.O.P)、普利內V.S.O.P(Polignae V.S.O.P)、百事吉V.S.O.P(Bisquit V.S.O.P)、長頸F.O.V(F.O.V)、藍帶馬爹利(Ribbion Martell)、人頭馬俱樂部(Remy Martin Club)、軒尼詩X.O(Hennessy X.O)、馬爹利X.O(Martell X.O)、人頭馬X.O(Remy Martin X.O)、卡米X.O(Camu's X.O)、拿破侖X.O(courvoisier X.O)、人頭馬路易十三[ Remy Mattin Louis x Ⅲ(Par- adise)] 、天堂軒尼詩(Hennessy Paradise)、天堂馬爹利(Martell Paradise)、金像V.S.O.P(Otard U.S.O.P)、金像X.O(Otard X.O)、海因V.S.O.P(Hine V.S.O.P)、海因X.O.(Hine X.O.)、卡姆斯V.S.O.P(Came's V.S.O.P)、大將軍拿破侖(Courvoisier Napolone)、奧吉爾 V.S.O.P(Augier V.S.O.P)、金路易拿破侖(Louis P'or Napolone)等。
V.S.O.P以下級別的雜牌較多,質量也參差不齊。
2,雅邑白蘭地(Armagnac)
僅次于干邑的是雅邑白蘭地,雅邑位于干邑南部,即法國西南部的熱爾省(Gers)境內,以產深色白蘭地馳名,雖沒有干邑著名,但風格與其很接近。
酒體呈琥珀色,發黑發亮,因貯存時間較短,所以口味烈。陳年或遠年的雅邑白蘭地酒香襲人,它風格穩健沉著,醇厚濃郁,回味悠長。
留杯許久,有時可達一星期之久,酒度為43度 。當地人更偏愛雅邑。雅邑也是受法國法律保護的白蘭地品種。
只有雅邑當地產的白蘭地才可以在商標上冠以Armagnac字樣。雅邑自蘭地的名品有:卡斯塔濃(Castagnon)、夏博(Chabot)、珍尼(Janneau)、索法爾(Sauval)、桑卜(Semp)。
3,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白蘭地
除了干邑、雅邑以外,世界上還有其它許多國家和地區生產葡葡蒸餾酒,均可稱之為白蘭地(Brandy)。
1)法國白蘭地(Franch brandy):
指除干邑、雅邑以外的法國其它地區生產的白蘭地,與其它國家的白蘭地相比,品質上乘。
2)西班牙白蘭地(Spanish brandy):
除法國以外,西班牙白蘭地是最好的。有些西班牙白蘭地是用些厘酒(Sherry)蒸餾而成的。目前許多這種酒,是用各地產的葡萄酒蒸餾混合而成。此酒在味道上與干邑和雅邑有顯著的不同,味較甜而帶土壤味。
西班牙白蘭地主要被用來作為生產杜松子酒和香甜酒的原料。
主要品牌有:Carlos卡羅斯、Conde De Osborne奧斯彭、Fundador芬達多、Magno瑪格諾、Soberano索博阿諾、Terry特利等。
3)美國白蘭地(American brandy):
美國白蘭地以加利福尼亞州的白蘭地為代表。大約200多年以前,加州就開始蒸餾白蘭地。到了19世紀中葉,白蘭地已成為加州政府葡萄酒工業的重要附屬產品。以加州產的葡萄為原料,貯存在白色橡木桶中至少兩年,有的加焦糖調色而成。
主要品牌有:E&J、Christian Brothers克利斯丁兄弟、Guild吉爾德等。
4)意大利白蘭地(Italian Brandy):
意大利是生產和消費大量白蘭地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出口白蘭地最多的國家之一。名品有:Buton布頓、Stock斯托克、Vecchia Romagna維基亞·羅馬尼亞等。
5)德國白蘭地(German Brandy):
萊茵河地區是德國白蘭地的生產中心,其著名的品牌有:Asbach阿斯巴赫、Goethe葛羅特和Jacobi賈克比等。
除以上生產白蘭地的國家外,還有葡萄牙的Cumeada(康梅達)、希臘的metaxa(梅塔莎)、亞美尼亞的Noyac(諾亞克)、南非的Kwv、加拿大的ontario(安大略小木桶)、Guild(基爾德)等國家生產質量較好的白蘭地。以及中國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張裕金獎白蘭地也是比較好的白蘭地品牌之一。
白蘭地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一種酒,“沒有白蘭地的餐宴,就象沒有太陽的春天”。歐洲人把這句飽含深情的詩句,毫不吝嗇地贈給了白蘭地。
白蘭地推薦單品Martell XO Cognac
二:威士忌(Whisky、Whiskey)
威士忌是一種由大麥等谷物釀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后,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
威士忌是洋酒中的第二大類,其酒精成份大約在40-60%之間。
(一)威士忌的英文名稱
出產威士忌的國家很多,在英語拼音上亦有小小的區別;在蘇格蘭,威士忌被拼為WHISKY;在美國則被拼為WHISKEY。有趣的是,在加拿大,其拼音是追隨蘇格蘭的,而愛爾蘭的拼音則與美國的相同。
各地出產的威士忌,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口味。總的來說,威士忌是用各種谷類發酵,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麥芽。發酵成的液體蒸餾兩次后裝入橡木桶儲藏。若干年后即可裝瓶出售。
威士忌是一種用谷類制成的酒,在原料方面不如白蘭地那么嚴格,因此,當今世界上威士忌的品種泛多,牌子也多。
(二)威士忌的來源。
威士忌的蒸餾技術從何時開始,并不十分清楚,但是威士忌發源于愛爾蘭的說法是肯定的。煉金術于四世紀左右,在埃及一帶整合為一系統,向西方擴展到非洲北部,并于中世紀初傳到西班牙,在這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偶然發現在煉金術的鍋爐中放入某種發酵液體會產生酒精度數強烈的液體,這就是人類初次獲得蒸餾酒的經驗。煉金術士把這種酒以拉丁語命名為生命之水 (Aqua Vitae),且視為長生不老的秘方至寶。
這種蒸餾制酒的方式,傳到了北愛爾蘭,他們把當地的麥酒蒸餾后,產生了強烈的酒,他們把這種酒,用當地的語言直譯為 UlSGE-BEATHA 這就是威士忌的起源。
現今世界各地都生產威士忌,只要知道取得谷物的方法,有蒸餾、成熟的設備和生產的技術大家都可以制造出威士忌,但是要制造出優良威士忌,則須從釀造到成熟的生產過程中對于適合的氣候土壤、高科技的釀造技術,釀造者的敏銳感覺都有嚴格的要求。
具備這些優良威士忌有五個地方。蘇格蘭 (英國不列顛島北部)生產的是蘇格蘭威士忌 (Scotch Whisky) 愛爾蘭 (包括由政治上屬英領的北愛爾蘭自治州和愛爾蘭共和國) 不管那個領土上所生產的,都稱愛爾蘭威士忌 (lrish Whiskey)。 美國根據原料、釀造方法不同而生產的各種威士忌,其中以波本威士忌 (Bourbon Whisky) 最具代表性。 加拿大的威士忌獨樹一格,清香柔順,口感平實。 日本的威士忌比較偏向蘇格蘭的調和威士忌風味。
(三)威士忌的分類。
具代表性的威士忌分類方法是依照生產地和國家的不同而分類。
1,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
原產蘇格蘭,用經過干燥,泥炭熏焙產生獨特香味的大麥芽作酵造原料制成。其釀制經六道工序即:將大麥浸水發芽、烘干、粉碎麥芽、入槽加水糖化、入桶加入酵母發酵、蒸餾兩次、陳釀、混合。
蘇格蘭威士忌在使用的原料、蒸餾和陳年方式上各不相同可以分為四類:單麥芽威士忌(SingleMalt)、純麥芽威士忌(Pure Malt)、調和性威士忌(Blend)、谷物威士忌(GrainWhisky)。
起碼要在蘇格蘭貯存3年以上,15年~20年為最優質的成品酒,超過20年的質量會下降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亮,氣味焦香,帶有濃烈的煙味。
2,美國威士忌(American Whisky)
美國威士忌忌分類的主要方法有:按照基本生產工藝劃分(純威士忌、混合威士忌、清淡威士忌),按照使用的谷物劃分(波本威士忌、黑麥威士忌、玉米威士忌、小麥威士忌、麥芽威士忌),按照發酵的過程劃分(酸麥威士忌、甜麥威士忌)、按照過濾的過程劃分(田納西威士忌)、按照國家監管體系劃分(保稅威士忌)、按照個性特點劃分(單桶威士忌、小批量波本威士忌、年份威士忌)。
以玉米和其它谷物為原料,原產美國南部,用加入了麥類的玉米作釀造原料,經發酵,蒸餾后放入內側熏焦的橡木酒桶中釀制2-3年。
裝瓶時加入一定數量蒸餾水加發稀釋,美國威士忌沒有蘇格蘭威士忌那樣濃烈煌煙味,但具有獨特的橡樹芳香。
3,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ey)
愛爾蘭威士忌的種類可以分為四類:WhiskeyPotstill(壺式蒸餾威士忌)、GrainWhiskey(谷物威士忌)、WhiskeySingleMalt(單麥芽威士忌)、Blended Whiskey(混合威士忌)。
特點:柔和,好像在口中燃燒。
原產愛爾蘭,用小麥、大麥、黑麥等的麥芽作原料釀造而成。經過三次蒸餾。然后入桶陳釀,一般需8-15年。
裝瓶時還要混和摻水稀釋。因原料不用泥炭熏焙,所以沒有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適用于制作混合酒與其它飲料共飲。
4,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
加拿大威士忌的歷史開始于安大略湖岸邊,19世紀初英國移民在那里建造了第一個釀酒廠。加拿大威士忌受到了法國人的影響,后者在18世紀在魁北克省生產了朗姆酒在釀酒師HiramWalker的影響下19世紀50年代加拿大威士忌迅速發展。
主要由黑麥、玉米和大麥混合釀制,采用二次蒸餾,在木桶中貯存4年、6年、7年、10年不等。出售前要進行勾兌摻和。加拿大威士忌氣味清爽,口感輕快、爽適、不少北美人士都喜愛這種酒。
傳說只要是英國人民到過的地方,都能找到威士忌的仿制品,大部分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大洋洲人則是按照蘇格蘭傳統方式生產威士忌。
(三)威士忌的喝法
1,純飲
有人認定只有純飲才能獲得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真諦。將威士忌直接倒入酒杯,靜靜感受琥珀色的液體滑過身體,芳香瞬間彌漫。
2,加水
堪稱是全世界最"普及"的威士忌飲用方式,即使在蘇格蘭,加水飲用仍大行其道。許多人認為加水會破壞威士忌的原味,其實加適量的水并不致于讓威士忌失去原味,相反地,此舉可能讓酒精味變淡,引出威士忌潛藏的香氣。
依據學理而論,將威士忌加水稀釋到20%的酒精度,是最能表現出威士忌所有香氣的最佳狀態。不過加水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酒精對嗅覺的過度刺激,然而酒精對嗅覺的刺激度,并非單單取決于酒精濃度。就威士忌而言,同樣的酒精濃度,低年份便較高年份有更強的刺激性,因此要達到最佳釋放香氣的狀態,低年份威士忌所需稀釋用水的量,便會高于高年份威士忌。
一般而言,1:1的威士忌 比例,最適用于12年威士忌,低于12年,水量要增加,高于12年,水量要減少,如果是高于25年的威士忌,建議是加一點水,甚或是不需要加水。
3,加冰
此種飲法又稱on the rock,主要是給想降低酒精刺激,又不想稀釋威士忌的酒客們另一種選擇。然而,威士忌加冰塊雖能抑制酒精味,但也連帶因降溫而讓部份香氣閉鎖,難以品嘗出威士忌原有的風味特色。
4,加汽水
以烈酒為基酒,再加上汽水的調酒稱為Highball,以Whisky Highball來說,加可樂是最受歡迎的喝法,不過綜合比較下來,以加上可樂所呈現的口感而言,美國的玉米威士忌普遍優于麥芽威士忌及谷類威士忌,因此Highball喝法中,加可樂普遍用于美國威士忌,至于其它種類威士忌,大多是用姜汁汽水等其它的蘇打水調制。
5,加綠茶
日本人發明水割,中國人則發展出"加綠茶"的創新飲法,"威士忌加綠茶"已風行全中國,且特別受到年輕族群愛戴。
6,蘇格蘭傳統熱飲法
在寒冷的蘇格蘭,有一名為Hot Toddy的傳統威士忌酒譜,它不但可祛寒,還可治愈小感冒。Hot Toddy的調制法相當多樣,主流調配法多以蘇格蘭威士忌為基酒,調入檸檬汁、蜂蜜,再依各人需求與喜好加入紅糖、肉桂,最后拌與熱水,即成御寒又好喝的調酒。
威士忌單品推薦Johnnie Walker Gold Label Reserve
三:伏特加( Vodka)
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制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并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
因此,伏特加酒是最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的一種酒.
(一)伏特加的來源。
是源于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вoда”,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但在波蘭,也有更早便飲用伏特加的記錄。
俄羅斯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但在德國、芬蘭、波蘭、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能釀制優質的伏特加酒。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由于俄羅斯制造伏特加酒的技術傳到了美國,使美國也一躍成為生產伏特加酒的大國之一。
(二)伏特加的分類。
伏特加酒分兩大類,一類是無色,無雜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類是加入各種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
伏特加的制法是將麥芽放入稞麥、大麥、小麥、玉米等谷物或馬鈴薯中,使其糖化后,再放入連續式蒸餾器中蒸餾,制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餾酒,再讓蒸餾酒緩慢地通過白樺木炭層,制出來的成品是無色的,這種伏特加是所有酒類中最無雜味的。
伏特加的傳統釀造法是首先以馬鈴薯或玉米、大麥、黑麥為原料,用精餾法蒸餾出酒度高達96%的酒精液,再使酒精液流經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雜質(每10升蒸餾液用1.5千克木炭連續過濾不得少于8小時,40小時后至少要換掉10%的木炭),最后用蒸餾水稀釋至酒度40-50%而成的。此酒不用陳釀即可出售、飲用,也有少量的如香型伏特加在稀釋后還要經串香程序,使其具有芳香味道。
伏特加與金酒一樣都是以谷物為原料的高酒精度的烈性飲料,并且不需貯陳。但與金酒相比,伏特加干洌、無刺激味,而金酒有濃烈的杜松子味道。
(三)俄羅斯伏特加
俄羅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幾乎沒有其它香味,口味兇烈,勁大沖鼻,火一般地刺激,其名品有:吉寶伏特加( Imperial Collection)、波士伏特加(Bolskaya)、蘇聯紅牌(Stolichnaya)、蘇聯綠牌(Mosrovskaya)、檸檬那亞(Limonnaya);斯大卡(Starka)、朱波羅夫卡(Zubrovka)、俄國卡亞(Kusskaya)、哥麗爾卡(Gorilka)。
(四)波蘭伏特加
波蘭伏特加的釀造工藝與俄羅斯相似,區別只是波蘭人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實等調香原料,所以波蘭伏特加比俄羅斯伏特加酒體豐富,更富韻味,名品有:蘭牛(Blue Rison)、維波羅瓦紅牌38°,(Wyborowa)、維波羅瓦蘭牌45°(Wyborowa)、朱波羅卡(Zubrowka)。
(五)其他國家的伏特加
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伏特加,除俄羅斯與波蘭外,其它較著名的生產伏特加的國家和地區還有:
1.英國 哥薩克(Cossack)、夫拉地法特(Viadivat)、皇室伏特加(Imperial)、西爾弗拉多(Silverad)。
2.美國 寶獅伏特加(Smirnoff)、沙莫瓦(samovar)、菲士曼伏特加(Fielshmann’s Royal)。
3.芬蘭 芬蘭地亞(Finlandia)。
4.法國 卡林斯卡亞(Karinskaya)、弗勞斯卡亞(Voloskaya)。
5.加拿大 西豪維特(Silhowltte)。
6. 新西蘭 42 below
7. 中國制造,出口全球的奢華伏特加 波爾金卡 伏特加(bereginka vodka)
(六)伏特加酒的喝法
一謂古典原始的”冷凍伏特加“(neatvodka),冰鎮后的伏特加略顯粘稠,入口后酒液蔓延,如葡萄酒似白蘭地,口感醇厚,入腹則頓覺熱流遍布全身,如同時有魚子醬、烤腸、咸魚、野菇等佐餐,更是一種絕美享受。冷凍伏特加酒通常小杯盛放,一般是不能細斟慢飲的,喝就喝個杯底朝天,頗象咱山東漢子的豪飲。
另一種喝法是“混合伏特加”(mixedvodka),乃伏特加酒加濃縮果汁或兌其他軟飲料或低度酒混合而成,長杯盛放,慢慢品味。
伏特加推薦單品Grey Goose Vodka
四:金酒(Gin)
金酒(Gin),又稱為氈酒(香港)或琴酒(臺灣),是一種以谷物為原料經發酵與蒸餾制造出的中性烈酒基底,增添以杜松子為主的多種藥材與香料調味后,所制造出來的一種西洋蒸餾酒。
(一)金酒的來源。
金酒的外文原名源自于它主要調味成分之一的杜松子,因此也經常被稱為杜松子酒,但并不是所有的金酒都是以杜松子作為主要調味,例如:較少見的黑刺李金酒(Sloe Gin)就不適合以“杜松子酒”稱呼之。常用譯名之一的“琴”酒是英語“gin”字在上海話中的音譯,而“金”的譯法則起源于國語的直譯。
金酒不是英國人發明的,金酒實源自荷蘭,如同許多現代烈酒的祖先一樣,它最早的用途是藥,而不是一種隨性的飲品。
金酒真正被正式制造作為商業銷售用途的時間,很清楚地被紀錄著。與西爾維烏斯博士同時代的荷蘭人路卡斯·博斯(Lucas Bols)前瞻地看出這種配方在商業上的可能價值,而在原本的金酒配方里面加入了一些糖,制造出口味更甜、更容易被接受的金酒。
然而,真正讓金酒在英國廣為流行的關鍵,卻是瑪莉女王的夫婿英王威廉三世。原本是荷蘭國王的威廉(William of Orange)不只本身就是金酒的愛好者,他更因為當時英-荷聯合王國跟法國之間的戰爭,下令抵制法國進口的葡萄酒與白蘭地,并且開放使用英格蘭本土的谷物制造烈酒就可以得到免許──這立法幾乎可說是為金酒量身訂造一個非常有利的環境,于是,英國自此躍昇為最重要的金酒生產國,甚至較發源地的荷蘭更青出于藍。
(二)金酒喝法
酒液無色透明,氣味奇異清香,口感醇美爽適, 既可單飲,也可與其它酒混合配制或作雞尾酒的基酒。故有人稱金酒為雞尾酒的心臟。
(三)金酒著名品牌
1,薩瑞斯藍魔法金酒(Sharish Blue Magic Gin)-來自于葡萄牙的蒙薩拉什城鎮的新式金酒,加入天然的蝶豆花,讓酒液透露出如魔法般的藍調色彩,富有果香及細致口感。
2,英人牌金酒(Beefeater)-英國服務業集團惠特貝瑞公司(Whitbread PLC)旗下金酒品牌,創立于1820年,迄今唯一尚在倫敦生產的金酒品牌。
3,Bombay Original
4,龐貝藍鉆特級金酒(Bombay Sapphire)-百加得集團旗下金酒品牌,名稱或作“孟買藍寶石金酒”。
金酒推薦單品Beefeater 24 London Dry Gin
五:朗姆酒(Rum)
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糖酒、蘭姆酒、藍姆酒。
(一)朗姆酒來源
朗姆酒的原產地在古巴共和國。朗姆酒是古巴人的一種傳統酒,古巴共和國朗姆酒是由釀酒大師把作為原料的甘蔗蜜糖制得的甘蔗燒酒裝進白色的橡木桶,之后經過多年的精心釀制,使其產生一股獨特的,無與倫比的口味,從而成為古巴人喜歡喝的一種酒。
朗姆酒屬于天然產品,由制糖甘蔗加工而成。整個生產過程從對原料的精心挑挑選,隨后生產的酒精蒸餾,甘蔗燒酒的陳釀,把關都極其嚴格。朗姆酒的質量由陳釀時間決定,有一年的 ,有好幾十年的。市面上銷售的通常為三年和七年的,它們的酒精含量分別為38°,40°,生產過程中除去了重質醇,把使人愉悅的酒香給保存了下來。古巴朗姆酒的歷史,是古巴共和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朗姆酒的原料為甘蔗。朗姆酒的產地是西半球的西印度群島,以及美國、墨西哥、古巴、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圭亞那、巴西等國家。另外,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也出產朗姆酒。
朗姆酒是微黃、褐色的液體,具有細致、甜潤的口感,芬芳馥郁的酒精香味。朗姆酒是否陳年并不重要,主要看是不是原產地。它分為清淡型型和濃烈型兩種風格。
清淡型朗姆酒是用甘蔗糖蜜、甘蔗汁加酵母進行發酵后蒸餾,在木桶中儲存多年,再勾兌配制而成。酒液呈淺黃到金黃色,酒度在45-50度。清淡型朗姆酒主要產自波多黎各和古巴,它們有很多類型并具有代表性。
濃烈型朗姆酒是由攙入榨糖殘渣的糖蜜在天然酵母菌的作用下緩慢發酵制成的。釀成的酒在蒸餾器中進行2次蒸餾,生成無色的透明液體,然后在橡木桶中熟化5年以上。
濃烈朗姆酒呈金黃色,酒香和糖蜜香濃郁,味辛而醇厚,酒精含量45-50度。濃烈型朗姆酒以牙買加的為代表。
世人對朗姆酒也有許多評價,英國大詩人威廉·詹姆斯說:“朗姆酒是男人用來博取女人芳心的最大法寶。它可以使女人從冷若冰霜變得柔情似水。”
朗姆酒又稱火酒,它的綽號又叫海盜之酒,因為過去橫行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海盜都喜歡喝朗姆酒。
(二)朗姆的喝法
在出產國和地區,人們大多喜歡喝純朗姆酒,不加以調混。實際上這是品嘗朗姆酒最好的做法。而在美國,一般把朗姆酒用來調制雞尾酒。朗姆酒的用途也很多,它可用作甜點的調味品,在加工煙草時加入朗姆酒可以增加風味。
朗姆酒推薦單品Bacardi Carta Negra Rum
六:龍舌蘭(Tequila)
龍舌蘭酒(Tequila),是墨西哥產、使用龍舌蘭草的心為原料所制造出的含酒精飲品,屬蒸餾酒一類。
(一)龍舌蘭的來源
西元三世紀時,居住于中美洲地區的印第安文明早已發現發酵釀酒的技術,他們取用生活里面任何可以得到的糖份來源來造酒,含糖份不低又多汁的龍舌蘭,很自然而然地成為造龍舌蘭酒 酒的原料。以龍舌蘭汁經發酵后制造出來的Pulque酒。
大西洋彼岸、西班牙的征服者們將蒸餾術帶來新大陸之前,龍舌蘭酒一直保持著其純發酵酒的身份。后來他們嘗試使用蒸餾的方式提升Pulque的酒精度,以龍舌蘭制造的蒸餾酒于是產生。由于這種新產品成功取代了葡萄酒,成為了這些殖民者大量消費的對象,于是獲得了Mezcal wine的名稱。
Meal wine的雛形經過了長久的嘗試與改良后,才逐漸演變成為我們今日見到的Mezcal/Tequila——這名稱是取自盛產此酒的城鎮名。
Mezcal是所有以龍舌蘭草心為原料,所制造出的蒸餾酒之總稱,簡單說來Tequila可說是Mezcal的一種,但并不是所有的Mezcal都能稱作Tequila。
只有在某些特定地區、使用一種稱為藍色龍舌蘭草(Blue Agave)的植物做為原料所制造的此類產品,才有資格冠上Tequila之名。
在幾種龍舌蘭酒里面,Tequila使用藍色龍舌蘭的汁液作為原料,根據土壤、氣候與耕種方式,這種植物擁有八到十四年的平均成長期,相比之下,Mezcal所使用的其他龍舌蘭品種在成長期方面普遍較藍色龍舌蘭短。
根據法規,只要使用的原料有超過51%是來自藍色龍舌蘭草,制造出來的酒就有資格稱為Tequila,其不足的原料是以添加其他種類的糖(通常是甘蔗提煉出的蔗糖)來代替,稱為Mixto。
(二)龍舌蘭的喝法
傳統飲法
墨西哥,傳統的龍舌蘭酒喝法十分特別,也頗需一番技巧。首先把鹽巴撒在手背虎口上,用拇指和食指握一小杯純龍舌蘭酒,再用無名指和中指夾一片檸檬片。迅速舔一口虎口上的鹽巴,接著把酒一飲而盡,再咬一口檸檬片,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無論風味或是飲用技法,都堪稱一絕。
常見飲法
龍舌蘭酒也適宜冰鎮后純飲,或是加冰塊飲用。它特有的風味,更適合調制各種雞尾酒。
龍舌蘭酒是墨西哥的國酒,被稱為墨西哥的靈魂,是在墨西哥開奧運會時,開始變得為世界所知的。
龍舌蘭酒常常用來當做基酒調制各種雞尾酒,常見的雞尾酒有特基拉日出、斗牛士、霜凍瑪格麗特等。
龍舌蘭推薦單品Jose Cuervo Tradicional Silver Tequila
七:中國白酒
白酒(Liquor and Spirits),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和米酒之外的統稱,是一種傳統蒸餾酒,為燒酒的一種,主要產自中國大陸和臺灣,是中國人最常飲用的蒸餾酒,也是在傳統節日送人的禮品。
它其實是一種包含很多不同種類蒸餾酒的混合名詞,其原料可能是不同的谷物,品種繁多,但都其核心釀造工藝都是純糧固態或半固態發酵技術,這也是中國白酒區別于其他蒸餾酒的最大特點。由于絕大多數白酒的主要原料為高粱,因此也被稱為高粱酒,只有極少數白酒不使用高粱而則以大米或玉米為主要原料。
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
中國大部分知名白酒產于西南部的四川和貴州兩省,以及江淮平原,多是大曲酒,以濃香型為多。
在中國市場上有“川酒云煙”的說法,即指西南地區的白酒質量高。
2018年國家標準規定了10種白酒香型標準和1種非單獨香型標準的地理標志標準,其中為其他香型之母體的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和米香型是白酒四大基本香型。此外尚有1種貴州省地方標準,而四大基本香型中的醬香型、濃香型、和清香型合占白酒市場總份額的95%以上。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