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幾天,有條消息上了熱搜,但轉瞬間又被淹沒,卻看得我慨嘆不已。熱搜的主人公,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1月8日,他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上更新了一篇文章,“2021年,新東方遇到了太多的變故……”他提筆用這樣一句話,總結
這幾天,有條消息上了熱搜,但轉瞬間又被淹沒,卻看得我慨嘆不已。
熱搜的主人公,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1月8日,他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上更新了一篇文章,“2021年,新東方遇到了太多的變故……”他提筆用這樣一句話,總結了剛剛過去的2021。
過去一年,俞敏洪半生創業的新東方,隨著“雙減政策”的塵埃落定,行至終局。
在這篇文章中,他冷靜的對過去一年做了盤點:市值蒸發90%,營收銳減80%,辭退了6萬名員工,退學費、退租教學點、給員工N+1補償等累計支出200億現金……
不過這部分內容只占據了很小的篇幅。
文章的大部分,他談了自己4-6號的工作安排;分享了最近讀的兩本書,《圖文中國史》和“得到”上用3倍速聽完的《中世紀史綱30講》;他也談到近期聚餐,從以往的好館子換成普通館子,從好酒換成普通白酒與紅酒,但依然喝得不亦樂乎。
書酒不離手的俞敏洪,沒有改變他的老習慣,依舊保持著一份知識分子的體面。
面對文章發出后外界或唏噓或嘆賞的評價,1月10日,俞敏洪又發了一篇后續文章《邊探索、邊學習!》。
在這篇文章中,他說一次性關閉新東方是不可能的,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從實際可行性上都是不可能的。
隨后,他又講了一些公司轉型農產品電商平臺后,自己走進農業的一些小故事,以及與一些人交往的片段。
工作、生活、閱讀,跳躍的段落間保持了某種連貫性,言談間能讀出一個時代失落者絕地反擊的勇氣,也能讀出一個知識分子的體面。
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言語間吐露出來的風骨。
他說“風吹雨打、朝暉夕陰,不管是濁浪排空,還是一碧萬頃,都是你要經歷的人生……只有經歷了,才有資格談笑,才有資格滄海一聲笑。”
至于功過是非,“留給他人評說”。
爬出來的才算真英雄
俞敏洪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另一種是成為樹的種子,即使被踩進泥里,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俞敏洪天資平平,出身也一般,吭哧吭哧參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北京大學。
后來他辭去穩定的教師工作,創辦新東方,期間也是幾起幾落。
2020年4月25日,當當李國慶搶公章前一天,在抖音發布了一條短視頻,提到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三架馬車的故事。
新東方創業早期,有人密謀將俞敏洪從新東方趕出去,現場不僅摔了杯子,連桌子都掀翻了。
后來新東方的業務越做越大,分錢的時候又打起來了。最后還是俞敏洪的媽媽提著菜刀從江蘇老家趕來,大喊“新東方當初創辦的錢是我出的”平息了這場險些失控的場面。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王強和徐小平離開新東方,創立了真格基金,而新東方也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同室操戈、兄弟反目,古往今來類似的事不勝其數。人性的弱點,決定了總是共患難易,同富貴難。
新東方這段狼狽的往事,大概讓李國慶倍感親切,他總結道“千萬別跟最好的朋友合伙開公司。”
李國慶話糙理不糙。
但面對這一地雞毛,俞敏洪還是選擇給大家都留下最后的體面,他寫下: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俞敏洪能喝酒、酒量特別大,這很多人都知道的。
他說“我不喝酒也能成就新東方,但喝酒讓這個速度變快了。”
剛開始創業那會,他常在傍晚帶著幾瓶五糧液出門。生意伙伴、下屬、朋友,輪著喝。
很多生意上的事和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這樣在酒桌上談了下來的。
酒桌宛如另一個戰場,推杯換盞之際,酒杯碰響了人情世故,商海里的謀略、果敢、堅守,隨著昂首飲下這個動作,一一展現。
而在一年一度,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辦的“商界春晚”道農會上,俞敏洪喝多后站上桌子引吭高歌,也成了一個司空見慣的名場面。
發泄情緒、袒露性情,縱情的背后,是創業路上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苦和心酸。
但是在自我身份認同中,相比于商人,他似乎把老師的身份看得更重。在公司里,他也一直讓下屬喊自己“老師”。
2021年,屬于教培的時代過去了,國家大勢所趨之下,新東方必須退場。
身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在11月4日,轉發了一篇文章,并附上文字:“教培時代結束,新東方把嶄新的課桌椅,捐給了鄉村學校,已經捐獻近八萬套。”
沒人想到他最終會選擇這樣一種方式退場。
他說,這樣“不糟蹋”。
有人懷疑,他是在沽名釣譽。但這個觀點很快不攻自破。
除了捐獻桌椅,新東方不僅信守諾言,對已經繳費的學生家長,無條件按比例退還學費,還有序迅速結清了員工工資。
比之于落幕后,眾多欠薪跑路、倉皇逃竄的同行,同在落魄處境中的俞敏洪,氣度和胸襟不言自明。
多年前,魯豫曾在一檔節目上采訪俞敏洪,魯豫問“你想過有一天新東方沒有了嗎?”
俞敏洪回答“早晚會沒有的……現在如果什么都不讓我干了,開輛吉普車,一路朝拜,走到青藏高原,我會很開心。”
他終究是個有理想、有情懷的商人。
而他想要按照自己理想創辦教育機構的夢,也以上市為標志,向資本的意志做出了讓步,盡管這一度讓他十分后悔。
但現在還沒有到無可挽回的時候。
就像他在“老俞閑話”中說的那樣,徹底關掉新東方,“從情感上不能接受,現實中也不具備可行性”。畢竟新東方還留下5萬名老師,而以他的性格來說,這些人他不能不管。
1月10日,新東方又上了一次熱搜,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從2021年7月開始,新東方陸續成立了89家公司,平均下來,每兩天就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2022年,1962年生的俞敏洪已是花甲之年,此時放手新東方,為自己而活,他還能過上理想中的自由人生。
但他沒有這樣做。
2022年,要活得像個莊稼人
時代窘境中,當有的人走向務虛一面的時候,俞敏洪走向了務實的一面。
老驥伏櫪的俞敏洪明顯屬于后者。
在一次演講中,俞敏洪引用了馬克斯·韋伯的一句著名論斷“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2021年7月24日,一紙公文宣布了風傳許久的“雙減政策”終于落地。
10月,新東方發布公告,宣布關停國內從幼兒園到九年級的所有培訓業務。面對搖搖欲墜的未來,他看似云淡風輕的說“大不了嘗試所有業務都失敗了,新東方賬上沒錢了,我們喝頓大酒就散伙。”但后來的內部會議上,他還是沒忍住,哭了。
11月,就在向鄉村學校捐贈了8萬套桌椅的第三天,俞敏洪通過直播宣布,新東方將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臺,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
12月28日晚8點,俞敏洪出現在抖音直播間,開啟了首場很是生澀的農產品帶貨直播。與此同時上線的,還有新東方推出的助農直播品牌“東方甄選”。
“不好意思”、“抱歉”、“我有點蠢”……俞敏洪為自己操作不熟練造成的直播問題,屢次向大家道歉。
為了幫助農民賣農產品,更深入的了解農業,俞敏洪主動參加了一些農業相關的活動。比如和人大博士畢業,卻選擇放棄光鮮工作機會,白手起家、扎根農場的石嫣和程存旺夫婦討論農業以及農業產業相關的問題。
除了幫助農民賣農產品,俞敏洪為新東方規劃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進行圖書推廣。
前段時間,他在自己的賬號上分享了剛讀完的小說《微塵》。這是礦工詩人陳年喜一本非虛構的故事集,二十一篇文章,道盡這個男人的大半生。陳年喜經歷的苦難和對苦難的態度,深深觸動了俞敏洪。
陳年喜以前是一位爆破工,這是一份在死神指尖舞蹈的工作,但生計的窘迫讓他別無選擇。工作間隙,在狂暴的炸裂聲中,陳年喜會偷偷寫詩,這份堅持無關名利財富,是他艱難苦澀人生中,一道難得的光亮。
俞敏洪被打動了,陳年喜的精神一如新東方校訓里的一句話“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12月12日,他聯系上陳年喜,以“生命之光”為主題,和陳年喜進行了2個小時的連麥直播。
直播中,俞敏洪圍繞著陳年喜的詩歌、寫作和過去的經歷,問了20多個問題。他好奇,甚至可以說渴望從陳年喜那里得到一些什么答案,但同時他也表現的十分克制,盡量避免了對于困難的渲染表達,俞敏洪是善良的。
受到俞敏洪尊重,同時給予了幫助的,還有不被傷殘身體所累,一心一意為社會和殘疾人教育做事情的劉大銘。
還有去年,他投資了一部講述四川大涼山彝族少年籃球隊故事的電影,這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這些選擇匯總在一起,大致拼湊出了俞敏洪性格中的一部分。
讓新東方活下去。力所能及幫助更多的人。確定自己人生的價值。
在時代的洪流面前,他選擇了做正確的事情。
就像一位網友說得那樣:你退場時給自己保留了多少體面,返場時就能收獲多少掌聲;一個久站C位的人能有側身讓賢的胸襟,總不會落到大敗虧輸的境地。
但如果這件事做成了,俞敏洪就是新時代的大英雄。
作者:李迎
劉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