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移動社交的發展、無數網紅的成功影響下,人造美女早已不是什么貶義詞,反而成為一種流行,醫美正在成為最終極的變美途徑。疫情以來,醫美一度成為資本市場最火熱的關鍵詞,由于出行限制,一度被中國醫美消費者奉為圣地的韓國,不再成為國人醫美的首選之地。
在移動社交的發展、無數網紅的成功影響下,人造美女早已不是什么貶義詞,反而成為一種流行,醫美正在成為最終極的變美途徑。
疫情以來,醫美一度成為資本市場最火熱的關鍵詞,由于出行限制,一度被中國醫美消費者奉為圣地的韓國,不再成為國人醫美的首選之地。國內醫美行業高速發展,同時也走在資本市場的前列,一方面很多非醫美上市公司在醫美行業進行布局,上市公司一沾醫美就火,一旦并購幾家醫美機構就能輕松收獲幾個漲停板, 另一方面,不斷有相關企業籌備上市。
最近,又一家私立整形連鎖集團伊美爾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主板掛牌上市。
伊美爾一直盤踞在北方市場,北京一直為其業務重心。招股書顯示,截至最終實際可執行日期,伊美爾在國內北部五座城市擁有并經營9家醫療美容機構,除了5家機構位于北京外,剩余的4家分別在天津、青島、濟南、西安。
業績方面,伊美爾醫療2018年、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6.61億元、7.39億元、8.11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7億元,上年同期的營收為1.24億元。
伊美爾醫療2018年、2019年、2020年期內利潤分別為-1億元、-1.18億元、829萬元;2021年第一季度期內利潤為1005萬元,上年同期的期內利潤為-3698萬元。伊美爾醫療2018年、2019年、2020年經調整利潤分別為-3853萬元、-6024.7萬元、3218萬元;伊美爾醫療2021年第一季度經調整利潤為2381萬元,上年同期的經調整利潤為-1524萬元。
記者轉行做美容
伊美爾是中國最早進入醫美領域的那一批民營醫療機構,其起源于20多年前年在北京海淀區東升鄉創辦的紅十字健翔整形醫院(后更名伊美爾健翔醫院)。
這么早進入這個充滿前景的賽道主要仰仗于背后的創始人——汪永安。
汪永安職業履歷十分豐富,畢業于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新聞學專業的他,最初選擇中國化工報社做一名記者,隨后跳槽到全球500強企業美國孟山都公司,擔任首位駐華業務代表,做過外貿、投資、股票操盤手,最后出于媒體人敏銳嗅覺,在人生轉折點,汪永安迅速捕捉到商機,踏進醫療行業,改行做起了醫美整形。
1997年,汪永安和同學李斌合作干起了眼科、皮膚科醫療設備的租賃、銷售和代理生意,具體就是把這些設備租給各大公立醫院,然后與醫院分成,兩人靠這些設備積攢了不少財富。
但是,政策的風險無時不在,衛生部一紙令下,不允許社會資本參與三甲醫院建設,這種軟租賃也被取締,伊美爾此時有近50臺設備開始閑置。為了承接這些設備,李鑌和汪永安買下海淀區東升鄉塔院村第九生產隊的一個300平米的小衛生院并開始經營,紅十字健翔整形醫院就此誕生。
正巧此時,汪永安得知,一種由國外研發的激光強脈沖皮膚治療設備剛剛在日本進行了大量臨床試驗,這種設備可以讓皮膚變得透亮,他很快專程赴日考察,并于2001年將該設備引進國內,成為國內首臺強脈沖光激光器。為了突出美容效果,汪永安特地將其取名為“光子嫩膚儀”。
2002年,李鑌及汪永安在東三環邊上成立了以“伊美爾”命名的第一家醫院——伊美爾幸福醫院,第二年,紅十字健翔醫院也更名為“伊美爾健翔醫院”,有了連鎖雛形。
事業剛剛好轉,卻遇上了非典病毒肆虐,醫院一度門可羅雀。
為招徠顧客,媒體人出身汪永安發揮擅用輿論的特長,在2003年,聯合CNN推出“美人治造”工程,精心策劃了轟動一時的“人造美女”郝璐璐事件。郝璐璐接受了包括割雙眼皮、隆鼻、大小腿及腰部吸脂、提臀、隆胸等在內的十幾個手術,將一個相貌平平的女性打造成五官精致完美的人造美女,并成為國內首位公開自己整容過程的“人造美女”。
通過對所謂人造美女整形手術的全程曝光,也讓大眾開始了解整形行業,伊美爾品牌在短期內得到大量曝光。
隨后,伊美爾又通過與影視明星李亞鵬成立的嫣然天使基金的合作,進一步在在娛樂圈擴大了影響力。之后幾乎每一項行業新技術的引進和行業新熱點的催生,伊美爾都走在了前面。
發展了這么多年,伊美爾已經發展成國內排名第四的頭部玩家。根據Frost&Sullivan資料,以2020年醫療美容服務收入計算,伊美爾在中國北部所有私立醫療美容機構集團中排名第一,在中國所有私立醫療美容機構集團中排名第四。
事實上,在私營醫美領域,中國醫美行業成規模的機構多半來自“莆田系”,例如美萊醫療、藝星醫美、施爾美整形美容醫院等等。有數據顯示,高峰期,“莆田系”已經占據了8成市場。多年來,莆田人內部團結,自成一派,即使融資也多在內部,很少接觸外界資本。在被眾人看好的醫美賽道,令許多資本眼紅,一旦有機會資本也爭相涌入。
伊美爾歷經數輪融資,獲得過包括鼎暉投資、愉悅資本、華泰紫金、華平投資、君聯資本、天圖投資等多家機構的青睞。
IPO前,汪牧遠直接持股1.34%,汪牧遠與汪永安通過安健恒遠持股19.09%,汪永安直接持股28.88%,汪牧遠為汪永安的兒子。
美瑞詩斕持股9.12%,美瑞妙斕持股2.38%。華平旗下Citrine HK持股為22.29%,珠海悅和持股為6.68%。
醫美真那么好賺嗎
一直以來,在伊美爾業務模式中,醫療美容非手術診療為其戰略發展重心,在汪永安看來,手術整容風險大,而非手術整形不僅風險小,覆蓋人群也更廣泛。這也是所有私營整容醫院的普遍發展趨勢。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年度發展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醫療美容服務量超過1000萬例,其中非手術類服務量高達700萬例,占比達到7成。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注射美容診療產生的收益分別占總收益的49.9%、49.1%、43.6%和47%,是第一大收入來源。同期,進行的注射美容診療總次數分別為11萬次、14.9萬次、16.3萬次和6.4萬次,而每次注射美容診療的平均費用分別為人民幣2986元、2430元、2158元、2007元。較為常見的注射美容診療項目包括肉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水光針、瘦臉針、溶脂針等等,具有恢復時間短、安全性高等優勢。
其次是能量美容診療服務,能量美容診療乃使用激光、射頻、強脈衝光及冷凍減脂等各類能量設備進行,如熱瑪吉、皮秒激光等,2020年能量美容診療人次達到12.2萬次,平均診療費用為1903元。
而美容整形手術服務,近三年占總營收的比例不超過30%,2020年手術人次達到2.4萬人,客單價為7198元。
這樣的營收結構也使得整體客單價較低,整體來看,2020年,伊美爾診療客單價為2449元。
業績上,伊美爾活躍客戶由2018年的70,467人增長至2020年的86,629人,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9%;此外,客戶忠誠度較高,回頭客由2018年的31,539人增長至2020年的42,243人,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5.4%。
國海證券近期在研報中提到,高毛利是醫美機構的普遍特征。2019 年大陸地區六家典型醫美上市機構平均毛利率高達 51.19%。總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伊美爾毛利率分別為53.7%、51.6%、53.6%。
即使如此,和許多民營醫美醫院一樣,伊美爾仍舊賺不到錢,其凈利潤率分別為-5.8%、-8.2%、4.0%,低利潤率也是行業顯著特征。
醫美機構虧損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醫美機構的支出主要用于廣告宣傳和品牌推廣,隨著市場上民營醫美機構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醫美機構向渠道的返現比例也越來越大。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行業人均獲客成本在2000元—4000元左右。
其次,中國的醫美主要集中在輕醫美項目,這部分業務醫護人員從業門檻不高,美容效果主要取決于設備以及注射產品,行業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材料生產商手中,下游醫美機構只能獲取小額的利潤分成。
然后,互聯網發展、營銷渠道的變化導致醫美行業的價格更加公開透明,此前醫美營銷主要通過百度搜索以及傳統的廣告媒體,2018年開始新氧、更美為代表的互聯網第三方醫美平臺、以小紅書為代表的社交分享平臺的出現,消費者得以貨比三家,醫美項目的價格也一降再降。
另外,伊美爾扎根于北方市場,北京、上海公立醫院整形外科非常發達,在消費者心中更具備公信力,民營醫美機構壓力較大。
對整個醫美產業鏈而言,當市場規范、產業洗牌之后,真正具有口碑和技術以及長期發展潛力的機構才能夠脫穎而出。
馬同遠